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是怎么回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1

ICU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是怎么回事

唐诗韵

四川省德阳市 绵竹市人民医院  618200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是用于诊断、治疗医疗器械从而导致的损伤,目前在ICU病房中,约有30%左右的皮肤压力性损伤由器械造成。和传统的机械损伤不同,一般发生在头颈部、面部等。国内部分学者进行研究中,ICU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占据医院总体损伤的一大部分,那么,ICU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的特点

医疗器械的相关性压力损伤主要出现在和医疗机械基础的皮肤上,相比较传统的部位也有一定的区别。通过相关调查统计表明,头面部、枕部均为常见损伤部位。骶尾部作为传统压力性损伤的常见部位,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医疗器械不同损伤程度也有不同。使用颈托容易出现枕后压力性损伤,除此之外使用无创呼吸机也容易出现鼻梁处的压力性损伤。国外对于ICU病房中通过对医疗器械设备压力损伤进行调查发现,颈托固定、无创通气均为影响因素。在被证实的研究中表明,损伤发生部位以及损伤的严重程度、器械种类均有一定关系。

2.医疗器械压力损伤的发生机制

从当前研究来说,医疗器械损伤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成果,主要来源于器械本身。传统压力损伤被认为是,在持续外力作用下从而造成的缺血,从而出现损伤。除此之外,国内外部分学者进行研究,组织存在缺血缺氧,并导致微小血管出现充血、淤血,并出现压力性损伤。

2.1患者因素

尽管医疗器械的压力性损伤被认为是医疗器械使用不良造成的,然而在评估过程中,管理方面尚未形成规范,因此压力性条件均会被忽略。ICU患者绝大部分时间需要使用医疗器械维持生命体征,并做好及时的救治。因此如果存在水肿、缺氧的同时,不能及时进行调整。在使用机械后,压力性损伤程度提升,这表明,皮肤机械性损伤和医疗器械具有一定联系。

2.2器械因素

医疗器械的特点对于各方面的压力影响较大,例如器械的材质、设计等方面。如果器械的弹性以及活动性在不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将会出现组织压力增加。在和皮肤具有直接接触的同时,将会出现不同的损伤。ICU容易导致器械的相关损伤,根据各方面统计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对于压力性损伤具有一定不同。对于压力性损伤患者来说,临床症状表现为皮肤明显泛红、皮肤缺损,同时受移动障碍、卧床等的影响因此情况不佳。对于传统压力性损伤患者中,为降低皮肤缺损率应保证皮肤干燥。在当前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中,研究表明湿性环境能够降低损伤程度并促进愈合。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在长时间的应用时将会造成损伤,并出现各方面的危险问题。由于机械使用时间较长将会造成皮肤损伤。

3.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患者如何处理?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主要是在诊断和治疗中使用的医疗器械,由于器械从而造成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主要是受患者自身长期卧床、移动障碍等的影响,因此容易出现不良情况。在压力性损伤出现的同时如果不及时有效医治,将会出现败血症并导致死亡。应给予I期患者改善微循环,以此来做好压力减轻。对于患者出现的发红、摩擦等部分,给予透明、水胶体敷料从而减轻摩擦,随后每次更换敷料的时间为1周1次。对于II期患者中,应做好预防,如果压力性损伤患者出现水泡,还应减少摩擦。在预防出现感染的同时,还应做好损伤消毒,在此阶段完成后做好透明薄膜贴敷,如果水泡消失还应更换敷料,若有新生水泡,可直接在透明薄膜上穿刺吸出泡液,并在穿刺点上叠加粘贴透明敷料。在对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敷料更换的同时,如果出现水泡破裂还应进行清创,做好处理,并依据患者病灶情况进行泡沫、水胶体等敷料的应用,1周进行3次应用。对于III期压力性损伤患者,还应做好创口消毒清理,并根据患者的水胶体、泡沫敷料等粘贴,并做好更换。通过使用透明薄膜敷料能够减少出现伤口干裂情况,并做好疼痛较轻,保护创面的效果。在进行伤口清创的同时,更好的保护创面,清除坏死组织。通过对皮肤损伤的类型进行对应的分析和处理,旨在减少不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