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质量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预拌混凝土质量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

楚娟

安徽淮南益生宜居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淮南市  23200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最主要的材料。建筑工程结合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在混凝土施工环节的配比、搅拌、浇筑、振捣以及养护阶段落实具体的技术方案;结合原材料、施工工艺以及现场管控,进行质量管理对策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奠定基础,而且可以进一步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效果。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质量;问题;监管对策

引言

科学进行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管理是使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得以保证的基本前提,要将预拌混凝土生产的每个关键点高效地落实到位,切实提高对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认知水平,把工程项目各项目标尽量控制在相应的合理范围中,既要降低工程投资,又要使工程项目的经济利润得到提高,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得到提高。生产单位必须认真做好建设工程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使各参建方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保证建设工程行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更加稳健地发展。

1预拌混凝土检测的具体工作内容

1.1水泥性能检测

水泥是混凝土拌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硬化过程中,水泥的强度还会发生一些变化。因而,为保证预拌的混凝土质量能够达到采购单位的要求,应加强对水泥原料性能的检测,对性能检测不达标的水泥进行处理,以确保混凝土强度、抗压以及收缩等性能良好,达到塌落度规定标准的要求,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压性能。

1.2粗细集料检测

粗细集料的级配和质量的高低同样会对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造成影响,因而在进行检测工作时应加强对粗细集料的检测,严格控制采购环境,制定原料准入制度,加强入场管理,确保采购的粗细集料级配与规格合理,粒径、压碎值及含泥量等各项性能均符合规定标准。

2影响预拌混凝土性能的因素

2.1水泥及其混合材

水泥是一种具有活性的粉状胶结材料,其技术指标或性能参数,相关标准有界定,包括水泥的生产控制指标和产品检验指标。作为真正意义的胶凝材料,水泥是通过材料自身的化学反应形成胶粘作用,有效地将其他颗粒材料粘结在一起,共同承担使用寿命期内的各种荷载和不同环境条件下耐久性要求的作用。由于形成胶凝体的水化颗粒反应是由表及里进行的,28d熟料的水化深度约4μm,一年以后约8μm。所以磨细后的颗粒必须要有不同粒径的分布,至少应该具备数十年能反应的条件。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或是使用者“一知半解”的盲目使用,造成后续结构出现的种种缺陷甚至事故,主要是材料产品性质不稳定或是使用者没有针对所用材料在使用前进行有效的复试检测判定所致。

2.2外加剂计量工艺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混凝土拌合物生产都掺加对拌合物有改善或硬化后的性能有改善的外加剂。高强混凝土生产规定,外加剂应该迟后掺加,目的是有效发挥其分散性的作用。外加剂的主要作用是分散水泥熟料水化时的絮状结构,改善拌合物的流变性,由于我国集料的使用不是要求在饱和面干状态下,在所有材料共同进入搅拌机后,不是饱和含水的材料就会吸附一部分水,这部分水进入骨料的表面孔隙或裂隙中,不会参与水泥水化,所以我国实际水灰比的意义是总水量下的水灰比,而不是有效水灰比。当然也会因为骨料吸水的性质不一样或不稳定,造成统计出来的水灰比与强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不稳定。另外非饱和面干的材料不但吸附水,同时还会吸附液体外加剂中的固体成分,尤其是骨料开口孔多且大的颗粒,在输送拌合物过程中受到泵压力的作用更容易被“挤进”而出现泵损的现象,给施工造成困难。

3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要点

3.1预拌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和存放管理要点

对于预拌混凝土而言,针对其原材料,需要严格把控好生产过程中的材料质量,如果质量存在问题,将会使得预拌混凝土各项性能难以达标,故而,在采购原材料时,要严格查看产品的质量合格书。如果预拌混凝土材料采购进场,就要严格依据要求做抽查和检测,使得材料质量达到施工要求目标,进而可以及时使用。采购完原材料后,就要将运输环节把控好,当材料进场以后,一定要让专业人员针对其进行相应的质量测样,若发现质量不达标准,要在第一时间将其退回。另外,材料进到生产现场以后,还要重视对其的储存措施,将其进行分类并做好相应管理,预防其性能受到影响,也预防其丢失或者破损的现象发生。

3.2预拌混凝土的生产管理要点

在决定混凝土、原材料投入量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某些技术时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我们必须要保证操作模式能够很好地满足某些要求,在其他环节明确特定混合比例。在检查阶段,必须要保证检查内容满足相关要求,更为关键的是,在选定了原材料之后,必须要确保生产时所使用的每一种材料都符合条件。编译阶段,每一个操作条件,都会被详细记录在编译文件里,保证正常操作,同时,结合实际配置文件、特定材料要求对实际记录有一个非常深入的理解。在设备应用阶段,要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原材料合理供应、混凝土运输通畅等。原材料供应方面必须要有保障。结合生产设备的种类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对随后建设现场准备阶段也要求以此类推和进行相应的选择。

3.3检测预拌混凝土质量要求的强度

(1)预拌混凝土是一类较为特殊的混凝土,与传统混凝土相比,预拌混凝土的强度规律和表层硬度较为不同,其砂率和掺和料都远高于传统混凝土,故需采用适合预拌混凝土实际情况的检测方法。常见的检测方法有破碎法与非破碎法,但无论何种方法都要遵循操作规范。(2)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都会对强度检测的结果产生影响。因而,预制混凝土供应单位应打造一支业务能力优秀、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检测团队,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训练。并要求检测人员严格按检测规范进行操作,不得将经验作为标准,以保证混凝土质量检测的科学性。

3.4控制预拌混凝土质量要求的塌落度

塌落度是反应混凝土质量的最直接指标,只有塌落度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才能在后续工程使用中发挥作用。因此,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工作应将混凝土强度与塌落度的检测放在重要位置。①在供需双方交接货时,检测人员应对预拌混凝土进行塌落度落度与强度检测,以确定预拌混凝土的质量。但塌落度与强度两项质量的检测时间存在差异,塌落度检测可在20min得到检测结果,而强度检测需要在28d后才能得到检测结果。如何减少时间差对供需双方的影响较为关键,具体可通过严格遵循偏差允许范围和配合开展二次质量检验的方式来化解双方的尴尬与纠纷。②严格遵循塌落度偏差允许范围。结合GB/T14902-2003规定,在采购合同上明确塌落度允许范围,避免出现推诿与纠纷。③实施二次检验。在塌落度的检测工作中,检测结果会受到检测次数、方法及设备的影响,若在一次检测后发现混凝土塌落度不符合项目规定,应及时开展二次检验。

结语

综上所述,现在的建设工程预拌混凝土生产中投资数额大,技术要求高,影响因素复杂,而且,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目标的实现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科学进行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管理是使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得以保证的基本前提,要将预拌混凝土生产的每个关键点高效地落实到位,切实提高对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甘连周.浅谈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J].低碳世界,2019(4):332-333.

[2]佚名.浅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J].中华建设,2021,163(1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