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死亡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死亡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

黄金 ,牟倩

利川宏信和谐医院 湖北省 利川市  445400

摘要:目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死亡危险因素进行探究,同时分析临床特征。方法:自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抽取本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50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落实分析,分析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与引发此类患者死亡的因素,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探究。结果:经统计,本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中有3例出现消化道出血者,发生率0.6%。通过多种因素分析,发现引发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心率、血小板水平、白蛋白、华法林+他汀类药物治疗方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方案。经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血便等。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比例较少,发现年龄、心率、血小板水平、白蛋白、华法林+他汀类药物治疗方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方案均是引发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故针对此类患者,可以及时开展预防干预,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死亡危险因素

消化道出血属于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其由多种疾病共同作用所致,只表现在实验室水平,或是内镜下微量出血,也会出现大量血便、呕血等症状,但不论是哪种出血,均会引发严重的临床结局[1]。如长时间出血,还会引起重度贫血,而且大量的出血,又会产生失血性休克,甚至是造成患者死亡[2]。因此,不同群体的消化道出血,发病率与临床特征、结局均不同。本文对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死亡危险因素进行探究,同时分析临床特征,做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抽取本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50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500例患者均为心内科收治的相关疾病者。

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结合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病情[3]

纳入标准: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者;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者;伴有咖啡样呕吐物质,或是出现血便、黑便等症状,同时血压出现不明原因的下降,有不明原因的血流动力学紊乱症状者;内镜下发现局部出血病灶者。

排除标准:入院时已确诊存在消化道出血者;不愿参与研究者。

1.2方法

分析患者的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等,分析既往的相关病史,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出血、吸烟、消化性溃疡、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在入院时,开展相关指标监测,如心率、血小板、血细胞比容、白蛋白、C反应蛋白、谷氨酌转肽酶等。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替格瑞格与阿司匹林、华法林、他汀类药物、低分子肝素、质子泵抑制剂等,了解患者是否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c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等。 

临床表现与指标:呕血、黑便、血例、头晕、心悸、腹前、发热、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乏力、烦躁不安、血红蛋白、消化道出血病因及是否死亡等。

对患者按是否死亡为依据,分为死亡组与未死亡组,对其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其纳入到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分析引发死亡的危险因素[3]

1.3观察指标

分析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与引发此类患者死亡的因素,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探究。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处理相关数据,用Logistic对单因素进行分析,再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发生率、死亡率分析

经统计,本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中有3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发生率0.6%。其中500例患者,死亡人数有10例,发生率2.0%。

2.2多因素分析

通过多种因素分析,发现引发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心率、血小板水平、白蛋白、华法林+他汀类药物治疗方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方案,P<0.05,见表1。

表1多因素分析

因素

Wald

P

OR

95%CI

年龄

3.9625

0.032

1.253

1.190-3.170

心率

7.8701

0.008

1.825

1.184-3.203

血小板水平

6.2420

0.044

1.191

1.022-1.215

华法林+他汀类药物治疗方案

4.4414

0.031

1.110

1.111-1.337

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方案

8.9617

0.040

1.111

1.031-1.175

2.3临床表现分析

经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血便等。

  1. 讨论

研究发现,不同环境中的人群、不同的年龄段,消化道出血发病率、死亡率均不同,据报道表现,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约在3.5%左右,死亡率达到9.5%左右;同时对于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讲,死亡率约在12-36%,而年龄没有超过60岁的患者,死亡率低于10%,对于年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讲,死亡率约在2%左右。通过对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进行分析,发现潜血试验阳性率只有60%左右,因其缺少非消化道出血便潜血试验结果,故无法判断潜血试验的特异度与敏感度。但从入院时试验来讲,阳性率对消化道出血诊断价值并不高。

本文通过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死亡率、临床特征等,发现此科室患者消化道出血率较低,入院时患者的心率、血小板水平、白蛋白、华法林+他汀类药物治疗方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方案等均属于引发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多数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原不明,患者会出现黑便、呕血、血便等临床表现。而对于心内科的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讲,因其应用了较多的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在开展内镜检查时可能存在出血风险,同时患者的年龄较大,易合并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症状,从而降低了内镜检查耐受度。对于以上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低分子肝素药应用比例较高,均成了引发消化道出血的潜在因素[4]。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与出血速度、原因有关,大量的出血,或是快速出血,患者会出现血便、呕血、休克等症状,而其又属于上消化道出血的特殊表现,在大量出血后,均会产生黑便。因此,心内科住院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率较高。

参考文献:

[1]龙艺,肖雪,严海琳,等. 缺血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住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2(06):1034-1040.

[2]张明,刘德敏,王倩,等. 心内科住院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死亡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J]. 临床荟萃,2020,35(06):508-512.

[3]张阳,吕宜光,郭启阳,等.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7):59-60.

[4]李辰飞,刘高虹,渠风琴,等.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20(03):219-223.

作者简介 :黄金(19860227),男,土家族,湖北省利川市人,心内科主治医师,大学本科,主要从前冠心病诊断及治疗、包括冠脉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