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坪山区河道管理工作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3

文本框 1 

深圳市坪山区河道管理工作的思考

 ,聂勤星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水务局

摘要:河流是水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其排洪排水的标准要求也是最基本的。充分利用河道的自然生态特征,为水体提供健康、良好的生存环境。当前各地河流治理中,显然存在着以防洪防泄、轻生态保护为主的问题,本文从当前河道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入手,围绕建立河流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正确的河流生态治理途径。

关键词:深圳市坪山区;河道管理;环境污染;生态保护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河道在城市化建设中被占用、填埋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河道造成严重的损害。总之,由于有关部门缺乏对河流的管理,导致了河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要强化对河流进行有效的治理,就需要通过生态治理,对河流进行生态环境治理,以保证河流的可持续发展。对河流进行生态治理,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使农业得到合理的灌溉,使农业得到最大的发展。另外,对河流进行生态治理,可以改善水质,保证生物多样性,从而达到对人类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一、深圳市坪山区河道的基本概况

坪山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830毫米,自然地形主要为浅丘陵和盆地,河道属于山区性雨源型河流,非汛期及无降雨时段,河道内径流量少,尤其是无山水汇集及生态补水的河道,汛期降雨时段河道水位高,陡涨陡降。辖区内有龙岗河和坪山河两大流域,坪山河流域面积129.4平方公里,龙岗河流域坪山辖区面积35.84平方公里。辖区内河道共计31条,总长96.71公里,按管理主体分,市管河道2条(总长16.73公里),区管河道29条(河长79.98公里);按流域分,坪山河流域21条,龙岗河流域8条。

自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坪山区开展了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以防洪治理、水质改善、生态修复三大工程措施保障了一是河道按规划设计防洪标准防洪达标;二是建设沿河截污管网及岸上排水管网正本清源雨污分流,保障了无污水直排入河;三是对河道管理范围线的生态景观进行完善,并结合实际设置便民设施,提升河道的景观效果。

二、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河道管理工作。

(一)较单一的安全管理向以水质达标为核心的综合性全方面要求转变

十二五期间,深圳市河道管理工作逐步实施市场化管养分离的模式,受制于起步阶段河道的基础,河道管理工作以较单一的安保巡查(发现制止侵占水务用地、非法施工、倾倒、倾占等行为)、保洁、绿化打草为主河道管理方式,随着十二五到十三五期间的河道综合整治、生态文明建设,河道管理工作,开始由较单一的面上管养延伸以断面水质考核、附属设施的便利性、亲水近水、环境面貌的提升、市民的满意评价度等综合性全方面的要求。

(二)水务部门单一管理到河湖长制有名有实的齐抓共管转变

早期河道的功能以排水为主,社会方面,城市管理的重点、经济生活发展、市民对社会环境等侧重关注点未在河道;水务管理方面,深圳水务部门河道管理机制体制方面尚在建立健全中,尤其是机构改革成立的新区,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范围广,体量大,管理在人员欠缺等多方面的问题,多方面因素导致水务部门在摸索阶段较单一的开展河道日常管理。随着坪山区2017年印发河长制方案,明确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河长体系,21条河道有自己的河长;2018年按照省市要求印发湖长制方案,将辖区内所有水库山塘272处小微水体纳入湖长体系,水库确立三级湖长,山塘、小微水体确立街道、社区二级湖长2019年实现河长制从有名到有时的转变2021年进一步提出河长制要有名有实有能。河湖长制在加强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六方面明确了具体的工作要求,河道管理从水务部门较单一的行业管理为主,提升到了区政府挂帅督促河道的管理和治理,全区各职能部门全动员其参与河道管理的高规格状态转变。

