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全站仪测量精度和测量速度的做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浅谈提高全站仪测量精度和测量速度的做法

赵云川1陈小兵2

四川蜀渝石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6

摘要:全站仪能采集实地坐标,也能按设计好的坐标放样,不仅速度快,而且精度高,在房建、场坪等工程项目中应用广泛。为提高测量人员的技能水平,公司组织了测量员职业技能比赛,全站仪是比赛项目之一。比赛要求为:在已知控制点K1放出4个基坑开挖点,并在已知控制点K2复测这4个开挖点的坐标。评分要点为:仪器架设、仪器拆除、观测记录等,要求4个点的复测值与已知坐标的差值在2mm以内,总时限为30分钟。笔者有幸被聘为教练和裁判,在备赛培训过程中,发现多数学员在时间上超时,在精度上超限,遂产生了记录常见问题,提出了提高测量精度和测量速度的建议,供大家探讨。

关键词:全站仪;测量精度;测量速度;方法

一、全站仪的架设

打开脚架,架设到已知控制点K1上;打开仪器箱,取出仪器,安装到脚架上;开机,转动望远镜后,打开激光器对中,将圆水准器调平后再调管水准器精平,移动仪器将对中点与K1点重合。进入仪器菜单项,选择放样测量,进入测站设置,输入测站坐标后,照准后视点K2,将仪器十字丝对准后视点棱镜中心后按确定键,设置好坐标方位。再找个已知坐标点进行坐标复测,确认无误后进行下一步测量工作……进入放样菜单,输入要测定的未知点坐标进行放样,移动棱镜到仪器显示的方位进行距离测量,根据仪器上显示距离差适当前后调整棱镜……用记号笔(滑石笔)标记号放样点位置。放出全部4个点后,移动仪器到K2点,测量已放好的4个点的坐标,填写成果并绘出示意图。

该项目考核参赛选手能否正确安置仪器并开机;能否严格按观测程序进行观测、读取数据并测放点位;能否正确搬运仪器;能否正确关机并收放仪器;能否正确收放好三角架。整个考核过程,参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的做好每一步,避免出现累计误差,可谓是心态、技术、熟练程度的重重考验。

二、测量中的常见问题

1、学员熟练程度不够,普遍超时,建议延长比赛时间至32分钟比较适中。

2、测量精度不够,普遍超过8㎜,建议总结操作失误进一步培训。

3、水平补偿超限、长水准管超限导致测量误差。初步估计是气温达到40度,太阳直射部份脚架造成热胀冷缩不一致,搭棚后有所好转,建议选择合适天气气温条件下比赛。

4、地面标记未按十字法标记。

5、简图上未标示K1、K2的相对位置。

6、棱镜配合人员未戴安全帽。

7、时间不够,成果表上未填写学员名字。

8、成果表上未分清N、E坐标的位置。

三、提高测量精度和速度的方法

1、准确测量控制点K1、K2的坐标,否则会严重影响放样精度。

2、比赛前将全站仪送检并校核,取回后不再提供给学员练习,防止误操作造成仪器失灵。

3、牢记架设仪器时调整是从下到上,初始化仪器时是从近到远。

4、尽量将脚架的三条腿叉开一点摆放,前端腿指向几个测量放样点的重心,将左、右两条腿形成的空挡留给操作人员,避免出现骑马操作或碰动脚架的情况。

5、安放脚架,架头大致水平后,要用脚踩踏脚架,脚与脚架要接触而不是做个空动作,确保脚架尖插入地面,安放稳固。

6、对中整平时,建议不要锁死水平制动螺旋,容易造成误操作损坏仪器。

7、伸缩脚架,使圆水准泡居中。若不能居中,尽量使“二线平行”,即水泡中心与理论中心的连线,和仪器中心与另一脚架的连线平行,这样再调整另一脚架就能快速使圆水准泡居中。

8、牢记左手大拇指移动的方向与圆水准泡和管水准泡的移动方向相同。

9、初平后,如果激光对中点差异不大,立即精平,精平后再对中。

10、精平时,先将管水准泡与两个脚螺旋平行,调整这两个脚螺旋使管水准泡居中后,将仪器尽量精确旋转90度,再调整第三个脚螺旋使管水准泡居中即可。

11、在脚架头上移动仪器对中时,尽量用最短的距离平移仪器到对中点,不要旋转仪器,减少再次精平的操作时间。

12、建议把记录板放在测量包内,测量包背在测量员身上,方便随时及时取用。

13、全站仪特别灵敏,操作时动作要尽量轻,特别是按键和旋转时,用力过猛都可能造成水准泡偏移。

14、全站仪的微动螺旋与(自动安平)水准仪不同,水准仪可以无限旋转,全站仪有一定的行程,超出后就会松动制动螺旋,从而解锁。出现这种情况时,可参照将脚螺旋回中操作,将微动螺旋回到中位。

15、配合人员在后视点立好棱镜后,立即到测站点配合测量仪器高,配合录入控制点和放样点的坐标,并在录入时核对录入的正确性。

16、正确初始化测站数据,正确录入棱镜改正数、气温、大气压力等。太阳直射时宜搭设帐篷,下雨时不宜测量。

17、初始化仪器时使用的文件名尽量不用K1、K2等容易与控制点混淆的文件名。

18、录入数据时,建议一次性将坐标的整数部份和小数部份全部读完,而不是先录整数部份,再录小数部份。录入时一边重复读出声音一边输入仪器。

19、初始化测站后,复量后视点的坐标,与标准值对比,及时发现测站设置是否正确。

20、放样时,初步确定放样点的时候,一定要将棱镜立竖直,测出来的距离才准确,减少全站仪反复定点复测的次数,提高放样的效率。

21、用手势指挥棱镜左右移动,用“支、缩”“进、退”指挥棱镜前后移动。

22、精确放样,报棱镜前后移动的距离时,精确到毫米,并用钢尺准确测量需要前后移动的距离。

23、测量时,竖丝尽量瞄对中杆的脚趾而不是棱镜中心,避免棱镜未立竖直产生的误差。

24、提前准备粘胶纸,贴在放样杆上,(像医院护士准备胶布那样)做好标记放样点的准备。胶纸不宜过长,以取用时方便为宜。

25、熟悉全站仪菜单层次,学会修改坐标点的方法,以便在输错初始坐标后,在放样时发现错误,可以现场改正。

26、因为基坑大多是矩形,在放出前3点的位置后,棱镜人员可估计出第4点的大致位置,避免来回移动浪费时间。

27、出现水平补偿超限时,重新对中精平,照准后视点后,再重新放样或测量。

四、结论

经过比赛的检验,我认为决定精度和速度的因素主要是:录入数据的速度和正确性,架设仪器的速度和准确性,放样时棱镜的竖直度,以及采用钢尺配合测量提高速度。总之,全站仪放样的精度和速度是仪器操作员和棱镜架设员的技术水平、仪器的精度、测量的方法、天气情况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各个因素均得到合理控制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精度最高,速度最快。

参考文献:

[1]杨浩.全站仪任意坐标系三维变形监测方法[J].测绘地理信息.2017,(1).61-64,68.DOI:10.14188/j.2095-6045.2017.01.016.

[2]戴吾蛟.精密动态变形监测的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