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护理干预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责任制护理干预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贺磊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 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治疗中应用责任制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的原则,分成实验组(n=35)和常规组(n=35),对实验组执行责任制护理,对常规组执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VAS、SAS、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总体优于常规组。结论:针对病患,在实施治疗的基础上,如果采取责任制护理,就能取得更加理想的疗效,明显降低不良反应概率,减轻患者的不适感,适合在临床实施。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症;责任制护理干预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发生后,会引发大脑缺氧、缺血等症状。该病有着较高的病死率,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该病通常由血管堵塞引起,所以溶栓是主要的治疗措施,其可快速作用于危害部位,溶解血管中的栓塞,恢复脑部供血。但在治疗中,经常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极易发生二次血栓,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因此在治疗阶段的护理措施非常关键。常规护理模式对此情况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在治疗中,责任制护理干预是比较有优势的,能提供更优质和全面的护理服务,保证良好的护理效果。本研究通过治疗中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于选取的70例病患,遵循随机的原则,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5例,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比对两组的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具体资料为:实验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43-76岁,平均(62.7±3.5)岁;常规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44-79岁,平均(63.9±3.7)岁。

纳入标准:疾病得到确诊,在我院接受治疗;可以采取溶栓的治疗手段;年龄需要小于80岁;患者资源签署研究相关文件;肝脏功能无异常;近期未接受过手术没有精神病史;临床资料完善。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按照医嘱采取治疗,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根据患者个别情况进行心电监护、氧气吸入等措施,常规病情检查、用药指导、日常饮食、健康宣教等。

实验组:在实验组基础上,构建责任制护理方案,并严格遵照要求来落实护理工作,具体位置。①创建专业的护理队伍,选择具有经验和资质的医护人员,组长根据人员个人情况、资历分配安排护理内容及措施,护理人员需熟知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症状及紧急处理方式,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做好相对应的风险评估表和护理计划清单,更快速地进入工作状态,更好的实行专业护理;②治疗前护理,护理小组收到通知后立即做好准备,联系治疗室准备治疗、药房准备药物,患者进入治疗室后采取半卧位,连接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状态,与患者讲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发病机制及病情进展,并讲解并发症相关知识,以及各项所需的指导,确保患者了解且熟知;③治疗过程护理,治疗过程中为确保患者身体健康,要关注血压、脉搏等生理指标,与患者沟通,倾听并尽量满足患者需求,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血压大幅度波动等情况,立即告知医生采取措施;④日常护理,在院期间,保证充足的卧床时间,并监测各项生命体征,以便于能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嘱咐患者卧床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安排清淡、均衡饮食,保证身体健康。定期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及颅脑CT等。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并发症产生。⑤日常监护:由于该病比较危险,很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在治疗期间,即使患者的状态相对平稳,也要实施全天的监控,以防发生突发状况。同时,除护理人员外,也要有医生值班,确保能在患者病情突然恶化时,能够提供及时救治。

1.3观察指标

①不良反应:在治疗和护理阶段,密切关注临床情况,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进行对比和统计。常见不良反应:牙龈出血、便秘、恶心呕吐等;②情绪状态:使用SAS评估方式,对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情绪实施评估,共100分,评分超过50分说明患者有焦虑问题。③疼痛程度:使用VAS评估方式,共10分,分数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严重。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和常规组不良反应,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牙龈出血

便秘

恶心

总发生率

实验组

35

1

1

2

11.43%

常规组

35

3

2

4

25.71%

2.2两组患者SAS和VAS评分

护理后,实验组:SAS33.18±2.97分,VAS3.25±0.48分;常规组:SAS 41.38±4.48分,VAS4.76±0.93分。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两项评分均比常规组低,说明在治疗中,实验组患者情绪状态、疼痛情况更乐观。

2.3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见表2。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

35

23

10

2

94.29%

常规组

35

18

9

8

77.14%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情发展快,给予医护人员最佳抢救治疗的时间有限,不能及时发现或未能及时就诊,极易造成患者病情严重发展甚至死亡。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因素有很多,如年龄、遗传、心脏病、过度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等,该病多发生在基础疾病的人群中,而老年人通常心情起伏较大,身体素质一般,除去基本医药治疗外,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也非常重要。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护理过程相对复杂、困难,护理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与护理效果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必须在救治期间以最快、最准确的方式配合医生,将护理过程做到最佳。

责任制护理具有完善的模式和系统。护理人员丰富的护理经验、专业的知识储备,明确自我分工;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交流,听取患者的需求和想法,结合患者病情、情绪状态制定护理细节,为患者更加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从衣食住行多方面进行干预指导,保证患者营养健康,并针对疾病进行宣教,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加快病情恢复。本研究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应用责任制护理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常规组。提示责任制护理的护理人员都有非常专业的护理知识、优秀的服务意识,对每一位患者都悉心照顾、耐心帮助、专业呵护。在工作过程中主动研究患者资料信息,根据病情规划护理流程,通过对治疗阶段进行专业、细致的护理,这能够减轻各种不良反应,减少患者承受的痛苦。同时,要注意良好沟通,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恰当的疏导,让他们不会因为不良情绪而影响生活,也缓解了患者的不安和焦虑等心态。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较常规模式有明显的提升,在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点能积极应对和总结,能够预防疾病再次发生,使护理取得更好的成效,也使患者更加信任衣服人员。同时护理过程中应做到专业、准确、及时,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给患者安排日常饮食,注意均衡营养,避免辛辣、油腻;为患者安排日常活动,包括日常散步、跳舞、打拳等,适当的运动有利于身体恢复;为患者安排常规检查,做好预防及护理。以上措施更加有效地提高护理满意度。

据上文所述,在对患者的治疗中,实施责任制护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概率,减轻患者的不适感,适合在临床实施。

参考文献:

[1]任莎莎,杨文斌.责任制护理干预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9-22.

[2]伊宝玲.责任制护理干预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8):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