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秦蔚

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肾炎患者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我院接收78例慢性肾炎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别纳入到两个组别,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和采取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缓解率97.44%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44%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能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模式;慢性肾炎;健康宣教;心理护理

慢性肾炎在临床中发病较多,病程迁延,且在发病过程中可引发多种并发症,一旦确诊为慢性肾炎应按照正规的治疗,若未经规范治疗,或错过治疗时机会引起肾脏的变形,导致肾脏萎缩,极大损害患者生命[1]。而在临床中对该并进行治疗同时辅以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提升治疗效果[2]。护理干预是提升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护理质量的高低则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基于此,该次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10月接收慢性肾炎作为探讨对象,分护理干预模式对其应用效果,详细情况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时间为2020年4月-2021年10月,从该时间段内抽取78例慢性肾炎患者。入选条件:①经血常规、尿常规检查为慢性肾炎者;②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多器官功能障碍者;②不配合护理者;③中途转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全部慢性肾炎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26-74岁,平均(50.01±8.01)岁;病程1-10年,平均(5.54±1.54)年。观察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27-73岁,平均(50.01±7.76)岁;病程1-9年,平均(5.0 1±1.32)年。两组患者临床基本情况对比一致(P>0.05),可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热情接待入院患者,帮助患者完成检查和化验;告知患者慢性肾炎病理、危害性、治疗、护理知识,并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问题;监测血尿、蛋白尿等情况,嘱患者坚持低脂、优质低蛋白、高纤维饮食原则,禁止进食辣椒及芥末之类辛辣刺激的食物。

1.2.2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模式

①健康宣教: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组织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所了解,保持或恢复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并积极配合健康管理工作[4]。②心理护理:考虑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焦虑、压抑等,要求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谈话,明确其心理问题原因,并有针对性做好心理关怀,协助患者缓解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嘱其保持积极生活态度,为人处世乐观,抚慰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为患者提供家庭支持,树立战胜病魔信心。③生活指导:叮嘱患者,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直接接触放射性物质,选择合适血压计及袖带等附件,定期监测血压,当身体出现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④用药干预:医护人员在患者用药前需仔细询问患者家族史和药物过敏史,并通过药敏试验的方式确保用药准确和安全,用药过程中需加强对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对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要即刻停药,并告知主治医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需要及时有效积极治疗患者的基础疾病。

1.3评价标准

①护理缓解情况分析,完全缓解,晨尿尿常规检查是阴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0.2g/d,血液中血浆白蛋白水平完全恢复正常;显著缓解: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0g/d,血液中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改善;部分缓解: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3.0g/d,血液中血浆白蛋白水平有所缓解;无效:未见以上变化。其中,缓解率为前三项指标之和与39的比值。

②采用患者护理依从性调查表评估两组护理满意情况,该量表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其中,满意度为前两项之和与39的比值。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使用SPSS24.0软件分析得到的数据。用百分率(%)表示定性数据,以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则表明有统计学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分析

观察组护理缓解率97.44%和对照组76.92%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护理缓解率对比(%)

组别

例数

完全缓解

显著缓解

部分缓解

未缓解

缓解率

对照组

39

10(25.64)

10(25.64)

10(25.64)

9(23.08)

30(76.92)

观察组

39

19(48.72)

10(25.64)

9(23.08)

1(2.56)

38(97.44)

7.341

P

0.007

2.2护理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44%和对照组79.49%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39

12(30.77)

19(48.72)

8(20.51)

31(79.49)

观察组

39

20(51.28)

18(46.15)

1(2.56)

38(97.44)

4.522

P

0.033

3讨论

慢性肾炎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是由急性肾炎发展、免疫介导炎症引起,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麻烦。为提升治疗效果,可配合使用一定的护理干预。

针对慢性肾炎,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虽然取得一定护理成效,但未重视患者尊重度、耐心度等,导致患者不愿配合护理工作,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心理[5]。护理干预模式对常规护理有所完善,对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生活指导、用药干预进行了深化,多让患者倾诉心声,提升了患者沟通和表达能力,强化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另外,护理干预模式综合考量患者需求,避免了护理中疏漏点,积极疏导患者不良心理,提升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显著提升了护理效果。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是因为应用护理干预模式,组织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通过心理护理,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生活指导,做好患者保暖工作,定期测量患者血压;用药干预,了解患者用药前相关情况,留意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通过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护理效果,得到患者高度认可,获得了较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的实施,既可提升护理效果,又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美倩.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6):96-98.

[2]姜琦,娄群.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饮食保健,2019,6(3):192.

[3]韩冬梅,何霁,伍琴.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饮食保健,2018,5(12):227-228.

[4]许洁.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饮食保健,2019,6(48):232-233.

[5]廖巧珍.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4):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