(三)从以个人意志的粗放型管理到以制度精细化管理转变

早期河道管理工作在无专职机构、专业人员欠缺的情况下,大部分均由一名工作人员承担行政和日常管理,存在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角色,以个人意志管理,且管理上存在漏洞,无法抓实抓细,现场管理水平提升慢的弊端。随着机制体制完善,河道管理在机构和制度层面不断完善,顺应发展需求。一是专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坪山区2017至2019年间不断实施机构改革,成立专职的河道管理机构承担日常管理工作,并配置专业的技术人员,形成了水行政主管监管-管理单位日常管理-专业技术单位日常管养的河道管理模式。二是完善日常管理制度,2017至2020年期间坪山区编制了《坪山区水务局2020年河道水质达标工作方案》、《坪山区水务局重点河道问题排口整改工作方案(试行)》2项水质保障重要制度,《坪山区河库等水务设施管养项目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坪山区河库等水务设施管养工作负面清单》等4项综合运管方面考核验收制度,《坪山区水务管理中心清单计价资金使用管理制《坪山区水务管理中心涉河建设项目日常检查制度》等7项内控制度,以制度不断规范

河道管理工作,实现了以管养服务合同和制度来压实倒逼精细化管理。

(四)市民以信访投诉为主到主动加入参与到河道管理的转变

市民高度参与城市管理一直是深圳特色,深圳政府部门也非常关注民生及舆情,早期河道管理工作市民多以通过信访投诉向政府部门反馈市民角度看到的河道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从2017年7月坪山区在全市率先组建“河小二”护水志愿者服务队通过由政府部门组织、群众志愿者共同参与的护河协作联动机制,强化志愿服务的基层抓手作用,实现群众巡查与政府监管的无缝衔接,政府推动、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常态化爱水护水志愿服务工作格局具体工作上一是在全力打造护河志愿服务的专业化队伍上,通过定期组织开展“河小二”岗前培训,实地参观邀请水务专家做主题演讲、组织座谈会等方式,熟练掌握巡河工作流程和方法做到“能发现、会识别、善宣传、懂应对”。二是在规范巡河护河流程上不断总结沉淀护河经验坪山“河小二”逐渐形成坪山独特的“一看、二、三拍、四传”护河“要诀”。三是成效上,“河小二”全年无休巡河护河,营造了全民支持护水、参与护水、监督护水的良好氛围的同时,坪山河呈现出了清风碧水,鸟语花香,鱼翔浅底行走一派和谐、恬静的自然景观至2020年底,坪山“河小二”义工志愿者数已从成立之初的50余名增加至千余名,为全市创新志愿者河长制提供了“全社会动员、全过程参与、全流域巡护”的坪山经验;坪山区“河小二”志愿者代表唐治红被评选为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全国“最美河湖卫士”、广东“十大最美民间河长”等荣誉称号深圳市唯一获此荣誉的义工)。

三、十四五初期河道管理现状

(一)精细化管养管理持续发力

一是大力推进水务管养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日益明晰管养责任,逐步提升管养效果,修编管养绩效考核和负面清单办法,为日常管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结合《深圳市水库管理养护规范(试行)》和《深圳市河道管养技术标准》,重点推进河库标准化管理,形成河库管养专业化运维长效机制。二是严抓项目工作跟踪、监管、督办和考核,通过会议督办、现场巡查、通知传达、扣款问责等方式进行严格管理。召开管养工作专题会议,会商推动解决紧要问题和卡脖子问题等;开展常态化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并及时整改安全生产隐患。

(二)进一步加强水环境质量保障工作

一是提升完善可预警、可溯源、可应急水质达标保障机制,立足全区,加强各部门、各水质监督管理监测单位联动工作;二是升级水质分析方法,从定性分析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度,提升溯源排查、应急处置能力,并开展了主要河道及排口降雨期间监测工作;三是强化全流域涉水工程的监管,一方面是监管工程上延到全流域的工程,从原仅关注涉河道的工程到对岸上涉排水管网的工程监管,另一方面是管理主体齐参与,管理单位严格按照审批批复的方案开展监管工作,无审批批复原则上不得允许开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日常行政检查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从水务部门做单方面单一管理措施延伸到全部涉水管理主体多思路举措的管理模式,保障水环境质量

)积极开展各亮点、民生工作

结合市民实际需求及周边开放度情况,在有条件的区域设置便民公厕、遮阳棚、便民坐凳等,提供民众休闲游玩便利,截止2022年6月,已设置开放便民公厕11处,遍布在坪山河上中下游各段;通过强化日常管理,大幅提升河道的环境面貌,获得周边居民一致好评;定期分析市民历史信访件,提前谋划部署,提升管理水平,并加强与市民的交流沟通,及时第一时间办理市民关心的事件。

