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

郑伟旋,刘妙芬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5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措施,对其用药安全予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择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筛选本院高警示药品治疗使用情况160例,将采用一般管理的80例作为常规组,采用实施西药房高警示药品干预管理的80 例作为干预组,分析160例高警示药品使用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未对西药房高警示药品实施管理之前,不良事件总发生概率15.00%(12/80),而对高警示药品实施干预管理之后,整体干预效果显著,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有所降低,总发生率降至3.75%(3/80),管理前后数值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西药房高警示药品实施有效的干预管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强用药安全性,建议继续推广应用。

【关键词】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用药安全

高警示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品。其用药的合理性及管理的科学化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不仅与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且关乎到医院综合医疗水平的提升,因而医院必须要重视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合理把控用药的精准性,构建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医疗管理体系[1]。本研究中,对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临床安全用药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择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本院160例西药房高警示药品治疗使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一般管理的80例作为常规组,采用实施西药房高警示药品干预管理的80 例作为干预组。

1.2方法

1.2.1 常规组

常规组采用一般管理,设置高警示药品药架以及警示牌,将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张贴在醒目位置,定期对药物有效期限进行检查。

1.2.2 干预组

干预组开展安全管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第一,健全管理制度;按照高警示药品具体情况,还有其管理现状,从现有管理制度着手,对管理制度进行深度优化,针对高警示药品实施有效的干预管理措施,比如摆放位置的合理性,构建完善存储、取用、奖惩制度等等,遵循管理制度,对高警示药品予以严格管理。第二,强化培训;西药房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高警示药品知识培训,主要涵盖如下培训内容:药品目录、普遍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等等,在培训之后,需对相关人员予以考核,如若考试没有通过,则需要进行补考,考核结果作为相关参考依据,如纳入绩效、职称评定等参考;第三,针对高警示药品的领用,要加强管理措施:无论是门诊各个科室,还是急救车内申领的药品,必须要对其加强管理,并且需要定期检查,及时做好记录,针对相关护理人员,可以对其开展药品知识培训;第四,规范存储制度。按照不同药物的药理,对高警示药品进行有序摆放,分类放置。如对于麻醉药品,必须要专柜专锁,而突发事件应急药品,需要放置于特定的位置以便能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按照存储条件,对药品予以合理存储,或是冷藏,或是干燥存储,依据药品类别,分别制作警示标识,针对包装与名称极为接近的药品,在对其进行警示时需要不同颜色以区分,针对近药期药品,必须要进行特殊标识,过期药品,则需要及时废弃,做好相关记录;第五,组建管理小组,不定期对药品实施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定期组织会议,总结潜在或是发现的问题,然后予以针对性的解决措施[2-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明确患者用药安全性。

2结果

未对西药房高警示药品实施干预管理之前,高警示药品不良事件总发生概率15.00%(12/80),而对高警示药品实施干预管理之后,整体干预效果显著,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有所降低,总发生率降至3.75%(3/80),管理前后数值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高警示药品实施干预管理措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

两组高警示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药品摆放凌乱

调剂差错

警示牌损坏或缺失

总发生率(%)

常规组(n=80)

5(6.25%)

3(3.75%)

4(5.00%)

12(15.00%)

干预组(n=80)

2(2.50%)

0(0.00%)

1(1.25%)

3(3.75%)

x2

5.96

P值

<0.05

3讨论

对于高警示药品本身而言,具有极高的风险性,这种药品在服用后起效迅速,作用显著,然而对于患者机体伤害也很大,用药过程中,如若出现用药错误,或是用药不合理,将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因而,临床中对于高警示药品的重视度要有所提升,确保其用药的安全性,这样才能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维护其生命健康,对于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作用[4]

高警示药品自身的危害性极强,需要相关人员对其加以有效的管理,提升对高警示药品的认知,具有极强的责任心,加强对高警示药品管理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使其具有极强的药品管理能力,在对其培训过程中,针对药品目录、不良反应、用药等方面加强培训,进一步促使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真正落实到位

[5],提升管理的综合水平,在培训结束后务必对其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审核标准,提升培训效果,改善整体认知,提升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的干预管理效果。

本次研究中,择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考察西药房高警示药品实施干预管理措施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通过数据调研分析可知,整体干预管理效果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在对西药房实施高警示药品干预管理之后,相关制度建设逐步完善,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为其提供更多可以参考的管理标准,管理内容趋于科学化,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参与的相关人员,他们的责任意识也相应提高。因此,对西药房高警示药品实施有效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规范存储制度,这样管理人员可以依据制度做事,合理摆放高警示药品,并且能够进行合理的类别划分,减少出错率,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最终促进医院综合医疗水平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中增加安全管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强化管理质量,避免患者用错药情况的发生,提升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家明. 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及对临床用药安全的影响研究[J]. 健康大视野,2021(10):288.

[2] 易雪梅.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J]. 养生保健指南,2021(6):274.

[3] 张蕴,陈婷,周霖.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分析[J].海峡药学,2021,33(09):219-221.

[4]喜鹏.安全管理在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名医,2022(02):177-178.

[5] 闫新春,于文彬. 探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性的有效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97):22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