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浅析——以新加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商业建筑浅析——以新加坡为例

陈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商业建筑分布广泛,类型各异,由它们共同联系构建的城市商业区块,在展现城市风貌的同时,也是人们公共生活的集中展现。本文以新加坡为例,浅析建筑商业实例,从空间、交通组织的角度,研究其在商业建筑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商业建筑,新加坡

  1. 绪论

商业建筑是表达文化、展现风貌的重要场所,市民的生活方式、社会经济模式都对其有着深远影响,而城市环境特色也时刻影响着市民的精神面貌。作为东南亚代表,新加坡的发展与其先天条件密切相关,其商业的繁荣不仅从地理位置关键、贸易环境宽松、法律完备中获益,也与高水准的商业建筑设计密不可分。借鉴其商业建筑的设计理念与切入方式,对我国的商业建筑工程设计品质提高大有帮助。

  1. 商业建筑设计及氛围评估

为求创造更加舒适的商业环境,新加坡商业建筑设计走的是精细化路线,平衡各方需求的同时,重视商业氛围的塑造。本文粗浅将其拆分为商业规模、商业业态分布、商业定位、销售量和人流量、外界评价等几个方面来讨论:

2.1.商业规模

商业规模的大小与选址,配套服务设施以及功能的丰富程度相互影响,共同对商业氛围的营造起作用。商业建筑设计的土地开发利用策略因经济因素影响,趋向集约化,可以粗略总结为横向拓展(功能取向)与纵向堆叠(空间取向)两种。垂直类商业建筑的出租率及人流易达程度,往往与楼层高低呈反比关系。这就需要通过垂直流线的组织,联系上下,将使用者便捷、愉悦地引导至高处,才能最大化商业建筑建筑高楼层的使用价值。

2.2.商业业态分布

商业建筑当包含功能的多样,本文涉及的业态主要有百货、生活超市、餐饮、娱乐休闲以及影城等服务业态,还包含停车场、酒店、办公等商务辅助业态。业态所处的具体位置,引流作用是否明显,垂直交通是否便利,都对商业氛围有直接影响。商场的定位不同,导致对空间及流线的需求各有差异,目标人群处在不同消费阶层,也就形成了从生活到奢侈定位不同的商业氛围差异。

2.3.销售效率与人流量

销售效率与该时期内整个商场的商品价格,商品流量有关,同商场投资量,商场出租率和出租价格一起决定了投资回报率。人流量有关的因素则包含商业建筑的区位地段,与城市交通环境交接方式,内部空间组织,出入口朝向,主力店人流拉动,内部装修装饰等等方面有关。经过研读文献资料、案例分析与实地走访调研,普遍认为吸引人流量的多寡,是影响商业建筑经营成败最关键的因素。

2.4.外界评价

一个良好的商业建筑设计,如果设计合理且内部业态新颖,并得到长期良好的经营,排除资本运营以及政策偏向等等不可抗拒因素,其外界评价往往能较为客观地,横向对比出该设计在一个城市中的商业地位。好的评价口碑对于商业氛围的塑造也是大有益处的,全面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好的口碑吸引消费者前往进行商业行为的同时,也让管理经营者有更好的工作动力。

  1. 特色中庭与交通流线

商业建筑中的特色空间,外在部分是建筑与城市的边界处理,内在部分是建筑中丰富的空间尺度,串联内外的交通动线则是灵魂。

3.1.商业建筑中庭空间概念与要素

中庭是商业建筑中最具特色的公共空间节点,是传递商业氛围的核心场所,起着辩位作用,常有容量大,变化多的特征,在空间比例和尺度上显著异于其他空间。本文将中庭空间的要素归纳以下几点:

