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毕黎莹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医院门诊就医的50例病人为B组,执行常规护理干预;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门诊就医的50例病人列入A组,给予风险管控护理干预。比照A组和B组护理投诉率、护理期内风险事件产生状况及病人对护理满意率。结果:A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小于B组A组投诉率小于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护理满意率高过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性管理方法应用于医院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可合理降低医院门诊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性事件,提升护理满意率,减少病人的投诉率。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门诊护理管理;具体应用

前言:门诊是医院接待患者的重要场所,具有人流量大、患者病种复杂、药品种类繁杂、工作压力大等特点,同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门诊的护理力量一般较为薄弱,在忙碌的工作中客观存在着的较高的护理风险,容易导致输液错误、药物外渗等不良事件问题。以上不良事件不仅会直接影响患者健康,降低护理质量,还很容易增加患者与院方的矛盾,影响医院的形象。从风险管理的角度,风险是客观存在且不能消除的,但科学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风险,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鉴于门诊护理管理的特殊性,我院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正式实施门诊护理风险管理,并分别择选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医院门诊就医治疗的50例病人列入B组,选择同期于医院门诊就医的50例病人列入A组B组中男30例、女20例;患者年龄15-70岁,患者平均年龄(43.25±2.61)岁;病症类型:发热感冒30例、胃部不适10例、心血管疾病5例、其他5例。A组里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16-70,患者平均年龄(42.42±2.21)岁;病症类型:发热感冒16例、胃部不适14例、心血管疾病10例、其他10例。A组和B组一般材料对比,无显着差别(P>0.05),具备对比性。

1.2一般方式

B组实行基本护理干预,在病人就医时,护理人员为病人开展健康教育,主要包含为病人基本常识普及、具体指导服药方式、告知常见问题等;护理人员特别注意帮助病人开展医院常规治疗,及时处理病人问题。A组B组基础上提升风险管控,主要包含:(1)风险分析:护理人员首先需要鉴别医院门诊护理过程中将会产生的风险源并开展归类,通过搜索材料详细分析这种风险源,明确解决方法。(2)风险评价:主要包含对医务人员、管理方案及医院门诊自然环境的风险评价,关键下列问题:①医务人员的工作实际操作、服务质量等有存在缺陷;②管理方案不健全,没法贯彻执行;③医院门诊客流量大,环境噪声大,非常容易令人心情烦躁。(3)风险防控:对于风险评价结果开展风险防控,主要包含:①提升医务人员综合能力:提升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按时开展风险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及考评;监管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技术操作前及时与病人做好沟通交流并获得认可,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降低护理风险性;在确保护理人员技术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还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及对突发性状况解决工作能力;除此之外还需加强护理人员心理护理工作能力,使护理人员能通过奖励机制减轻工作压力,提升护理质量让病人治疗更有自信。②健全管理方案: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在制订有关对策前需充分掌握医院门诊状况,坚持实事求是,并在规章制度执行前了解医院门诊护理人员的建议,作出相对应的改进,实施期内多留意护理主要内容,依据医院门诊具体情况做出调节,保证规章制度可落实,改进护理服务水平。③改进医院门诊环境:医院门诊处加设护理人员,为门诊病人给予导医服务指导,及时处理病人的问题;接诊处设宣传牌、标语牌、标识牌等,正确引导病人遵循纪律,降低工作噪杂导致的噪声,隔离传染病患者。在门诊大厅设定电子查询系统,方便病人查询就医信息及普及疾病专业知识;确保医院门诊大厅干净整洁,由医院设定便民服务台,配置残疾轮椅、充电头、老花眼镜、助听器、折叠伞、热水、杯子、塑料吸管、糖果、卫生纸、针线包等暖心用物,并为病人供应开水等。

2结果

2.1A组和B组风险性事件及投诉率对照分析

A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小于B组A组投诉率小于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A组和B组风险性事件及投诉率比较分析(N,%)

组别

n

风险事件发生概率

投诉概率

A组

50

4(8.00%)

3(6.00%)

B组

50

12(24.00%)

13(26.00%)

X2

-

11.752

23.776

P

-

<0.05

<0.05

2.2A组和B组护理满意率对比

A组护理满意率高过B组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A组和B组护理满意程度(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A组

50

28

20

1

98.00%

B组

50

10

30

10

80.00%

X2

-

-

-

-

12.742

P

-

-

-

-

<0.05

3讨论

门诊在医院众多科室中处于特殊地位,是患者到院就诊首先接触的科室,其本身具有患者流量大、病种复杂、用药复杂等特点,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客观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同时,门诊的护理力量与庞大的患者数量相比,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这一方面增加了门诊护士的工作压力,一方面也增加了潜在的护理风险。从风险管理的角度,风险是客观存在且不能完全消除的,但科学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规避风险,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门诊护理管理受门诊的特殊性影响,其风险因素众多,患者因素、护理因素等均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针对以上情况,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通过科学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预防,主动加强风险管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人健康意识、法律意识的增强,良好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患者与医院间的矛盾和摩擦,更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维护医院的良好形象。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完善的工作,其主要包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预防三部分内容,其中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可以有效对既有的风险进行汇总,风险预防则可以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对不同风险作出不同处理,从而达到科学规避风险的目的。从门诊护理管理来看,其风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患者因素风险,一类是护理因素风险,前者的风险等级较低,后者的风险等级较高,二者均可能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近几年来,医疗单位的压力在不断扩大,产生医院的安全隐患也在持续上升,给病人的就医产生了较大的危害。因此,医院门诊应高度重视医院医护工作上的风险干预,并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危机意识培训,方能提升护理服务水准,进而也为病人的就医带来了安全性。据相关专家学者调研数据显示,对医院执行风险性护理质量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医护人员的医护服务水平,还能提升病人就医的安全系数,对医院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执行风险管控对策,创立专业的风险管控制度,按时对医护人员开展相对应的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能力及其社会素质,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方案。

结束语:

总的来说,风险管控护理用以门诊病人的护理实际效果不错,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医院门诊护理中风险事件的产生,提升病人护理满意率,减少投诉率,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锦霞,赵小燕.风险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20,34(06):539-541.

[2]唐晓华.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4):3502-3503.

[3]姜荣.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3):285+298.

[4]张娜.风险管理在门诊优质护理落实中的实践性探讨[J].母婴世界.2020,(34).230.

[5]汪誉.门诊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与效果评定[J].饮食保健.2018,(39).179-180.

[6]高群.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健康必读.2018,(18).28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