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设施投资项目绩效评价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市政设施投资项目绩效评价问题及对策

崔晓东

中交一公局西北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市政设施工程建设需求不断提高,市政建设投资体量规模也在不断加大,如何保证市政设施投资得以有效应用就成了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绩效评价这一资金管理方式入手,针对市政投资项目中的绩效评价问题加以研究,并切实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助推市政设施工程建设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市政投资项目;绩效评价;问题与对策;

引言:长期以来,市政设施工程项目就是建筑项目的主要类型之一,针对市政设施工程项目的研究从未停止,国内研究学者针对其开展了多项研究,并切实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但根据本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发现,目前针对市政工程的研究多集中在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方面,却鲜有人从投资视角对绩效评价与管理活动开展研究,基于此,本文围绕市政投资项目开展的研究具有一定创新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市政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防控不到位

风险预控不到位是比较常见的绩效评价问题,该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前期管理工作不扎实,很多建设单位都只关注到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投资风险,却没有认识到项目开始之前也存在诸多风险问题,这是导致投资项目风险预控管理成效不佳的关键问题之一。

第二,建设过程中项目变更手续不完备,部分企业为赶工期,常常不等手续审批完成就开始施工,这就导致其项目合法合规的审批手续不完备,经常出现手续缺失的问题,而没有做好手续管理,就很容易出现合同纠纷和法律纠纷,进而影响工程建设成效与工程收益。

(二)绩效管理意识薄弱

绩效管理意识薄弱也是导致绩效管理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建设单位对绩效管理的认识都存在偏差,其只认为绩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却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其实是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开展绩效管理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团队的工作,而应当由项目内的各部门及团队协同进行。由于建设单位对绩效管理理解存在偏差,这就导致除考核管理部门外,其他部门对绩效管理的积极性都不高,甚至有些部门会对绩效管理持抵触心理,认为其增加了自己的工作负担,面对绩效管理部门时会隐藏信息,这些都会严重影响绩效评价与管理成效。

(三)监管力度不足

在绩效评价实践中,常出现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进而导致绩效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严重影响市政投资项目绩效管理成效。具体而言,绩效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要开展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本质上是项目管理的一部分,然而很多建设单位将绩效评价和项目管理划分开了,其认为二者是独立的工作,这就导致其只对各部门进行了绩效评价,在评价之后却没有对各部门实行奖惩措施,进而导致各部门对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不断降低,绩效评价也无法发挥其监管作用了[1]。还有一些建设单位虽然配备了相应的监管制度与奖惩措施,但却因监管人员专业性不足、监管队伍工作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监管措施无法落实,绩效评价的实效性不断降低。

二、解决市政投资项目绩效评价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项目风险防控意识

要解决风险预控不到位的问题,建设单位就应加强其自身项目风险防空意识,建立完善的投资风险预防与控制体系,通过对项目投资风险的有效控制来解决绩效评价中的突出问题。具体而言,建设单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项目风险防空意识。

首先,建设单位应完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其应当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第一,对投资风险的管理。对投资风险的管理主要包括对风险源的识别以及后续的报警和处理工作,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风险源的识别,如何采取合理的手段来保证对投资风险的全面检测是管理人员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第二,对风险管理制度与措施的制定和确立。仅仅是识别和处理风险隐患是不够的,市政投资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数不胜数,而人力资源却是有限的,以有限的人力资源不可能在第一时间解决所有的投资风险问题,这时就需要有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作为指导,同时又有高效的风险应对措施作为依靠,才能对风险问题进行有效地处理与防范。第三,对违规人员违规行为的管理与惩戒。人为因素是造成投资风险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要保证市政投资项目的有序运行,建设单位就必须对项目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对违规行为予以严厉处罚,以使投资项目管理措施得以有效落实。

其次,建设单位还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前期准备与管理工作同样是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项目施工开始前就存在诸多风险问题,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也会影响到后续的项目施工。因此,建设单位必须加强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合同管理,要保证该项目合理、合法、合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赚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最后,建设单位还要做好工期管理。很多建设单位对工期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这是因为市政投资工程的规模普遍较大,其建设周期漫长,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意外因素影响工程周期,而在以往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到技术限制,建设单位设置的进度计划也不完善,经常会出现工期延长、进度计划不达标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就使得建设单位对工期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然而在当前环境下,工期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工程延期已经成为一个极重要的项目投资风险,会严重影响项目收益,因此建设单位必须加大对工期管理的重视程度,建设专业化的进度管理队伍,做好对施工进度与施工周期的管理。

(二)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意识

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是解决绩效评价问题的关键。具体而言,建设单位可以从绩效评估机制建设与奖惩机制建设两个角度入手:

首先是绩效评估机制,该机制要是量化的,可操作的。其要遵循可操作性原则,不能再采用以往的宽泛的评估标准,而是要针对市政投资项目中的各项工作进行打分,并综合所有分数对各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评估,给出一个具体的分数,并可以针对该分数进行深入拆解,使有关部门和团队明确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以便进行后续的优化与改革[2]。同时,量化的评估机制也有助于对该机制的优化,随着项目绩效评价需求的变化,评价主体也可以对该机制内各部门权重进行调整,以提高绩效评估机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是奖惩机制的建设,一方面,奖惩必须要公平合理,有法可依有制可循,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所执行,这一标准还需要是统一的,是明确的,以保证奖惩措施的公平性。另一方面,奖惩必须是分明的,即奖励是奖励,惩罚是惩罚,不能因为该部门某一方面做得好就忽略其做得不好的地方,奖惩分明可以保证绩效评价与管理的全面性。

(三)加强对责任单位的监管力度

要实现对责任单位的有效监管,监管主体应采取以下两点措施:

第一,责任单位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即责任单位必须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与责任范围,并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划分各岗位的职权范围,并将岗位名单上交至监管单位,监管人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各岗位进行有效监管,当某一岗位绩效评价结果低于标准线时,监管单位也可以直接追责个人,以此来实现奖惩措施的有效落实,保证监管力度与监管成效。

第二,要积极解决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对于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不能将惩罚责任人作为解决途径,问题出现了,一方面是因为责任人的失职,其没有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或上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问题确实存在,建设单位应正视问题,积极开会解决问题,要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绩效评价与管理的根本目的,而不应以惩罚责任人为绩效评价的终点。

结论:综上所述,绩效评价在市政投资工程项目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是实现项目建设有序高效完成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证市政投资合法性与真实性的根本举措。基于此,本文针对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加以分析,进而围绕其问题提出加强项目风险防控意识、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意识以及加强对责任单位的监管力度等三点具体建议,围绕本文提出的建议开展绩效评价与管理模式改革,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成效,为市政工程建设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学腾.基于四元主体利益目标视角的政府投资基金绩效管理机制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07):106-108.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22.0354.

[2]王辉.政府投资基金绩效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9(33):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