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公众开展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做法和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3
/ 2

针对公众开展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做法和体会

闫雪秋,王慧卿[1]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610041

心脏病是全球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导致超过1700万人死亡。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居全世界之首,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人因心脏骤停倒地,其中80%以上心脏骤停情况发生在医院之外,有25%以上的病人因第一目击者都不懂急救措施而死亡。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指为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给予最基础的生命支持,包括利用胸外心脏按压形成暂时人工循环,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以此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循环,从而带来生存机会的“第一救命技术”[1]

心脏骤停后开始复苏的时间是成功的关键!研究显示,心脏骤停“黄金4分钟”内实施CPR,抢救城攻率高于60%,时间每延迟1分钟,患者的存活率会下降7%-10%[2]。现场第一目击者可起到提高救治时效、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的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院外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CPR 培训的主体局限于医务人员,对公众的普及与培训度不够[3]。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公众CPR培训,但培训的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4]

一、公众CPR培训的做法

1、传统培训模式

目前,我国公众院前急救培训体系尚未建立,课程体系尚未形成,培训内容、方法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5]。公众CPR技能培训的普遍做法是理论知识培训与操作培训相结合。理论知识培训大多以《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指南》来制定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多为PPT演示,内容涵盖心脏骤停病因、CPR原理、流程和操作要点。实操部分一般安排在理论授课后,由导师结合理论授课内容进行操作示范并再次强调注意事项,示范结束后学员轮流练习。

2、线上技能培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CPR被当做重点科普内容以各种途径出现在公众视野,后疫情时代更是带来线上培训的繁荣,与CPR有关的科普动画、科普视频、在线课程也越来越多。线上CPR培训资源运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直观展示急救场景,辅以详细的操作要点解说,往往制作精良,受众群体广泛。网络、新媒体、线上学习平台等多种媒介加速了CPR线上培训资源的传播,对快速且广泛地普及CPR知识、技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AHA培训模式

AHA(美国心脏协会)是全球心脏病学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机构,致力于心脏病和卒中的预防与治疗,其定期更新的《心肺复苏指南》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2]。AHA根据指南建立规范的培训考核体系,授权认证培训中心和培训导师,制定国际流通的标准化CPR培训课程,课程配套培训视频和教材。获得认证的培训导师主持整场培训,导师根据配套教材、视频,将心脏骤停生存链的各个步骤分解、串联,手把手指导学员反复练习。整个培训过程节奏紧凑、内容衔接流畅,公众通过反复练习强化技能,导师更是现场实时纠偏,注重操作的规范性。

二、不同CPR培训模式的体会

1、传统培训模式

以理论授课为主,操作演示为辅的传统培训模式往往只需一名导师,以一对多的导师学员比开展,不受导师学员配比、学员模型配比限制。该培训模式在师资、模型有限的情况下有助于扩大培训规模,缩短培训时间,降低培训成本等,但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CPR是“第一救命技术”,它对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的决定性作用决定现场第一目击者规范掌握该技能的重要性。传统培训模式的培训效果往往局限于概念性掌握操作流程,公众因缺乏反复实操机会,CPR的关键操作要点如按压深度、按压频率、流程衔接等并未熟练内化,培训成效不明显。有研究显示CPR在公众中有一定程度的宣传普及,但具体的技能掌握仍较为欠缺,且自愿参与救援的积极性并不高[6]

2、线上培训模式

线上CPR培训资源丰富且易获取,有需求的公众则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重复观看培训视频,从而了解CPR的完整流程和要点。线上培训的灵活性、培训资源的易获得性有助于CPR知识的大范围普及。有调查显示,部分公众通过电视节目、网络等了解到的CPR知识缺乏专业性和严谨性[7]。线上培训缺少导师监督、考核,公众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将大大减弱,即使是有组织的线上CPR培训,也会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培训管理、监督机制,培训效果收效甚微。

4、AHA培训模式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多家AHA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可开展针对公众的BLS课程、Heart-saver课程。AHA培训模式与传统、线上培训模式相比,培训体系较为完善,严格的导师学员配比、学员模型配比,也为每位学员争取了更多实操机会。课程要求的模型带有反馈装置,课程认证的导师经过系统培训,培训的同质化程度高,范式性培训视频更是减轻了导师负担,让其从理论授课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手把手指导和纠偏。有研究显示互动性视频指导的培训方式在CPR培训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培训方式[8]。该培训模式针对性好、互动性高、可行性强,以民众为中心的培训理念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公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保证了培训质量。当然,AHA培训模式也存在人力投入和资源投入较高的缺点。

公众心肺复苏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健康行动[9]。目前,在专业人员积极推动CPR培训面向公众、走进社区的大环境下,基于培训合格“第一目击者”的目标,培训模式的选择应从注重培训规模、知识普及向保证培训质量的方向转变。针对公众的CPR培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积极寻找可行的方法与途径,构建适合不同受众的CPR急救培训体系,从而助力健康中国伟大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KLEINMAN M E,GOLDBERGER Z D,REA T,et al.2017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focused update on adult basic life support an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quality:an update to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Cardiovascular Care[J]. Circulation,2018(1):14 .

[2]方国美,吴益芬,张伟.美国心脏协会急救培训模式提高民众心肺复苏效果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6):170-171.

[3]刘 晖.高校非医学大学生CPR 急救技能培训的策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24):36-38.

[4]李雁平,罗亮,雒雅鑫,吴霄迪.中国公众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管理的意义及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19):1512-1518.

[5]李琼,温若兰,陈海婷.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J].护理研究,2019,33(15):2653-2657.

[6]赵瑜,赖维云, 黄浩,等.重庆市主城区公众心肺复苏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18(03):26-31.

[7]何玉梅,熊俊.当前急救科普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3,18(03):225-226.

[8]周天恩,李永祖,曾朝涛,等.互动性视频指导的培训方式在本科医学生及住院医师CPR培训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8,23(4):361.

[9]王立祥,孟庆义,余涛.2018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共识[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5):385-400.

姓名:闫雪秋(1991.08;性别:籍贯:四川省达州市;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贵州医科大学;现有职称:\;研究方向:模拟医学教育培训

单位及邮编: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610041;(单位信息和邮政编码在书上刊登,务必填写!

单位所在地:成都市武侯区

邮寄地址及邮编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临江中路16号(华西科技楼)闫雪秋610041

电话:17784101732收实物书籍必填,杂志社统一到付

通讯作者王慧卿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610041e-mail13668136258@163.com


[1] 通讯作者:王慧卿,E-mail:136681362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