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科”融合项目式主题教研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3

双“科”融合项目式主题教研的实践研究

何相荣

东莞市东城教育管理中心     广东省   东莞市   523000

摘要:双“科”融合创新区域教研模式,是科学和信息技术(科技)两门跨学科的深度融合创新的全区域性的教研方式。双“科”融合教学模式是基于TPACK框架改进而来的信息技术(科技)与科学的深度融合。双学科互相促进作用,一方面优化了信息技术(科技)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另一方面增强了小学科学教育的直观性、互动性和趣味性。此教研模式的意义是促进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资源建设,形成了区域内多形式的教研新生态,促使公、民办学校间的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科技)、科学、融合创新、区域教研、教研模式、跨学科、STEAM、深度融合、项目式主题

一、问题提出

1.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2021年各学科最新课程标准都共同提到学科关联建议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科技)课程特有的教学环境优势,以 STEAM教育理念为指导,让学生探究研究和创新创造的意识,培养利用信息技术(科技)解决问题和创新设计的意识和能力。

2.现行学科教研模式的不足

  在常规视导和教研活动中发现,信息技术(科技)教学中更注重技术操作,科学教学中更注重观察实验模仿,仍大量存在浅层次、碎片化、缺少思维品质培养等教学现象。主要体现在:一信息技术(科技)着重于操作技术,只要学生学会操作步骤,注重动手;二是科学着重于观察、发现,实验探究,注重动脑;三是信息技术(科技)与科学不能深度融合,忽略动手+动脑的结合;四是缺乏实际解决生活问题的机会,阻碍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相关概念

双“科”即科学+信息技术(科技)两门学科,与STEAM课程中的S和T是一致的。双“科”融合创新区域教研模式,是科学和信息技术(科技)双门学科跨学科的深度融合创新的全区域性的教研方式。教师层面,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为核心组建骨干教研团队,形成教研专题,提炼教学主张,构建学科研究顶层核心;帮助教师准确地把握信息技术(科技)与科学教学目标,提高信息技术(科技)应用与运用,科学的探究与实践,探究能力和技术灵活动运用,提升老师的创新与创造的能力,教研软实力。学生层面,推进“双“科”融合”学习策略,通过项目式、探究式学习,加强小组合作,拓宽视野,培养动手智创能力,通过PBL创客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STEAM融合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研模式的构建

(一)理论基础

“双“科”融合”教学模式是基于TPACK框架改进而来的信息技术(科技)与科学的深度融合,它包含三个层面:1.“双“科”融合”继承了STEAM课程的科学、信息技术(科技)的课程基础,所有的教学前提是来源于此课程的设定与开展;2.“双“科”融合”是信息技术(科技)与科学的深度融合,既有科学学科的知识内容,又有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支撑与信息技术(科技)学科的知识内容的叠加,更有教师主体引导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调度,彼此融合相辅相成;3.“双“科”融合”更是师与生的教学相长,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现知识的内化,建立自我认知体系,在课堂中自主合作学习,积极探究创新智造。基于三个层面的教研模式一定会带来教学的提升,学习的有效。

(二)双“科”融合模式

1、构建模式。制作教研小组,把全区的公办民办学科一对一结对,三对为一小组,每组以骨头教师为组长;每次活动以一所学校双学科展示现场课例,课例以同一主题进行集体备课,课后双学科共同评课议课;一所学校展示,其它五所学校作为小组成员来现场听课,其余学校在线同步观看直播;评课议课以小组现场接龙进行,各抒己见以学科的小组长小结,区教研员归纳总结。

现场课例是载体,集体备课的主题是关键。双“科”融合的主题可以基于教材的一节课,也可以是基于大单元的项目式学习的两节课。以学校集体备课商定,我们把它叫作“双科同题”或“双科同元”,科学与信息技术(科技)两个学科共同上一个主题或单元的课。

2、关键确定主题

(1) 求同存异。两个学科有很多不同点,不同点不可忽视,比如每个学科的研究方向,师资构成等。由于这些差异,在商定一个共同主题的过程中,不同的人对同一主题有不同的看法,我们采取“求同存异”的原则。

(2) 抓大放小,组内互助。 双学科是因为有着共同的专业发展方向而组成的一个专业团体,确定主题过程中突出研究“大概念”,抓住核心知识关键点,重视学科之间的分享与交流,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

3、对双学科互相促进作用

(1)优化信息技术(科技)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信息技术(科技)的教材教学内容有着地方性的局限,与科学融合后,可让学生更贴近校园、生活事件,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如学生已经通过学习科学课《小浮板》,对浮力有一定的了解,为了加深对不同材料漂浮力的理解,接着让学生通过编程完成科学实验中浮力的模拟仿真以及制作防溺水安全教育小游戏。

