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保护中循环农业的运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农业环境保护中循环农业的运用探析

韩战国

五台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   山西忻州   035500

摘要: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我国农业承载负荷原本巨大,加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经济长期处于落后之中,这也加剧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为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生活和事业中去,将传统农业转换为循环农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文章通过介绍循环农业,分析循环农业对农业保护的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加强农业环境中循环农业的运用,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农民的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农业;环境保护;循环农业;运用

引言

目前,农村经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走向现代化,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可循环农业是指以农业发展规律为基础,以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目的,将农业打造成高效率、低消耗、排放低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相继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念,农业发展要围绕生态循环、节约资源、高效产粮、产品安全等要素发展,更加明确了农业发展的道路要向着生态循环农业的方向前进。循环农业模式的提出在保护我国农业环境、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农业环境保护中循环农业的运用进行探析,为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科学合理化发展提供有效思路。

1循环农业的概念

循环农业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保护农业环境也有着显著的效果。循环农业指的是在原有的农业经济领域上加入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因素,让农业资源往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实现节能减排、农产品增收的目的。利用农物耕种多样化和循环再生等技术原理,有效利用农业耕地资源,同时对传统的农业技术和管理进行改革,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也是保障粮食安全质量、农业环境生态的重要手段。循环农业是一种创新型的发展模式,这种形式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循环农业可以向外界不断地传输技术,形成经济循环发展,能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2循环农业对农业保护的意义

2.1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经济系统开发利用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资源过度开发会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反过来会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关乎全国人民的粮食安全,而且也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决定农产品竞争力,只有绿水青山才能产出金稻银米,让我国生态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力。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将生态农庄、绿色农业、新型合作社以及智慧农业等农业经济新业务结合起来,实现农业产业生态化和现代化。

2.2缓解农村人口的就业压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大量落户城市,致使农村人口锐减,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除东南沿海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以外,我国其他农村地区依然以传统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导致其经济增长严重落后于社会发展。因此,打破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结合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就业岗位,保证农村人才投入工作的活力,有效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3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始终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强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农村经济焕发了全新的活力。其中,生态农业经济这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3农业环境保护中循环农业的运用

3.1加大推广力度

首先,需要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为社会、企业及个体农户建立多维投入机制,其中包括资金投入、政策投入及技术投入等,促使更多的农户与企业真正参与到生态循环农业系统的建设进程中。其次,需要在技术投入方面,加强对企业及个体农户的技术指导,促使企业和农户懂技术、用技术、采用科学化的种植方式。再次,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投入,鼓励企业及农户积极开发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3.2完善土地政策

科学规划种植土地和完善土地政策是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方面,过度开垦使我国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因此在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土地利用率,将并未被利用的土地退耕还林。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应当加强对土地承包制度的控制,适当引入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提高生态循环农业的收益,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户扩大种植规模,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3.3加强绿色生产的建设

绿色生产是循环农业发展中重点关注的环节,农业产业科研部可以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建立农业绿色生产研究基地、建设农业清理能源的生产、废弃农作物循环利用、加大循环农业科研人才的培养为目的,重点探究节能减排、节水减污、能源消耗等绿色循环生产的问题,让循环农业绿色生产更加科学有效。

3.4引导科研机构研究,开展农技服务

若想引导科研机构的研究方向,一方面需要科研机构现有工作人员提高对生态循环农业系统的重视程度,积极研发先进的生物技术;另一方面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学校教育引导学生对相关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农技服务必不可少。只有做好农技服务工作,才能够促使所研发的技术真正投入到生态循环农业系统中。各大科研机构需要建立服务公司,创建公益性技术服务企业,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农民对技术的掌握水平。

3.5提高农民生态环保意识

针对农民生态环境意识薄弱的问题,我国环保部门应定期组织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讲座,以专业力量帮助农民树立环保意识,重视环境污染问题,使生态环保知识得到大规模普及,增强农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关注。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电视、短信及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基层扩大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使广大农民了解并掌握具体的环境保护方法,学会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环境污染问题,真正落实环境保护行动,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3.6加强行政执法和监督力度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行政部门要严厉惩治危害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问题有水土流失、耕地资源锐减及地下水位下降等,但我国解决此类问题的法律条例较少,存在内容不全面、覆盖范围小的问题,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法律法规空白。因此,政府和立法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确保行政部门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法律层面减少个人及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政府部门可以借助社会舆论和媒体监督,不断加强执法力度,明确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具体落实情况,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至,个别地区生态环境污染已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阻碍农村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传统生产方式带来的诸多弊端,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循环农业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绿色农业循环经济正处于发展和上升期。发展绿色农业循环经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乡村振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满红.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J].乡村科技,2020,11(30):87-88.

[2]王秀丽.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林业经济发展措施分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0,43(6):97-98.

[3]梁吉义.生态农业系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与案例分析[J].科学种养,2020(1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