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控措施在小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中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综合防控措施在小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中的实践研究

邓峰

普安县健康医院(普安县皮防中心),贵州普安561500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防控措施在小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中的实践。方法:选择我中心在2020年12月-2021年10月监测中普安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抛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研究组(n=3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综合防控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比较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防控措施在小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中的实践效果较好,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及发热消退时间有明显缩短,整体护理质量较好,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防控措施;小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实践

儿童手足口病是近几年来新认识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发热、食欲不振、流鼻涕等,病征开始1-2天后,在手心、手指、足底、牙周、舌头、咽部、口部以及肛周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状的疹子,病症一般持续7-10天。患儿发生手足口病会对患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前临床针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式还在研究当中,并未有确切的方式。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帮助阻断病情的发展,加速患儿恢复[1]。而基层医院是儿童手足口病治疗的一个重点部门,更加需要引起重视。为更好地分析综合防控措施在小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中心在2020年12月~2021年10月监测中普安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抛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研究组(n=30),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男性(例)

女性(例)

年龄(岁)

平均年龄(岁)

对照组

30

15

15

0.8-10

5.65±1.45

研究组

30

14

16

0.8-10

5.58±1.43

t

-

-

-

-

0.344

P

-

-

-

-

0.731

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均符合小儿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均有丘疹、发热、手足疱疹等表现。

排除标准:(1)急危重症患者;(2)严重脏器受损患者;(3)患者家属配合度不高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为主,其中包含发热情况记录、用药监测等。

1.2.2研究组患者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综合防控措施,具体流程如下。

(1)降温护理。针对发热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需给予针对性的降温护理措施,叮嘱患者多饮水,并对患者的体温进行实时监测,如患者的体温大于38.5℃时,可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帮助降温。

(2)重症预警。首先,护理人员需要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重症预警情况。其次,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与普通儿童的白细胞数量有一定差异,基层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儿的白细胞数量进行监测,如果发现白细胞计数异常,需要及时上报医师处理[2]

(3)心理支持。患小儿手足口病的患者通常年龄较小,加上对疾病有一定的恐惧感,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用耐心的护理流程帮助舒缓患者的恐惧心理。

(4)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工作对于小儿手足口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告知家长接种疫苗的重要性,让家长及时带领儿童到卫生院接种疫苗,提高家长为患者接种疫苗的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发热消退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在数据统计的过程中采用SPASS24.0进行分析,对患者的连续性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并运用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用X2检验。数据统计具有显著差异时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比较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比较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症状消失时间

发热消退时间

治疗周期

对照组

30

6.45±1.25

3.26±0.42

7.23±1.22

研究组

30

4.79±0.64

2.18±0.39

5.55±1.04

t

11.821

18.843

10.480

P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具体内容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对照组

30

75.25±3.38

82.68±5.07

12.194

0.001

研究组

30

75.13±4.45

90.38±6.09

20.219

0.001

t

0.215

9.717

P

0.830

0.001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具体内容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0

10

12

8

22(73.3%)

研究组

30

15

14

1

29(96.7%)

X2

3.589

P

0.03

3 讨论

目前研究已经认识到儿童手足口病是属于病毒感染,主要元凶就是柯萨基病毒A16或A5、A10病毒引起的病毒传染性疾病,会引致在手、足和口腔出现水疱状的疹子,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水疱的液体、鼻涕、口沫或排泄物传播的。手足口病通常会对机体的许多系统造成损伤,比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因此,对此病进行治疗时,稍有疏忽或不当,会造成病情的延误,致使病情加重。 因此,为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有效性,除接受正常的治疗之外,还需要给予患者对应的护理方式。综合防控措施是当前临床护理中常用的一种辅助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性。有研究表示[3],在对小儿手足口病进行诊疗时,需要关注患者的各项体征变化情况,通过加强巡护的形式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本文通过选择我中心在2020年12月-2021年10月监测中普安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比较短于对照组患者,(P<0 .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 .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 .05)。对于基层医院的儿童护理来说,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以在第一时间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帮助患儿加快治愈,减少手足口病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综合防控措施在小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中的实践效果较好,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及发热消退时间有明显缩短,整体护理质量较好,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小磊.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干预对控制流行性的效果分析与评价[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02):210-211+218.

[2]陈妮娜,牛迪,陈玲,等.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1,37(09):856-858+862.

[3]胡巧梅,刘芝梅.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17(35):4483-4485.

作者简介:邓峰(1971.12-),男,苗族,贵州普安人,专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