增强学习自主性,挖掘科技创新潜能。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构建学习知识伴随性的掌握信息技术(科技)的技术和素养。通过主题性活动,掌握科学课堂教学知识,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充分挖掘小学生科技创新潜能。

(2)增强小学科学教育的直观性、互动性和趣味性。

双“科”融合后,利用信息技术(科技)融合教学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性更加明显,师生互动更加密切和频繁,极大地促进了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在网上多找一些课堂资料,或者在课本提供的小学科学实验之外多找一些有趣的小实验等等,极大地丰富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探索书本以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课后对学生提交的解决方案进行及时的批阅。如老师针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组成它的材料有关”问题与学生展开了探究,小结环节中还使用了plicker工具,实现了即时反馈的现场监测。

基于互联网的小学科学教学课程知识更新快,内容更新丰富,尤其是视频课程、实验内容。如老师在讲授浮力一课,老师采用了仿真实验,先以仿真实验让学生初步感受,接着带领学生通过做实验比较不同的材料的漂浮能力,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增加了学生对小学科学课堂的浓厚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案例概述

下面就以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小浮板》,粤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科技)第三册B版上册《小火龙大冒险》为例,说说双“科”融合教研的过程,两两结队兼合同课异构的4节课。

(二)实践过程

1、先以科学探究主题引领,信息技术(科技)数字创作展示科学理论。第一节课A老师针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组成它的材料有关”这一问题,与学生展开了探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小结环节还利用了在线即时反馈软件进行实时检测。诠释了一节用信息技术(科技)和科学融合的创新科学课例。

第二节课B老师进行了《走进浮力世界》的优秀课例展示。老师结合科学学科,以视频导入,创设应用浮力的情境,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浮力,同时体会编程可以在生活中的应用,把防溺水安全教育融入信息技术(科技)课堂当中,在教师的引导、微课示范和任务驱动下达到学习目的。

2、先以信息技术(科技)任务驱动为题,激起科学探究好奇兴趣性。第一节课C老师进行了《小火龙大冒险》的精彩课例展示,老师通过游戏导入课堂,运用范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去探究实践,通过观看、试玩小火龙大冒险游戏,根据游戏设计六要素分析程序的基本框架明确编程思路,体会“分析—设计—制作—优化”的个性化制作思路。最后以制作终极关卡浮力道具的原理设疑为终。

第二节课D老师以观看小火龙的游戏终极关卡动画导入,带领学生通过做实验比较不同的材料的漂浮能力,最后得出实验结论。掌握不同材料的承重能力大小不一样,一般漂浮能力强的材料承重能力也强。李老师还采用了动画微课、手机投屏、仿真实验等,充分展示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3、同课异构+在线直播。信息技术(科技)的两节课、科学的两节课共四节课又是在线直播,同时又是同课异构。每个学科的老师可以选择听同一学科的两节课,又可以选择听不同科的两节课。纵向可以学科之间对比取长补短,横向不同的两个学科之间类比教学相长。线上的老师更可以同时观看两个不同学科的同步画面,体现两个学科的精彩专业素养比拼。

五、效果分析

1、促进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资源建设

在“互联网 +”时代下,信息技术(科技)发展的趋势表现为开放化、移动化和个性化。通过双“科”融合创新教研活动至今,开展了学科精品课程、微课创作、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等10余项教研活动,有效丰富地方课程数字资源库。

2、形成了区域内多形式的教研新生态

在传统的教研研讨活动中,都是以单个学科为教研单位进行研讨活动,信息技术(科技)和科学单学科教学研究受区域、人力、物力局限性很大。双“科”融合创新区域教研模式的实践转变和创新教研机制,同时借助于在线直播开展教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共建共享,快速提升区内教研质量,为区内教研活动的开展注入新的动力。

3. 促进公民办学校间的教育均衡发展

基于双“科”融合创新区域教研模式是整合了线下教研与线上同步直播教研的,全区域的同学学科老师都可以使用电脑或手机客户端在线听课,实时交流。同时,我们同组的公办学校也在其中,承担着引领薄弱学校的责任,促进公办和民办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作用。

六、结语

双“科”融合创新区域教研把不同的科研形态融入一起,优势相互互补,在特殊的科研场景下,更符合科研主体特殊的科研需要,从而提升了多元化科研主体的学科发展。由浅层整合到中度融合再到深层融合,教育技术环境不断多元化,教学内容资源也更加优化丰富,教学评价也更加精确细化,使教学主体功能获得得最优化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杨 莉 姜雪燕 王 慧 变革学习方式,推进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2019.10B 四川教育(理论)P13

2.张义群.“互联网+”背景下校际协作教研模式的实践与反思[J].当代教师教育,2021.14(1)61-64

3.孙耿珍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 外语教研 2020.4  P77-7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