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寇小兰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  644000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措施的具体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以我院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接诊并护理的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取基础护理的40例纳入对照组,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的40例纳入观察组,分析不同老年慢阻肺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对应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需要积极加强心理护理,帮助其改善负面心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心理护理;负面情绪;生活质量;服务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典型的一种肺部疾病,患者存在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特点[1]。老年患者群体中有较高的慢阻肺发病率,随着病情进展损害患者的肺功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运动耐力等产生影响,不仅如此,老年慢阻肺的影响因素多,很容易急性发作,使得患者一年内重复入院率较高,给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2]。基于此,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在护理同时不仅需要重视基础护理,而且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落实相关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心理问题的改善。为证实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从而为更多老年慢阻肺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结合我院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接诊并护理的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有无心理护理的相关资料予以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以我院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接诊并护理的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综合病史、症状、体征、X线检查等明确诊断为老年慢阻肺;(2)患者对研究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3)护理与相关指标评价结果均有详细记录。排除标准:(1)合并急危重症患者;(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异常以及无法配合研究者;(3)存在视力、听力缺陷者;(4)合并传染性疾病患者。将其中采取基础护理的40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61-78岁、平均(67.82±5.42)岁,病程:2-7年、平均(4.49±0.35)年。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的40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0-77岁、平均(67.76±5.45)岁,病程:2-7年、平均(4.52±0.3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性较小,满足可比性要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包括遵医嘱为患者用药,做好病房环境护理,开展健康宣教,落实饮食指导、生活指导;密切关注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及其用药后症状缓解情况;辅助患者排痰、吸氧治疗,指导患者肺康复训练方法以及有效咳嗽等。

观察组:基础护理同时加强心理干预,干预措施包括:(1)强化沟通,患者及其患者家属均需要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并在沟通中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了解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2)量表评估与分析,借助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辅助患者完成调查,量化不同患者负面心理情绪,进一步分析患者出现负面心理问题的原因;(3)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护理人员为患者服务过程中态度和蔼,提倡主动服务,并展现出工作热情,充分尊重患者,对患者出现的症状做出解释,护理人员需要发挥家属以及社会的支持作用,强化对患者的鼓励、安慰,工作之余多与患者交流,消除患者的孤独感;护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本身生理特点,体现出对患者的耐心、爱心;传授患者心理干预的技巧方法,如向亲属倾诉、加强病友交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等。

1.3观察指标

(1)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具体应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予以评价,分值均为0-100分,分值高相应患者焦虑、抑郁越严重[3]

(2)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采用我院自拟的老年慢阻肺护理服务满意调查问卷做出评价,整个评分表为百分制,0-50分表示护理服务不满意,51-79分为护理服务较满意,80-100分为护理服务非常满意,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率与护理服务较满意率均纳入到总满意率中。

(3)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具体使用普通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价,分值0-100分,分值高则对应生活质量越好[4]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软件:SPSS21.0,其中表示形式:计量资料()、计数资料(n,%),校验情况:t值、2值完成数据分析,结果: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

2、结果

2.1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

护理前,2组之间SAS评分与SDS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较护理前SAS、SDS评分下降,且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分析(±s,n=40,分)

组别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52.684.50

40.753.41

53.594.42

40.823.56

观察组

52.724.52

31.362.20

53.654.53

30.792.28

t

0.039

14.603

0.060

15.005

P

0.484

0.000

0.476

0.000

2.2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

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率比较[n(%)]

分组

例数

非常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对照组

40

23

11

6

34(85.00)

观察组

40

28

11

1

39(97.50)

χ2

/

/

/

/

3.914

P

/

/

/

/

0.048

2.3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2组患者经过护理,对应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增加,且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析±s,n=40,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对照组

60.507.24

75.855.60

10.606

0.000

观察组

60.537.28

84.465.24

16.873

0.000

t

0.018

7.100

/

/

P

0.492

0.000

/

/

3、讨论

结合部分文献[5-6]对老年慢阻肺的心理调查分析,患者在治疗期间普遍存在兴趣丧失、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失眠、提不起精神等,部分患者存在自卑、自责、悲观厌世、烦躁、紧张、恐惧等心理,这些都使得老年慢阻肺患者存在典型的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到疾病治疗。通过对患者心理问题的干预可消除其对患者治疗、护理等影响,保证患者预后。

本研究中观察组老年慢阻肺患者在基础护理同时加强心理干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更低,提示心理干预能够达到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的目的;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表明心理干预更加符合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需求;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表明通过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

分析本次研究结果,老年慢阻肺患者在基础护理同时加强心理干预,通过强化沟通,可知晓不同患者的相关信息,为后续心理干预创造良好条件[7];量表评估与分析可更好的具体量化不同患者心理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心理特点,为心理干预的针对性措施实施提供依据;在心理干预措施具体实施中充分考虑患者自身生理特点,在护理人员护理同时引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共同提升心理干预效果,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8]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阻肺患者需要积极加强心理护理,帮助其改善负面心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晓君.心理疗法联合健康教育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22,8(10):129-131.

[2]王筱.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21,16(19):182-183.

[3]王凌芸,苏君,曾庆兰.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改善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16):136-137.

[4]李岑.康复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9):186-187.

[5]宋蔷薇.心理护理和舒适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1):299-300.

[6]王家艳.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8):129-131.

[7]陈进.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点与干预性护理的实施价值评定[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8):104.

[8]陈丽.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18,11(0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