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维修养护工程管理措施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堤防维修养护工程管理措施及建议

赵阳,谷川,郭毓博

开封第二黄河河务局,河南 开封 47510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堤防工程的建设也在不断地发展,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随着我国堤防工程建设数量的日益增加,对堤防进行维修养护将显得日益重要。在堤防建设完成后,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维修养护,不但会对堤防施工单位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影响,而且还将对社会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为此,本文将基于堤防维修养护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优化建议。

关键词:堤防工程;维修养护;相关问题;改进对策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堤防修建和管理工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其维修养护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效果。在维修养护中,由于涉及到的主体较多,影响维修工作质量的因素较多,由此将使得维修养护工作的难度随之增大。此外,近几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河道的治理,并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大量的工作,因此,维修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目前我国堤防维护与维护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由此使其更好地凸显堤防维修养护工程管理的整体效果。

2 河道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法律依据

为了有效优化堤防维修养护工程管理工作,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的法规和办法,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然而,在实际维修养护工作中,政策文件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不明显,特别是维修养护工作的内容缺乏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由此将使得维修养护工作的成效相对较差,同时也使其执行路径缺乏法律依据,进而影响堤防维修养护工程管理的整体效果。

2.2 维修养护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堤防维修养护工程管理长期投资缺乏长效机制,且投资总量制约问题十分突出。有关法规规定建设和维护的有关收费标准,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收费难以实现,同时也难以对所有的堤防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进而使得堤防工程管理在缺乏充足养护资金的情况下难以优化建设管理效果。

2.3 专业人员不足

在实行管养分开的改革措施以后,需要根据当前堤防工程的实施情况,以维修中心为主体,以企业经营为主,逐步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但在具体运营期内实现管养分离也使得养护的市场效益难以得到提升。大部分的一线工人都是管理者,大部分的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知识,又缺乏资金的支持,使得管理部门的维护和保养职能逐渐弱化。目前,在具体的堤防养护养护工作中,堤防维修养护工程管理工作人员出现工作积极性低、养护技术水平低的状况。此外,由于堤防维修养护所使用的设备存在损坏或质量问题,致使堤防维修养护工作的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3 河道堤防工程维修养护改进对策

3.1 完善法律规定与相关体系

目前,维修养护工作要做到有法可依才能实现更好地运行,由此将需要根据有关的法规,对其进行调整和优化,并根据其制定的实施细则,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堤防维护法律制度。在法规层面,有必要对不适合当前环境的内容进行适时的修正和调整。堤防工程同属线型项目,其施工和管理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堤防工程管理法规相对成熟、较为完善,在立法思路上也较为明确,因此可以参照堤防工程养护法规,根据其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订。在制订相关的法规体系的同时,还要制订有关维修养护的技术规范、考核标准和定额体系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以达到从经济、技术等多方面改进维修养护制度的目的。水利部门要根据相关制度的内容,制订相关的法规,完善各项技术规范、考核标准、定额制度等,从经济和技术角度进行完善,使堤防养护维修技术规范的建设与完善,并使堤防养护维修技术规范适用于水利部门的考核规定内容。

3.2 完善内部体系建设

通过建立项目执行团队、工程部监理团队等多层次的维修养护团队,通过多层次的养护管理,确保项目的整体维护和管理技术水平。每月一至两次的巡查和管理,针对各类施工项目、进度、质量落实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并对相关的养护工作质量进行评估,确保养护工作的规范化。不断提高工程工作的整体水准,以提升维修工人的工作状态,按季度进行项目质量评价,其评价结果直接与奖金、工资、职称等有关。

3.3 强化经费支持

近年来,我国水利事业的管理体制不断地进行改革,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目前,按照分级制度的推进,推动运行机制的根本变革,深化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真正落实公益性和经济性的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工作中,要明确产权和使用范围,切实履行管理和维护的主体和责任,为公益性的小型水利项目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同时以社会化、专业化的方式,提升水利项目的整体效益。

3.4 改善养护管理模式

要不断加强水利建设中的堤防维护工作,就需要突出精细化、全面性。

(1)要不断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和上岗资格等方面的管理,并督促有关工作人员主动进行培训和教育。并切实实行全员培训,注重技术考评与相关保障,严格执行资质认证、档案管理等工作。同时,在施工中也要主动实施维修机构和有关的建设,由监理部门着手进行审核和维护,同时针对分部工程、设计部门和分项工程进行管理。稽核维修单位要做好安全工作的自我检讨,并以相关的安全系统执行状况为依据,以确保整个系统执行的成效。

(2)监理单位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监督工作职能,以承包合同为主体,切实优化机械设备、维修养护等多个方面德工作,由此使得维护部门能够切实依据维修方案提升其整体实用性和经济性,进而使得堤防维修养护工程管理效果能够得到优化提升。

(3)需要做好材料方面的监理。在堤防的维修养护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些辅助施工作业,这将会对施工材料的运用效果产生影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工程合同的管理、技术规范、合同内容、原材料保养制度等多个方面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工程材料的采购和使用效益。同时,还要加强对原材料的监管,严格执行台账和试验检查等各项监督管理工作,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验收。

(4)需要做好技术与工艺方面的管理。对技术方案和工艺技术的实施,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一切作业计划都要以记录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对技术资料进行记录和评估,最后对技术资料进行归档。期间还需要根据第一个项目的认识评估标准进行质量评估,为下一步的维修养护提供技术和工艺数据依据。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关键的维修养护环节进行全程化的跟踪调查,全面落实现场组织管理。

3.5 强化宣传管理工作

在堤防维修养护工作中,要依靠管理和维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由此使堤防保持高质量的理念往往难度是较大的。在此过程中将需要利用民众的力量,强化对堤坝工程的高效治理。期间将需要对有关民众进行教育和宣传,使其能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堤防维修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法规,监督他人违反管理制度的情况,及时制止各类违法行为,切实提升堤防维修养护工程管理效果。

4 结语

随着我国水利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对堤防的管理与维护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对其进行管理和维修养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当前堤防维修养护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促进堤防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健,张瑞.河道堤防工程运行管理模式与机制研究——以黑龙江省三江工程为例[J].价值工程,2017,36(14):50-52.

[2]郑宁,梅传贵,陈翔,张语涵.基于集群管理模式的江港堤防水利工程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J].水利技术监督,2022(02):59-6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