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郭长霞

东北农业大学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心律失常应用炙甘草汤加减疗法的效果。方法: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取样73例,入院时间2019年11月至2022年01月,抽签分组,给予常规治疗(n=36,对照组)和常规治疗+炙甘草汤加减方案(n=37,实验组),对比血管内皮、心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FMD(9.60±1.21)%,NEDV(29.08±3.19)%,LVEF(57.04±4.20)%,比对照组高,中医证候积分和LVEDD指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炙甘草汤具有确切疗效,通过加减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心功能指标。

关键词:心律失常;冠心病;炙甘草汤

冠心病心律失常对患者生命安全有较高危害性,属于常见心脏疾病[1],临床症状以头晕目眩、胸闷心悸为主,具有反复发作、病情危急的特征,常规西药治疗存在应用局限性,长期用药易产生毒副作用,为此,本文参考73例2019年11月至2022年01月我院收治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资料,研究探讨了炙甘草汤加减疗法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取样73例,入院时间2019年11月至2022年01月。抽签分组,给予常规治疗(n=36,对照组)和常规治疗+炙甘草汤加减方案(n=37,实验组)。纳入标准:用药依从性较好;意识清晰;签订同意书的;合并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排除标准:严重感染性疾病;研究药物过敏;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实验组1至7年病程,平均(2.42±0.49)年,最高79岁,最低50岁,平均(61.24±5.43)岁,男女各20、17例,对照组1至7年病程,平均(2.50±0.52)年,最高79岁,最低49岁,平均(61.08±5.33)岁,男女各20、16例,P>0.05。

1.2方法

所有入组者均接受消炎、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治疗,给予对照组盐酸胺碘酮,用法用量,每日2次,0.3g/次,连续治疗2疗程(1疗程4周),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人参、桂枝、麦冬、阿胶、火麻仁各10g,大枣 10 枚,生地黄50g,炙甘草15g,失眠者加用酸枣仁12g,合欢皮10g;心阳不振者加生牡蛎15g,附子10g;肝肾阴虚者加鳖甲15g,龟板10g;心虚者加茯苓15g,柏子仁10g;少尿水肿者加葶苈子15g、茯苓10g;心血瘀阻者加川芎 6 g、红花10g、丹参15g,水煮取汁 400 mL,每天1剂,连续治疗2疗程(1疗程4周)。

1.3观察指标

   (1)检测记录患者血管内皮(FMD、NEDV)和心功能(LVEDD、LVEF)指标。(2)对患者身倦乏力、心悸、气短症状进行评分,0-3分,得分越低,症状越轻。

1.4统计学分析

资料处理用SPSS24.0,计量()、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血管内皮、心功能指标

    治疗后,实验组血管内皮、心功能指标更优,见表1,P<0.05。

表1 血管内皮、心功能指标(

组别

例数

FMD(%)

NEDV(%)

LVEDD(mm)

LVEF(%)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37

5.68±0.96

9.60±1.21

18.35±2.09

29.08±3.19

62.88±4.07

49.30±2.39

38.75±2.52

57.04±4.20

对照组

36

5.65±0.93

8.54±1.13

18.28±2.04

24.60±3.42

62.90±4.15

53.05±2.60

38.94±2.60

50.41±4.58

T

-

0.136

3.866

0.145

5.790

0.021

6.418

0.317

6.449

P

-

0.893

0.000

0.885

0.000

0.984

0.000

0.752

0.000

2.2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后,实验组证候积分比对照组低,P<0.05。

表2 证候积分(,分)

组别

例数

身倦乏力

心悸

气短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37

1.94±0.52

0.54±0.12

2.15±0.51

0.79±0.24

2.12±0.45

0.73±0.21

对照组

36

1.96±0.53

0.99±0.32

2.14±0.53

1.15±0.37

2.14±0.47

1.19±0.27

T

-

0.163

7.997

0.082

4.945

0.186

8.138

P

-

0.871

0.000

0.935

0.000

0.853

0.000

3.讨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机与供血不足、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有关,可导致患者脉搏、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继而诱发此病。同时,在中医学中,心律失常属于怔忡、心悸范畴,患者多存在营血不足、气虚血弱等临床表现,对其的治疗当以温心阳、益心气、养心血、滋心阴为宜,常规治疗效果有限,研究表明

[2],采用炙甘草汤加减疗法可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起到改善效果,显著减轻其临床症状。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治疗后,FMD、NEDV、LVEF指标水平比对照组高,LVEDD、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低,P<0.05。分析原理:冠心病心律失常属于标实本虚之证,炙甘草汤中,桂枝、生姜可通脉温阳、通络疏精;人参与大枣可养心补脾;生地黄可清热、养阴、生津;麦冬可通便润肠、除烦清心、润燥清肺、生津益胃;火麻仁通便润肠;阿胶润燥、补血[3];炙甘草可益气甘温、缓急和中、通利血脉,诸药合用,共奏养血益气、复脉通阳、化瘀活血之效。

综上所述,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方案可优化疗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心功能指标和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梁翠梅.美托洛尔联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08):25-26.

[2]刘晴,陈思法,张桂珍,等.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06):64-65+92.

[3]张美弟.炙甘草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气血两虚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