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地下室竖向模板周转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多层地下室竖向模板周转技术研究*

刘斌 桂智乐 张光庭

220181199902211217

640302198907123514

440782198608303335

[摘要] 随着建筑行业高速发展,一线城市人口占比不断提升,城市中超高层建筑逐年涌现,地下室规模也随之增加。在多层地下室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模板采用自购方式进行投入,故模板的周转率及周转过程中的施工组织直接关联项目的经济收益。广州某项目五层地下室,建筑规模约20万3千余平,基坑占地面积4万平米。通过大商务管理,合理优化施工组织策划,施工过程中严加把控,提高了模板周转率,最终实现了降本增效。

[关键词] 多层地下室;竖向模板周转;施工组织

1

1引言[1]

由于项目地下室面积较大,施工过程采用跳仓法施工。为提高模板周转次数及周转效率,通过分析结构图纸,首先进行施工区段划分,宏观把控竖向模板的层间水平周转及各层间竖向周转。过程中对各大施工区域划分小区,以便于模板周转过程中损耗率,补损率的统计,更高效准确的进行模板测算,通过优化施工组织策划,项目更好地整合、把控各分区模板周转情况,从而完成竖向模板的层间水平周转。同时项目购置及租赁了电梯井施工升降机、传统外挂施工电梯及物料提升机,为塔吊、汽车吊配备了多个吊料洞口,以保证竖向模板各层间竖向周转的速率,从而降低模板的闲置和损耗,最大程度发挥资产效益[1-3]

2工程概况

广州市某地铁上盖商住综合体发展项目,可建设用地面积为58027㎡,建筑面积508788㎡,四层地下室,局部五层地下室。基坑深度约23.5m。由于项目工期紧,体量大,现场由四个施工队伍进行流水施工。

3地下室阶段的分区、分工[2]

本项目分为一、二期两期工程,每期设置4个大区 ,每个大区根据设计图纸中施工缝留置位置及拆撑后车流组织再分为若干个小施工段。施工段分区布置见下图1,本项目由4个施工班组流水施工,分工情况见施工段分区布置图彩色填充。项目效果图见2。

1 施工段分区布置图

微信图片_20211006200852

2 项目效果图

4模板周转思路与管理措施

4.1施工工艺流程

为提高周转率,墙、柱模板施工均使用915mm×1830mm标准板,施工前,技术人员应绘制配模图,考虑各节点对应工况,以确保板切割时尺寸大于等于350mm。柱与外墙相交或形成狭窄空隙不易施工时,此特殊节点应深化设计,若有需要,BIM部门将建立模型,为施工班组交底,展示节点配模方式。木工加工时,严格按照配模图切割并编号,随切随编,提高周转率的同时又能增加周转速度。配模图的使用使成本用量更加容易把控,现场管理也更容易监督落实。

3 外墙某特殊户节点墙体配模图

4.2 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拆除竖向模板前应先清理出一条运输道路,拆除临近柱边第一跨扫地杆,保证手推车可以进入运输,将材料运出后,应及时恢复扫地杆。

拆模时严禁野蛮施工,不得猛撬硬砸,拆下的模板不得随意抛掷,模板拆除后应及时起钉,清理模板面的水泥渣,最后应分类在各区间留置施工缝处堆放,及时整理成堆,由叉车或塔吊将其吊运至下一施工区段进行模板层间水平周转,保持施工现场畅通无阻。

4.3 竖向模板的水平周转运输

竖向模板的水平周转前,对应区域工长应将其小区墙、柱模板尺寸及模板统计清楚,对于尺寸相同或相近的墙、柱,优先考虑周转。正式吊运前,由模板工进行统计模板损耗率,将脱胶、起鼓、开裂、起壳等有质量问题的模板筛出,后续不再作为竖向模板。对于废模板,将模板上编号及时与木工反馈,按照配模图尺寸重新加工。继续周转的模板,工长应通知质检人员重新验收,再周转使用。

对于竖向模板的水平周转,人防层具有较多的地下室内墙及框架柱,各小区域间材料周转亦应规划施工组织交通路线,早拆通道应位于非超限板下,材料周转出后,应及时恢复扫地杆。以二期班组三的人防层的G、E区为例。由于G1区、G3含地下室外墙单边支模,故优先施工G1区、G3区及E1区,待到达墙、柱拆模强度时,将G1区、G3全区模板向G2区周转投入,E1区竖向模板向E3区周转。G2区竖向模板拆模后,E2区施工。由于E2区后施工,此时E2区位置可以先作为G区及E区共用的模板材料临时堆码场地,以便于塔吊吊运。待E2区施工时,G2区边缘粉色区域作为模板废料堆放区域。具体见附图4。

4 GE区竖向模板周转组织图

经过优化施工组织策划,竖向模板由地下室外墙边逐步向中间施工区段流水,结构边材料及时转出,既节省了层间材料运输成本,又增加了竖向模板的周转率。同一班组负责的施工区域的水平周转,能够精确计算模板用量及损耗率。现场把控更加便捷,各施工班组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更容易评估比较,凸显出总承包施工单位大商务管理体系的统筹优势。

