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7
/ 2

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技术

刁心刚

411324198108065211

摘要:在我国生态系统中,草原的作用不容忽视。我国是世界草原大国,草原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我国 90%的天然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草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草原生态修复中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并根据草原生态修复的对象和特点,将我国草原生态修复措施体系分为三大类十四项措施,以期为推进草原生态修复的规范化管理和开展草原综合修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利用技术

引言

草原人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基础物质都来自于草原,生态良好的草原是牧区稳定发展和牧民脱贫致富的关键。牧民可以借助草原的先天优势,发展草原的特色经济,开辟生态产业化的特色道路。现在草原系统已经因过度放牧而遭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所以加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强度,努力修复草原的生态环境,开展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项目,切实有效地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质量,为草原生物提供良好的绿色生态屏障。

1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过度放牧现象严重

冬季草原在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少,但是山区草原依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将冬季草原作为夏季草原使用,并没有制定明确的界限。

通俗来讲,就是不管是哪里的牛羊,都可以在混牧区放牧。各地区为使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提高农民与牧民的收入水平,大肆发展草原畜牧业,导致草原退化极其明显。

1.2现有政策对于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相对较少

在我国草原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国家虽然意识到了草原环境保护修复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性,也实施了一批草原保护建设项目并落实了相关的政策,但其总体投资水平相较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实际修复仍显不足,从而导致当地农牧民的生活需求难以满足,大部门农牧民由于收入偏低,仍会选择提升放牧与采集的规模来补充自身收入,从而使草原地区的保护建设工作的开展杯水车薪,难以缓解草原生态环境破坏退化的趋势。

1.3未能建立配套技术服务体系

我国边疆地区草原面积较大,监控难度较高,监管人员习惯于使用较为落后人工探查法检测草原的土地开发情况,草原监理机构中具备较强工作能力、能够熟练使用信息化技术设备的人才较少,人员工作职责不明确,可利用的办公条件较差,导致草原生态保护工作进展限于停滞状态,草原监测站无法发挥应有的提前预警作用,无法发现小规模的滥采、滥伐活动,监管效果不佳。

2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技术

2.1强化宣传力度,推动科普向基层延伸

进一步提升宣传力度,给基层农牧民科普更多关于草原生态保护的知识,以强化其观念。在实际工作推进中,扩大科普范围、完善宣传内容、拓宽宣传渠道、优化宣传细则,推动各项保护措施有效落实。第一,借助现代信息科技,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定期发布与草原保护建设相关的最新咨询、前沿技术、重点措施等。第二,通过微信、QQ等聊天工具创建交流群(组),适时掌握最基本的草原保护动态、实施进展、所得成效等。第三,通过召开讲座、分发资料、张贴宣传单、悬挂条幅等传统宣传手段,使推广工作深入基层。

2.2有计划地封山育林

草原过度放牧现象极为严重,使得草原牧草的生长速度较慢,难以满足牲畜的进食需求,因此,有必要开展封山育林项目。针对草原退化严重的地区,当地政府应采用相应的解决方案,出台相关政策,使山区的植被生态得到恢复。实践表明,在短期内对草原进行围封极具意义,与此同时,较长的围封年限与过度的人为保护对草原资源的发展利用十分不利,长期禁牧会导致火灾的隐患相对突出。

针对长期围封生长良好的草原来讲,可以通过划分区域轮牧与季节性放牧增加牧民的收入。对于牧区严重沙化以及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应坚持全面禁牧与优先保护原则。自然保护区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短期禁牧以及长期划区轮牧的方式,即在下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过程中,对上一轮的禁牧区解禁,转变为草畜平衡区域,由此循环。建立严谨的草畜平衡长效制度,加大后续监管力度,确保草畜和谐,严禁超载过牧。

2.3加强对草原资源的有效集约利用

在对草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传统的草原资源开发模式进行更改,使原本的无视草原资源本身价值,对草原资源进行粗放利用的方式转变为对草原资源的有价集约利用。在这个转变的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解草原资源本身存在的价值。在我国,草原资源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没有价值的物质,而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草原地区畜牧业的过度发展以及垦草为农现象的泛滥,进而导致了草原资源与草原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只有确认草原资源价值的存在,并且建立相关的资源价格与价值制度,才能改变我国草原资源利用过程当中影响草业、畜牧业与加工业等行业发展的传统理念,进而推动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

2.4提升执法水平,强化监管力度

草原执法监督是草地资源建设与保护的重要内容,监理机构作为草原执法监督的权力机关,其工作开展的有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草原建设的实际成效。因此,应提升执法水平,强化监管力度。首先,抓草原管理工作。拟定草原生态优化措施,多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草原生态建设。其次,抓行政执法工作。督促农牧民肩负自身职责,强化生态观念,禁止随意采、挖、牧等行为。其三,抓技术服务工作。普及草畜平衡知识,推广草畜平衡技术,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帮助农牧民解决畜牧生产中有违草原生态保护的各种问题,严格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和法律规定,做好引导、管培和科普,给农牧民更多放牧建议和生产指导。

2.5增强当地农民和牧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当地农民和牧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比较薄弱,甚至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被破坏后对自身的影响,所以一味地索取,使得当地的草原重负难堪,进而出现了祁连山草原退化、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现象。因此,当地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和牧民的法治宣传,让当地的农民、牧民懂法知法,不触犯法,让他们认识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促使他们主动爱护草原围栏等基本保护设施,有效推动当地植被的恢复。应禁止一切会致使生态系统功能减弱或退化的人为行为,引领居住在保护区中的群众逐渐按序转移,降低生态环境的压力。开展换地搬迁等保护生态的移民工作,对生活在中心地区、缓冲地区的农民牧民实行全村、全组换地安置。对于已经迁出的地区,使用生态治理和自然复原等手段实现生态恢复。

与此同时,在明确当前状况、掌握政策的前提下,强化对国内相关部门的链接汇总,加大支持力度,对进行综合性治理规划,确保更多政策、项目、资金有本质上的突出进展,侧重跟进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保障综合检验区的建立,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在国家政策检验中的地位,保证草原生态环境得到高效的改革与治理。

除此之外,要科学、快速、精确地审定草场的可载畜牧数量,严格遵守草原禁牧与粮草畜牧之间的平衡法律条款,逐年清点减少超核载畜,坚持开展生态迁民移居工作,减少人为活动,明令禁止牧民过度放牧,利用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再利用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生态环境的改善。

结语

在我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对于草原环境的保护、修复与利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采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修复与利用的措施,才能更好的实现对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彦东.新时期草原保护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1(7):228-229.

[2]钢花.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确保草原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8(18):210.

[3]喻文虎,张贞明,王红霞.甘肃草原保护与建设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2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