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白惠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四川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n=35)和观察组(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n=34),对比两组心理状况、生存质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护理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QLQ-C30)的认知、社会、情绪、角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有效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多维度协同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其起病急、病情严重、病死率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动脉堵塞,导致心肌缺血,使患者心肌出现部分坏死,从而导致患者心功能下降,所以开展及时有效治疗,并配合一定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然而常规护理措施方法简单,操作单一,无法满足患者护理需求。随着护理模式的发展,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重点在于护理人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之间的协同合作[1]。目前已有充分研究证明,给予高血压患者该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2]。基于此,本次研究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n=35)和观察组(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n=34)。对照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3.12±1.56)岁;病程0.5-11年,平均病程(5.14±1.43)年;观察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3.23±1.44)岁,病程0.6-14年,平均病程(5.26±1.50)年。两组随访六个月后无死亡例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诊断标准[2];(2)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3)患者意识清楚,遵从医嘱。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甲状腺功能损害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精神异常者;(4)合并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肿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和生活指导;

观察组予以多维度协同护理:(1)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测定标准等对患者的自护能力、疾病指数需求以及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为患者和家属讲解护理模式,制定护理措施;(2)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知识,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先兆、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饮食指导等,利用健康手册、视频等,提高患者及家属了解知识的积极性;(3)对患者家属进行用药以及家庭护理方法的集中培训,并且邀请专家共同参加,同时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4)结合患者病情实际情况,指导家属掌握心肺复苏术、生命体征的测量等技能,指导患者康复期不同阶段的康复技能,康复运动应根据其实际恢复程度锻炼。此外对患者进行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3]、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4]进行评分,HAMA满分为56分,分值越高提示焦虑程度越严重,>21分为明显焦虑。HAMD总分<7分为正常,17-24分提示存在抑郁,总分>24分表示严重抑郁。

1.3.2对比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QLQ-C30)[5]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认知、社会、情绪、角色等方面,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两两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双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例数

性别

(男/女)

年龄(岁)

病程(年)

对照组

35

21/24

53.12±1.56

5.14±1.43

观察组

34

22/22

53.23±1.44

5.26±1.50

X2/t

-

0.127

0.304

0.340

p

-

>0.05

>0.05

>0.05

2.2心理状况

两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护理后HAMA HAMD评分(±S

组别

例数

HAMA评分

HAMD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5

34.23±5.36

18.14±1.26a

52.6t7±3.45

6.87±1.35a

观察组

34

34.64±4.52

16.41±1.23a

52.60±3.46

4.15±1.03a

t

-

0.343

  5.769

0.084

9.389

p

-

0.733

<0.05

0.933

<0.05

注:同组护理前后的比较,aP<0.05

2.2生活质量

观察组QLQ-C30的认知、社会、情绪、角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组别

例数

认知

社会

情绪

角色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5

11.43±2.50

12.13±2.14a

12.65±1.32

13.56±1.47a

14.42±1.78

15.64±1.34a

12.45±1.14

13.45±1.25a

观察组

34

11.56±2.75

14.56±2.75a

12.79±1.46

15.89±1.56a

14.53±1.65

17.48±1.03a

12.35±1.22

15.68±1.44a

t

-

0.206

4.103

0.418

6.387

0.266

6.382

0.352

6.876

p

-

0.838

<0.001

0.677

<0.001

0.791

<0.001

0.726

<0.001

注:同组间护理前后比较,aP<0.05

  1. 讨论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和治疗不能单纯靠药物治疗,更应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多维度护理模式下,带动患者与家属主动参与护理,更好的发挥集体作用促使护理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各种临床症状的影响下,多伴随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为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模式,由Lott等学者结合Orem常规护理理论框架,所提出的一种充分激发家属、患者潜能的协作护理模式[5],其强调患者、家属与护士应作为一个共同体,促使共同体目标更加明确,进而推动护理效果的提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明显低于比对照组患者,说明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下能有效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情绪逐渐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导致其睡眠质量差、食欲不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恢复,进一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QLQ-C30的认知、社会、情绪、角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多维度护理模式能够从社会、心理和生理等多个维度为患者展开临床服务,有助于拉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帮助护理人员更全面了解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有效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会生. 多维度护理模式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心功能的影响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 35(8):1234-1237.

[2]王晨. 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 2018, 30(1):112-114.

[3]高润霖.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9-24.

[4]杜宜修, 吴芳琴, 卢晓英,等. 多学科团队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20, 55(7):6.

[5]李洪杰, 韩静, 杜辉.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 2020, 49(S01):2.

[6]王田林, 迟文慧.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18):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