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化学概念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基于深度学习的化学概念教学

张文昭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坑中学          

摘要:化学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理解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学好化学概念,需要深度学习。教学中,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化学概念,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

关键词:化学概念;深度学习;

化学概念是化学思维的基本形式,是理解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学好化学概念,才能学好化学。

九年级学生,刚开始学化学,还不清楚怎么学好化学,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真正形成。而化学概念比较抽象难懂。化学概念又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难点。

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教师先直接给出具体概念,然后用典型实例概括定义与特征,再做练习理解和巩固概念。这样,学生缺乏对情境问题、概念间的比较、分析,机械地记忆概念,对概念的理解主要停留在描述的水平上,没有进人深度学习,难以理解概念的确切含义。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应用知识和能力理解、掌握新知识,解决问题,提升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注重对知识的联系与建构。教学中,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化学概念,深度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

一、通过感性材料理解概念。

初学化学的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感到困难。由此,教学化学概念时,教师充分运用模型、图片、实物等直观材料,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感悟直观材料中抽象概括,比较分析中形成概念。

如教学“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它们的模型,就比较容易形成概念,理解概念。

教学设计片段:

教师:观察下面模型,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都含有氧元素。

板书:同种元素。

教师:它们组成元素相同,是同种物质吗?它们含有几种物质?

学生;不是。图1只有氧气一种物质;图2有氧气和臭氧两种物质。

教师:像氧气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像氧气和臭氧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理解它们,不能把元素当作物质处理。

然后板书,引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利用直观模型,让学生对比两者的异同点(同种元素,不同物质)形成概念,深度学习化学概念。模型、图片、实物等为建构和思维提供直观材料,助力学生理解概念。

二、利用化学实验理解概念

化学实验通过实验现象揭示微观的本质,通过实验事实揭示化学概念的本质。教学中,借助化学实验使化学概念形象化,使学生通过实验现象领悟概念本质。

如教学“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时,通过化学实验促进学生理解概念。

教学设计片段:

演示实验:1 、水的沸腾;2、胆矾的研碎;3、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4、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

教师:实验1、2的物质怎样变化?物质本身是否发生变化?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实验1的水沸腾变成水蒸汽,冷却后变成水滴;实验2的胆矾研磨后由块状变成粉末状。水还是水,胆矾还是胆矾,物质本身没有变化,但物质形态发生变化。

教师:实验3、4的物质怎样变化?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实验3的溶液里出现蓝色沉淀;实验4的试管里出现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它们生成了新物质,物质种类发生变化。

教师:实验1、2与实验3、4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学生: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教师: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有无生成其他物质。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几组实验现象的异同,揭示相同的变化特征,领悟两种变化的本质特征。学生经过深度学习,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实质。化学实验为比较、分析、归纳提供感性认识的材料,促进学生理解概念。

三、梳理概念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化学概念不是独立的概念,与其他概念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教学中,教师注重“温故而知新”,在已学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梳理概念的联系建构新概念,形成知识网络,深化对概念的认识。

如教学“单质和化合物”时,从元素和纯净物的基本概念入手,引导学生深化认识物质概念,形成概念知识网络。

教学设计片段:

教师:请先比较、分析二氧化锰、二氧化碳、氧气、红磷、高锰酸钾、铁、水、氦气等异同,再把它们分成两组。

学生:第一组:氧气、红磷、铁、氦气。

第二组:二氧化锰、二氧化碳、高锰酸钾、水。

教师:根据什么分组?

学生:第一组由同种元素组成,第二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教师:它们元素组成不同,但还是有共同点,都属于什么物质?

学生:纯净物。

教师总结:像氧气、红磷,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像二氧化锰、二氧化碳,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的相同点是纯净物,不同点是组成元素是否相同。利用元素和纯净物给物质分类,寻找分类规律,建构“单质和化合物”新概念,同时建立元素、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深化认识物质概念。

循序渐进。

学生理解、掌握概念,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规律。教学中,

教师解读阶段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关系,循序渐进地教学概念。

理解一些概念需要不断完善,不能急于求成。初学“化学变化”,只是从宏观的化学现象解读,理解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学习分子、原子等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变化”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分子的过程,深化认识“化学变化”。到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在前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化学变化的质量问题,即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揭示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后来,学习“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时,再深入研究化学变化的能量问题,即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揭示能量的转化,为应用化学知识造福人类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逐步认识“化学变化”,循序渐进认识化学知识体系。

平时多做功课,了解、掌握化学概念的学习方式,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有效突破化学概念学习的难点,提升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书目】:

[1《义务教育教科书  化学 上(下)册》,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

[2]林峰.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方法与教学策略[ 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4(1):89-92;

[3范标.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 J].中学化学2020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