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宋晓辉

长春肿瘤医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要】目的:分析膀胱癌患者应用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5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单盲分组方式划分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对患者施以的治疗方式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研究组对患者施以的治疗方式为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使用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切除术的生存率显著提升,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指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膀胱癌;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并发症

膀胱癌属于泌尿系统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膀胱癌发病率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膀胱癌临床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常用方式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其方式可对膀胱肿瘤进行切除,但操作过程中容易影响患者闭孔神经反射,临床应用安全性存在争议[1]。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与医疗设备的更新,“整块切除”理念在膀胱肿瘤中的应用获得越多越多人的认可[2]。基于此,本文就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50例膀胱癌患者进行如下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5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单盲分组方式划分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患者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9~79岁,平均为(60.24±2.54)岁,肿瘤直径为0.8~3.8cm,平均为(2.01±1.05)cm,TNM分期中Ta为8例,T1为17例;研究组患者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9~79岁,平均为(60.24±2.54)岁,肿瘤直径为0.8~3.8cm,平均为(2.01±1.05)cm,TNM分期中Ta为8例,T1为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数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麻醉方式相同,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体位调整为截石位;均由同一组医疗团队进行手术操作。

研究组对患者施以的治疗方式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具体操作为:使用生理盐水灌注患者膀胱,使其保持充盈状态,将奥林巴斯灌洗电切镜经尿道插入膀胱位置,进而对膀胱肿瘤大小、数量以及位置进行详细的观察;电切镜功率调整为120W,电凝功率调整为80W;在相距肿瘤基底部1cm位置,借助针状电极贴近膀胱黏膜与黏膜下组织,并以环形切开方式操作,直到组织深基层;接着借助针状电极深肌层深面施以钝性推剥操作,利用水流冲击掀起瘤体,将肿瘤基底部完全暴露,接着顺沿肿瘤基底部对肿瘤蒂部进行完全剥除;最后使用电凝方式对膀胱肿瘤范围2cm的组织进行处理,并送检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常规留置导尿管。

参照组对患者施以的治疗方式为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具体操作为:患者膀胱充盈方法、奥林巴斯灌洗电切镜置入方法、膀胱肿瘤探查内容、电切镜以及电凝功率参数设置与研究组相同。膀胱肿瘤切除操作到膀胱浅肌层,使用电凝方式对膀胱肿瘤范围2cm的组织进行处理,较小体积肿瘤组织可利用冲洗器冲出,较大组织则可利用环状电切袢,将肿瘤组织送至病理检查,常规留置导尿管。

1.3 观察指标

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生存率。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包括闭孔神经反射、血尿、电切综合征、膀胱穿孔。术后生存率随访患者术后二年生存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计数资料用率(n%)表示,实施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并选择(均数±标准差)对数据进行表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与生存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闭孔神经反射3例、血尿2例、电切综合征2例、膀胱穿孔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00%(9/25),术后随访生存率为68.00%(17/25);对照组患者闭孔神经反射1例、血尿1例、电切综合征0例、膀胱穿孔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25),术后随访生存率为96.00%(24/2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X²=5.711,P=0.016;X²=6.639,P=0.009)。

2.2 临床指标的比较

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6.54±1.28)min、(30.41±1.46)mL、(12.98±2.89)d;研究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7.07±1.19)d、(19.45±1.24)h、(10.12±2.27)d,两组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t=17.679,P<0.001;t=3.891,P<0.001);手术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t=1.516,P=0.136)。

3 讨论

膀胱癌常见类型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方式主张外科手术,常见术式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3]。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等优势,可有效切除肿瘤,但其操作中术野范围受限,容易留下肿瘤残留隐患,且分层切除方式,可能引起膀胱肿瘤早期复发,并造成患者血行转移[4]。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能够借助针状电极的“T”字形刀体,将其置入膀胱肌层,拉开肿瘤组织切割部位和闭孔神经间的距离,进而减少患者闭孔神经反射,明确出血状态与位置,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便于病理精准分级和术后诊疗;同时手术操作于基底部进行,能够对手术切除范围标记,进而降低组织创面的扩大,且整块切除能够减轻对肿瘤血管的伤害情况,避免肿瘤细胞在血液循环引导下出现转移的风险[5]。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方面的数据,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研究组手术操作能够降低手术过程对患者机体的损伤,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膀胱癌患者使用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切除术的生存率显著提升,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指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卫东,刘贤平,丁康.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对膀胱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预后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7):2998-3000.

[2]穆元忠,郭虎林,杨世荣,赵刚,陶涛. 经尿道膀胱癌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患者血清miR-30b、miR-92a水平及临床预后[J].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21,13(04):340-344.

[3]雷超,廖凯,董文瑞.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电切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对比[J]. 实用癌症杂志,2019,34(02):296-299.

[4]李昱亮,庞建,魏琪波. 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J]. 癌症进展,2019,17(11):1296-1298.

[5]李中华. 经尿道膀胱癌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吉西他滨治疗高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探析[J]. 当代医学,2019,25(20):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