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工作法在精神科室内空气治理管理中的应用

/ 2

PDCA工作法在精神科室内空气治理管理中的应用

杨龙,周玥

宁夏社会福利院(宁夏民政厅民康医院)  宁夏  银川 750011

目的:探讨PDCA循环工作法在治理室内空气、保障住院患者居住环境护理管理中的改进效果。

方法在精神科室内引进PDCA管理模式,制定治理室内空气管理制度,对操作流程进行持续改进,改善室内空气,观察改进前后空气质量满意度合格率。

结果经过PDCA循环工作法的应用,病区室内空气明显改善,护理人员空气质量满意度合格率显著提高。

结论PDCA循环工作法在精神科病区室内空气治理的护理管理中具有明显效果,能够优化室内室内空气,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标签:PDCA循环;室内空气治理;护理管理

室内空气治理管理是指病区室内空气中有鱼腥味、汗臭味、屎尿味、甲醛等,影响住院患者居住环境、基础护理质量[1]。质量管理工具(PDCA)是20 世纪50 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Denting)根据信息反馈管理提出的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2]。为进一步改善患者居住环境,我科采用PDCA工作法治理精神科病区室内空气,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2020年7月-2021年7月视为研究时段,该时段在本院精神科工作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例,女性18例,年龄21-36岁,均值(28.76±0.45)岁,工作年限1-11年,均值(6.13±0.17)年。

1.2方法

1.2.1制定室内空气治理管理整改计划

首先明确精神科室内空气治理管理的主要问题,制定室内空气治理管理整改计划。依据二八定律,筛选《关于科室异味的看法与建议》调查表第五题(你认为科室哪方面需要更大的改进?)选项最高的4项为:1、厕所卫生间打扫不彻底(占比55.22%);2、活动大厅南北不通透(占比50.75%);3、患者随地大小便(占比49.25%);4、厕所不通风(占比46.27%),精神科室内空气治理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见图1。

043749b047bb564af116a15de69c05a

图1:精神科室内空气治理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针对以上问题,我科室经调研做出以下总结及整改方案:

一、厕所卫生间打扫不彻底

因厕所无小便池,可自行如厕患者小便外溅,如厕时间及次数不定性,使得污渍打扫频率过大,不能及时清扫造成异味;除味产品使用对患者安全性有部分危害,禁止使用。

整改方案:

  1. 厕所由专门指定的人员每天进行冲洗、打扫及消毒工作,每天至少4次;
  2. 患者如厕完毕后,工作人员及时查看并清理;
  3. 每天打扫墙面、扶手、便池至少1次,保持清洁,无积垢、无积便;
  4. 每天对卫生间物表进行擦洗、地面湿拖,至少3次;
  5. 清洁工具及时晾晒、清洗、除味,定期更换。

二、活动大厅南北不通透

整改方案:

1、科室安装新风设施4台。

三、患者随地大小便

因精神发育迟缓患者居多,生活不能自理、不知大小便。

整改方案:

  1. 工作人员定时组织患者如厕,每两小时一次;
  2. 发现地上有大小便时,及时清扫,并为患者洗澡、更换衣物;
  3. 针对个别严重患者,穿戴尿不湿,定时更换。

四、厕所不通风

整改方案:

  1. 与后勤协商,安装换气扇。

1.2.2执行计划

根据实际问题,安排人手按照制定的整改计划正式进行执行,完成计划中的内容,同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适当加大管理力度。

1.2.3检查

整改计划执行后,每天安排专人进行检查,明确计划执行情况,如是否每项整改内容都已经落实、室内空气改善措施执行质量如何等。

1.2.4处理

进一步推广PDCA方法,病区每周召开科质控分析会,反馈存在的问题,把检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分析原因,不断改进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制订整改措施。在下一个改进机会中重新使用PACD,不断提高空气质量满意度合格率,通过努力直至达95%以上。

1.3观察指标

观察改进前后空气质量满意度合格率,用自制的问卷表调查,让护理人员根据实际空气质量在“满意”、“一般”、“抱怨”3个选项中进行选择。

1.4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在符合正态分布的前提下,计数资料用(%)代表,x2验证,结果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改进后空气质量满意度合格率88.24%明显高于改进前61.27%(x2=19.272,P=0.001),差异明显(P<0.05),见图2。

a29a3bf14bc88b7c0eaa4b2d284a47b

图2:改进后空气质量满意度合格率

3 讨论

不同于其他科室,精神科患者比较特殊,多存在意识障碍、精神发育迟缓,不仅需要做好疾病管理,同时由于对方无法独立完成日常基础活动,甚至不能正常进行大小便,给临床护理工作增加难度,而医院普遍具有人手不够的问题,很容易出现护理遗漏现象,造成病区空气质量较低,严重影响住院患者的居住环境,降低舒适感,且增加院内感染风险。对此,有必要对精神科病区室内空气治理管理进行改进。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以及方法依据,现今已经广泛用于临床。郑松娅[3]等人在研究中表示,PDCA循环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感染防控实施力度,增加患者满意度。在精神科病区室内空气治理管理中,空气质量不佳实际上与护理质量存在密切关系,因为患者个人原因,更应该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严格落实每一项措施。PDCA循环工作法作为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将其应用在精神科病区室内空气治理管理,通过明确引起空气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考虑到精神科患者的病情特点,在个人卫生方面增加清理频率,对厕所进行彻底打扫,在一系列改进措施下,显著改善空气质量。改进后,空气质量满意度合格率与护理人员室内空气改善措施执行率明显高于改进前,提示PDCA循环工作法对改善精神科病区室内空气质量有一定优势。

参考文献

[1] 姚希,张冰丽,巩玉秀,等.《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实施情况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9,18(11):1032-1037.

[2] 黄淑贞,曾银苑.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2,26(18):118-120. 

[3] 郑松娅,朱聆香,汪蔚,等.PDCA循环管理在急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2):1873-1876,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