)加强队伍组织建设

一是内部集中学习。组织内部员工通过集中学习相关政策法规、技术规范、各级主管部门相关明确要求等,并开展现场培训,提升实际运用能力,提高队伍业务水平;二是加强向外学习、对外交流。借鉴他山之石谋划坪山方案,组织与全市各兄弟区、市管河道管理单位及全国省内优秀的河道管理单位交流学习。

四、下一步的工作思考

(一)进一步推行水务设施流域化精细化管理

河道作为整个流域的最终末端载体,其管理工作与上游的水库、湿地、排水管网等水务设施密不可分。坪山区目前已经将河道、水库、排水管网打包一体化管理,但湿地、调蓄池、碧道等其它设施仍分开运营。建议下一步以河长制管理机制为主导,将全流域水务设施管养工作有机结合,集运行调度、管养维护、工程检测、大坝位移监测、排水户管理溯源、信息系统维护、水文等资料整编分析以及相关技术服务为一体,实现交钥匙的管理模式。即政府只需要面对一家单位,就可以实现全流域水务设施管理,大大提高运行效率。

(二)推进水务设施全过程管理新模式

深圳市现行河道管养标准因建立时间较早,已不满足新形势下的相关标准要求。一是深圳市水务局编制《深圳市河道及水工设施管理养护预算支出标准》为契机,立足河道管养工作实际业务需要,发挥河道管理主体责任,在下一阶段的管养项目中全面统筹考虑管养全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工作内容,不仅要满足最低的规范标准,还要考虑一切可能发生的相关费用,将预算做足做够。并在招标过程中明示低价中标的风险,加强后续监管考核,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同时强化淘汰制,管养效果差、履约评价不良的企业坚决淘汰出坪山水务设施管养市场。二是坪山区本底条件相较于其他各区要好很多,下一步应该把管养项目不光是定义为请保姆的性质,而是应该着眼于找管家的高度,真正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服务,切实有效地为政府减负。

(三)大力推进科技化、智慧化管理

科技化管理的本质是精细化管理。目前深圳市各区各部门都在提智慧化管理,但仍然存在一是信息资源缺乏深度整合,共享程度低,已建的水位、降雨、流量、水质等各类站点采集的信息,由于缺乏统一标准规范和设计,导致各类监测信息分散在不同业务部门,形成数据割据和信息孤岛;业务系统缺少统筹规划,应用深度不够,已建应用系统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数据信息处理还停留在采集和基础分析层面,智能预报、智能预警、智能调控、智能决策等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基本空白。

下一步从管养项目立足,开发建立坪山区水务设施智慧管理系统,着重于从全流域、全周期、全要素进行系统性管控,从人员、设施、涉水工程项目、流域水情工情对全流域进行统一、全面、整体的系统性管理。建立全部涉水要素基础资料档案库,完善健全流域信息、设备设施信息管理,从传统纸质业务相关资料及流程向信息化转变,解决查阅难、统计难、实时性差等问题。

(四)进一步扩大公众对水务管理工作的认知及参与

除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及“河小二”外,大部分公众对于目前坪山区的治水提质及水务管理工作的认知还比较模糊,仅看到项目实施过程中热火朝天的表象,不清楚也不理解政府目前的水务管理理念和目标。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可以通过工程建设来实现,专业负责的管养队伍只是一个基础,但要实现河道的长治久清,需要社会全员的保护意识提升与积极参与。

进一步强化组织成立包含河道两岸物业、商家、热心居民在内的河道义工监督队实现辖区内流域内全民参与、全民监督、全民管护的机制。例如可通过沿线设置二维码、社区微信群以及义工队伍等途径及时收集和处理社区居民反映的相关问题,建立河道维护公众号,在公众号举行有奖知识问答等趣味游戏普及环保知识,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

五、结语

水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同时,河道在防洪、排涝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我国政府提出可持续发展政策,并针对河道治理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深圳坪山区要积极落实并针对当地河道的治理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实现当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