A、比例和尺度。中庭空间的比例和尺寸可以用量,形,质来具体量化,其中量为数量及长宽高尺度,形为空间的形状和关联形式,质为空间的物理品质和易达性。借用量,形,质三个标准能较好地阐明空间的属性。中庭空间量和形适宜时,易于自然光进入空间,从而引发质的提升。中庭比例和尺度由功能属性、视距与环境心理要素综合决定,在不同的排列组合下能够带来迥然不同的效果。

B、分隔和渗透。分隔其一是按功能空间不同将公共性与独立性加以区分,其二是化整为零,根据使用需求将大空间划分。而分隔并非绝对,存在各层次之间的相互渗透。中庭空间既是交通和商业活动场所,也起着划分、联系各个功能空间的作用。其兼具公共性和开放性,并包含不同私密层次的空间,供顾客停驻、休憩,满足使用者的环境心理需求。

C、序列与节奏。商业建筑的中庭空间时常具有数个聚焦点,其空间延续并有主题区分,空间节奏性与次序感。空间序列效果的形成首要条件是整体性,能够区分主次关系,并对重点加强表达。其目的在于运用空间的排列组合,构建整体、变化丰富且相互协调、富含节奏层次的空间关系,从而树立特有的空间特征以提升商业特色。

D、建筑装饰与细节。商业建筑中庭空间装饰包含色彩和材质、照明、景观小品等,是中庭内丰富空间层次并烘托空间气氛的重要手段,共同决定着商业建筑的空间性格。装置艺术与建筑细节作为中庭空间聚焦的亮点,前者的前沿性和时效性能够很好地吸引眼球,带来聚集效应,后者则展现着公共建筑的人文关怀。

3.2.商业建筑交通动线概念与引流要素

动线作为使用者在空间的行为路径,具有明确的指向特征和先后顺序,引导人们进入建筑进行商业活动则为引流,而人流聚集程度对商业建筑的成功至关重要。交通条件、人口基础、周边商业环境,是大型商业建筑选址的三个主要因素。位置选择是商业建筑成功的前置条件,交通的便利成都直接影响商业的辐射范围及消费群体规模。

  1. 案例浅析
    1. Iluma &Bugis junction

Iluma作为新加坡第一个城市娱乐中心,于09年开业并在11年进行空间及业态升级,设计保留外立面要素,突出功能空间的多元组合,引入空中连廊与Bugis Junction串联,实现业态互补,一举打造成年轻娱乐聚集地。设计采用全新的材料与形式,内部空间渗透、模糊等设计手法。两个商场的中庭空间通过通道连接,内部空间形态多样。空间要素多般变化且相互渗透,空间以几何状母题呈现,整个场所随流线推进逐渐铺陈在顾客眼前,勾起顾客的好奇心与期待值。

4.2.ION Orchard

ION Orchard建于2009年7月,位于新加坡著名核心地带乌节路,为八层高大型商场。作为同时覆盖了多种业态的商业堡垒,定调奢华高端,突出艺术氛围。商场主入口雨棚回应海洋文化,呈自由的波浪状,加以异形树状钢柱支撑,提取自然植物作为设计概念;外立面金属与玻璃幕墙穿插LED构件,共同组成一个极具特色的幕墙体系,提供极具特色的品牌展示空间。富有标识性的建筑造型,也成功引入大牌奢侈品进驻,核心空间采用大量装置与灯光制造光影变化,艺术细节显著拔高了建筑的商业价值。项目借助地下的交通枢纽,与周边项目守望相助,相互成就。

  1. 结论与启示

新加坡商业建筑设计注重动线便利性与空间特色,既有文化层面的传承,又有技术层面的发展。其商业业态成功的背后是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透过建筑形态折射的文化与魅力,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学习。

参考文献:

[1](丹)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 第四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田永杰. 东亚及东南亚建筑的文化特征[J]. 现代装饰:理论, 2013(11).

[3]韦庚男. 东南亚现代建筑发展进程[J]. 建筑与文化, 2010(12):18-20.

[4]刘怡. 新加坡公共空间的适应性设计[J]. 华中建筑, 2010, 28(7):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