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手术后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2
/ 1

消化器官是人体内很重要的一个组织,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转能够帮助人体吸收掉摄入的营养,并且将废物排出。如果消化系统出现问题,那么会给人带来许多的不便,肠梗阻就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

很多肠梗阻患者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在接受了手术治疗后,无法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最终导致病情复发或者产生其他并发症,给身体带来了不必要的损伤。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本文将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肠梗阻患者术后要注意的问题,以此来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进行术后护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认识肠梗阻的基本情况

首先来了解一下肠梗阻的概念,肠梗阻就是指肠道因为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无法发挥机能,肠道内的废物以及异物无法正常排出造成梗阻。

这种梗阻现象会让肠道发生形变,堆积物会挤压肠道,对肠道造成损伤,甚至影响肠道功能,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患者生命。

一般肠道的堵塞会给患者腹部带来肿胀疼痛的感觉,并且由于异物会影响肠道功能,还会让患者产生反胃想吐的感觉。肠梗阻造成的堵塞还会让患者无法正常排便,排出的大便比较细、沾血甚至不能排出。一旦梗阻造成肠道损伤,就会受到细菌感染,发生炎症,让患者发烧,严重的还会发生感染扩散,导致患者死亡。

经常有人用“肚子里的蛔虫”这种比喻手法去说一个人了解别人,但是肚子里的蛔虫可不是好东西,蛔虫也是会造成患者肠梗阻的,如果患者的大便中有白色条状物,那就是蛔虫。

肠梗阻患者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1.检查伤口

在患者做完肠梗阻手术后,医生要第一时间观察患者伤口的情况,检查是否有出血现象。

因为伤口出血就代表伤口没有愈合好,很容易就会受到细菌侵入,造成伤口感染,感染所带来的并发症会使得患者身体产生炎症,也会造成血管堵塞的现象,一旦肠胃功能受到影响,消化不良,就又会导致肠道出现堵塞,病症复发。所以为了避免患者的身体受到二次伤害,也防止病症复发的可能,要在术后及时的检查伤口情况,做好处理工作。

2.定期复查

在做完肠梗阻手术后,患者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去复查,这样能够让医生阶段性的了解到手术创口的恢复情况,一旦有什么异常现象或者患者有不适反应,医生都可以及时的做出诊断,进行治疗。

所以在术后定期复查,能够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还能有效避免并发症的产生,随时调整治疗。

3.注意饮食

在刚做完肠梗阻手术时,患者的肠胃功能还没有完全康复,所以不能进食进水,等到肠胃功能有所恢复,可以少量的喝水,也可以用流食的方式进行身体能力的补充,慢慢的在医生的指导下在恢复正常饮食。

恢复正常饮食后,患者也要先吃点清淡的食物,避免刺激到肠胃,还要多吃一些富含营养的纤维素的食物,比如白菜、芹菜这种,能够提高肠胃的蠕动能力,帮助消化。

4.短期用药

在术后,患者的身体一般比较虚弱,为了维持患者的正常身体机能,会使用一些药物来帮助患者恢复。

首先是消炎的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炎症,让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保持正常运作,然后是抑酸的药物,患者由于肠胃处于一个虚弱的状态,再加上没有腹内没有食物,产生出来胃酸会腐蚀身体,抑酸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胃酸的产生,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伤害。

5.保持活动

许多患者在术后会卧床休息,但这会形成静脉血栓,也会给肺部带来压力造成感染。这就需要患者经常活动身体,一是预防血栓二是活动能够锻炼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防止病菌感染,而且适当的活动还能不让肠道粘连,避免肠梗阻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