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张琪

蓬溪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629100

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疾病,属于分娩并发症,是指新生儿娩出24h内,剖宫产的产妇出血量超过1000mL,自然分娩产妇出血量超过500mL,是导致我国孕妇死亡率升高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病因多与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及软产道裂伤等方面有着紧密关联,各病因可相互影响,也互为因果。对此,采取有效措施针对产后出血展开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结局,意义显著。本研究旨在探讨对产后出血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其负性情绪等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产妇产后出血;心理护理干预;应用策略

分娩作为女性妊娠期重要的自然生理过程,属于妊娠的最终结果。分娩期间产妇身体变化尤为显著,特别对初产妇而言,呈现出一个激烈的生理变化过程,机体难以迅速进入应急状态,从而容易出现系列不良反应现象,不但对正常分娩造成影响,而且危及产妇和胎儿健康安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性发展与进步,加强对护理服务的重视度,持续丰富护理内容,优化护理流程,认为予以产后出血产妇应急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规避相关风险因素,还可释放产妇负性情绪,使产妇保持乐观、积极的治疗态度与较高的依从性。对产后出血患者有效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可在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获得理想效果,能够促进患者的整体预后水平明显提升。

一、资料

选取74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各37例。所有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初产以及头位,均具备自然分娩的生理条件。排除合并人格障碍、精神障碍、脑损伤以及智力障碍现象,排除存在系列剖宫产指征。两组年龄、孕周等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均衡性。

二、予以产妇常规护理干预

设定产房温湿度,每日对产房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擦地至少2次,并对分娩后的产床与地面进行擦拭,而且护理人员需穿戴好工作服,戴口罩。在分娩期间,随时准备好无菌产包、急救器械、急救药品。分娩时,助产士听从医嘱安排开展相关护理操作,观察产妇情况,临近分娩时观察会阴伤口,阴道出血及子宫收缩情况,全程监测其生命体征。在分娩时医护人员说话应尽可能小声,动作轻柔,减少心电监护报警次数及胎心监护等方面对产妇情绪产生影响。产后及时做好导管清洁、产妇口腔清洁工作,定时帮助产妇翻身,护理人员应为产妇提供温馨、舒适、整洁的产房环境,从而舒缓产妇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三、心理组在常规护理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一)积极展开健康教育干预

就产后出血原因、采取止血方法以及系列注意事项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产妇进行介绍,通过一系列方式帮助产妇对产后出血获得正确认知。特别是对产后出血患者而言,情形较为危急,产妇需充分配合医疗人员的系列治疗,确保转危为安。在进行产妇健康教育的同时,需对其家属积极展开对应的健康教育,以确保其对产后出血有充分的了解,对产妇给予必要支持。此外,就产妇体位调整给予指导,将复位时间延长,对子宫后倾给予纠正,就产后注意卫生予以提醒。对产妇的会阴部,每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实施冲洗。

(二)针对产妇积极展开心理护理操作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间的一种突发情况,产妇因为心理准备缺乏,并且对自身预后较为担心,对产后出血认知较差,会表现出恐惧、焦虑、烦躁等系列负性情绪。此类不良情绪如未获得有效缓解,会导致机体应激反应增加,使病情加重。对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护理力度,同产妇的沟通需积极主动,认真完成心理状态评估,掌握其负性情绪形成原因后,依据其心理需求完成针对性干预以及个性化干预,从而有效疏导产妇的负性情绪,使其可以积极配合医护工作。

研究者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评分,分值越高,对应抑郁/焦虑感越严重;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维度包括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护理质量四个,分值越高,对应满意度越高。研究结果导入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护理前,心理护理组SDS、SAS评分同常规护理组相比,未呈现出明显差异;护理后,心理护理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实施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初产妇在分娩方面的相关经验较为缺乏,对正确分娩以及生理认知表现较差,呈现出过度恐惧、紧张等系列现象,表现出剧烈产痛感,对应呈现出系列负性情绪。对此,确定有效方式针对产后出血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存在显著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护理期间,常规护理较为广泛,但是呈现出浅显内容,对实际存在问题无法深入解决,并且对病情过分关注,对心理情绪有所忽略。在此种情形下,心理护理获得广泛运用。其主要是一种依据新医改要求而出现的创新护理模式,就患者不良情绪可以展开针对性干预,可以显著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保障治疗效果。此外,针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于分娩前以及分娩后展开护理干预,可确保产妇充分明确心理状态同泌乳以及产后出血之间的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促进其身体恢复。

参考文献:

[1]冯艳艳.产后出血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5):23-24.

[2]于雪莹.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3):571-573.

[3]秦娜,陈群.风险护理在米索前列醇联合妥塞敏治疗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产妇出血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9):147-149.

[4]危海红.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9):149.

[5]姚小芸.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与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状况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4):132-133.

[6]林春华,严达珍,关葵花.探讨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0,6(17):61-63.

[7]王永芹.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华养生保健,2021,39(1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