4.4 竖向模板的竖向周转运输

由于二期地下室工程错层较多,层高变化大、架空位置多,工况复杂,故二期地下室工程的竖向模板周转主要采取侧层间水平运输。比之于二期地下室结构,一期五层地下室的层高相近,层高为3.85m、4m及4.3m。通过结构对比,一期地下室墙柱尺寸及位置变化较小,且错层较少,故主要进行竖向周转运输。

4.4.1模板周转运输方式

由于一期地下室面积较大,结构多为超限梁,且超限梁分布极不均匀,现场较难形成水平交通组织,故项目宜采取现场多布置吊料洞口进行材料周转。项目确定吊料洞口后,应先反馈至设计院,经设计复核通过后,再预留传料洞口,使用塔吊及汽车吊吊运的方式来解决现场地下室材料吊运问题。一期工程塔吊相对密集,且运力足够,故吊料洞口主要设置在塔吊交叉作业范围内,吊运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塔吊的吊次。而对于尚未拆除的内支撑结构下且工作面场地狭小的材料,一般使用叉车、塔吊、汽车吊交叉作业的方式进行转出。交叉作业有效降低各施工人员窝工情况,且极大降低人工搬运的成本。

在塔楼地下室位置,项目使用电梯井内施工升降机与直通地下室的外挂施工电梯来满足地下室与塔楼主体间模板材料的竖向周转。对于外挂施工升降机,内部空间较大,载重较大,便于周转较多的大型板材及操作机具,可以极大减小运输次数。由于塔楼地下室距离塔楼顶部高度约170m,高空作业直接增加了工人们垂直运输的时间,操作工人的工效降低,电梯井内施工升降机的使用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虽然电梯大小受梯井尺寸限制,但电梯井内施工电梯爬升速度快,速度约为外挂施工电梯的1.5倍,有效减少了工人上下班时间及休息时间。

4.4.2模板周转运输思路

由于一期工程基坑内撑梁较多,板撑面积较大,墙、柱较多,场地狭小,交通组织受限,故优先考虑竖向周转。以施工段A区为例,见附图5。

地下室阶段时,A区A区主要分割为A1地下室非塔楼区及A2塔楼地下室区。A1区紧靠地下室外墙,且内墙与柱较少,所以地下室外墙模板为主要周转材料。A1区的竖向模板运输主要采取塔吊在吊料洞口吊运的方式进行竖向周转,局部位置采取人工运输,将下层材料沿车道向上层运输,待上部强度足够后,亦可使用叉车运输周转。A2区域为塔楼地下室,粉色区域使用内施工电梯将模板材料多次快速向上层周转,绿色区域及地下室外墙使用外挂式施工电梯将材料运输至上层。其他区域就近选择合适的运输措施。

5 A区模板竖向周转组织图

主体阶段时,在保证主体模板数量足够时,使用塔吊向其他区域运输调拨。塔楼地下室阶段到主体阶段竖向模板周转思路见附图6。

附图6 A区竖向模板层间周转组织图

4.5 现场管理措施

(1)施工前,对各个班组人员应进行详细技术交底,明确材料的位置、周转的顺序及要求、材料使用的相关规定。

(2)施工前,各区域施工责任人应预先识别可能影响工期进度及施工组织的特殊情况,并及时反馈技术部门进行调整或优化。

(3)施工时严格按照配模图施工,周转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组织。

(4)拆模结束堆码时,应确保对后续施工工序无影响时方可施工。吊运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堆码场地的建筑垃圾。

(5)专人监控无法进行周转的废旧模板是否可进行合理利用,如加工成盘扣架体立杆下模板垫块、模板拼缝条等。

4.6 内业管理措施

(1)建立模板月度控制台账,记录各个班组周转过程中因补损情况购进的模板数量。项目根据台账内容,对班组制定适当的奖惩措施。

(2)商务部与工程部管理人员相互配合,详细记录模板周转情况,包括施工区域、楼层,记录模板周转的来源、损耗率及周转到下一层的模板数量。便于商务计量、计价,最终进行盈亏点分析。

5结语

本文论述的模板周转方式、机具及管理措施,是本项目现场竖向模板周转施工的实施依据。在本工程的建设中,以大商务管理理念为核心,通过投入完善的管理措施,项目的模板材料更加便于商务测算,体现出大商务管理体系的优势,施工现场材料的多次周转为项目降本增效。

通过优化施工技术、深化施工组织,细化现场问题、强化管理措施,减少了资源浪费,逐渐向“零浪费”、“零缺陷”、“零窝工”靠拢,形成了有顺序、快节奏、可穿插的施工现场,大大提高施工进度,减轻了工期压力,同时使用BIM模型深化节点,更好地指导现场,实测实量机器人把控墙柱成品质量。完美契合了“三大建造”的建设理念。为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取得了较好的安全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武一,周志健,郭亮亮.提高模板周转次数的配模方法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7,(9).34-36.

[2]刘三梅.谈提高复合木模板周转率的措施[J].山西建筑.2013,(11).84-85.

[3]王乐.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7)

1


*中建二局三公司课题—多层地下室竖向模板周转技术研究(CSCEC2b3c-2022ZC100)

[作者简介] 刘斌(1999-),男,助理工程师,E-mail:1733702750@qq.com;

[收稿日期]202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