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胆脂瘤采用耳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中耳胆脂瘤采用耳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龙志清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423000

摘要:目的 对中耳胆脂瘤采用耳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本研究选择以及分析了2017年12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本院当中进行了中耳胆脂瘤型的46例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地分成了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对照组的患者使用显微镜改良乳突根治手术,观察组的患者使用耳内镜手术,对比两个组别中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 对照组中患者治疗效果差于观察组中患者,组别中数据对比后存在意义(P<0.05)。对照组中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中患者,组别中数据对比后存在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中耳胆脂瘤患者时,对其使用耳内镜手术具有显著的效果,患者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耳胆脂瘤;耳内镜手术;不良反应

中耳胆脂瘤是当前临床当中较为严重的一种耳科疾病,患者中耳脱落上皮将会不断堆积,逐渐向周边进行扩大,进而对相近骨质进行破坏,甚至会对患者的血管以及神经进行破坏,麻痹患者的面神经,也有可能会扩张至患者的颅内,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在临床上,一旦患者确诊为中耳胆脂瘤应尽快马上对其实施手术,进而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1]。常规性的显微镜改良乳突根治手术治疗方式虽然不会对患者的听力造成影响,但是患者术后存在非常大的并发症发生概率,需要承受比较大的痛苦。耳内镜技术的发展给予了胆脂瘤型中耳炎新的治疗思路,大大提升了临床当中的治疗效果[2]。本文正是基于此,选取了2017年12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本院当中进行了中耳胆脂瘤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主要的对象,对中耳胆脂瘤采用耳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具体的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以及分析了2017年12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本院当中进行了中耳胆脂瘤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地分成了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对照组中有男患者12例,女患者11例,年龄在27岁至59岁间,平均年龄为(43.52±4.36)岁。观察组中有男患者10例,女患者13例,年龄在25岁至59岁间,平均年龄为(42.75±4.19)岁。两组当中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后无意义(P>0.05),可实施进一步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使用显微镜改良乳突根治手术,手术方法为: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在其耳后做一切口,对患者耳道皮瓣进行分离,乳突轮廓化,清除干净患者的病变组织,对患者听骨链进行重建并且对其鼓膜穿孔位置进行修补。观察组实施耳内镜手术,手术方式为:选择适当的筛区入路,在乳突表面使用切割钻对骨皮质进行打磨,其位置处在前至骨性外耳道后壁位置,上至颞线,下至乳突尖,将浅层乳突气房充分暴露。完成上述操作之后,将外耳道后上三角区的气房鼓窦磨开后采取内镜对患者乳突腔和鼓膜穿孔情况进行检查,依据检查情况选择是否实施鼓膜扩大、磨低面神经鞘等操作。同时,为了更加充分的暴露鼓室,对外耳道后壁进行磨薄,仔细清理鼓鼓窦的病变组织,根据患者的病变组织情况实施保留骨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0度耳内镜经患者外耳道置入,在距鼓环约6cm处将外耳道下壁及后壁、上壁皮肤环形切开之后,将皮瓣分离,当患者锤骨柄及出鼓环游离之后,再将皮瓣向患者耳道前壁部位推移,0度耳内镜下清理上、中、下鼓室胆脂瘤及病变组织,患者胆脂瘤在其后鼓室,30度耳内镜下清理后鼓室胆脂瘤,重建听骨链,取耳屏软骨修复缺损的鼓膜,术中保留外耳道后壁,实施类似完壁式中耳乳突根治术。为了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在进行手术后需要对其实施抗生素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进行治疗后所有症状完全消失,鼓膜恢复至正常情况为显效;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症状出现积极的改善,病情情况有所恢复为有效;患者进行治疗后症状没有得到改善,依旧存在病变情况为无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本项研究中数据的处理软件为SPSS21.0统计软件,P<0.05说明数据对比有意义,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检验方式为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中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中患者治疗效果差于观察组中患者,组别中数据对比后存在意义(P<0.05),详细数据情况如下表1。

表1两组中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3

对照组

23

x2

-23

-

-

P

-

-

-

-

2.3两组中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中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中患者,组别中数据对比后存在意义(P<0.05),详细数据情况如下表2。

表2两组中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组别

例数

恶心呕吐

眩晕

术后耳鸣

总发生率

观察组

对照组

x2

-

-

-

-

P

-

-

-

-

3讨论
中耳胆脂瘤主要是因为中耳以及乳突中生长鳞状上皮组织所导致,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病理有着一定的差异

[3]。患者患病后常常会出现听力降低、内耳流脓等等症状,当前中耳胆脂瘤的治疗方式, 主要有中耳乳突手术、保留外耳道后壁的完璧式乳突根治术以及不保留外耳道后壁的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等,这类手术的实施期间手术的创口比较大,存在安全性低以及并发症较多的情况[4]。耳内镜为耳鼻喉内窥镜,属于耳鼻喉科当中所使用的光学设备之一,其在临床治疗方式可以详细检查患者的咽喉以及鼻腔等等位置,同时能够直观地观察以及处理患者的病灶情况,在治疗的过程中具有比较好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在对各类耳鼻喉患者实施治疗期间,具有比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5]在本研究当中,对比两个组别中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出现率之后发现,对照组中患者治疗效果差于观察组中患者,组别中数据对比后存在意义(P<0.05)。对照组中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中患者,组别中数据对比后存在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中耳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使用耳内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好。

总而言之,在中耳胆脂瘤型患者时,对其使用耳内镜手术具有显著的效果,患者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扬.耳内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0):160.

[2]王少锋,胡玉强,王娟,等.耳内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3):113-114.

[3]秦梦瑶,吴学文,龙梦琦,等.中耳胆脂瘤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乳突根治术中面神经裸露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20,26(1):32-36.
[4]李湘宇,童钊君,胡中南.乳突根治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及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21):119-120.

[5]田琳.耳内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0):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