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分析

田富军

身份证号码;70284198406193112

摘要: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我国建筑业的科技水平。机电一体化这一计算机技术与机械化生产相结合的产物的诞生,大大提高了机电设计和制造的效率。机电一体化全面引进中国机械化生产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可将集成电路与自动化生产线完美结合,提高机械设备的加工精度。机械生产水平是综合国力的面子,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工业能力和产品质量。未来,机械设计和制造将逐渐成为机电一体化。基于此,文章详细讨论了机电一体化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具体应用

引言

在我国的主要发展领域,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衍生出多种新技术、新事物,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最为突出,而正是在这种发展形势下,一电子机械行业的新型微电子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作用下,可以进一步改进和细化原有的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同时提高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高效目的。

1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

1.1 初级开发阶段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时期是在1960年代之前,在初级发展时期,人们开始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成果来提高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1939年9月1日和1945年9月2日之间(世界二战),战争电子技术不得不与机械产品相结合,即机电一体化军事技术,这些技术在战后逐渐转为民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后经济的复苏。总的来说,当时的研究和开发仍然是自发的。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水平没有达到当时的标准水平,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融合无法进一步发展,已开发的产品无法大力推广。

1.2 后期发展阶段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后期发展阶段是从1960年代到1990年代末,在后期发展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渐走向智能化。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加入了光学和通信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也出现了微加工技术。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分析和学科体系也处于较先进的发展阶段。换言之,人工神经网络、光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拓展和推动作用。在后期发展阶段,对于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规划和发展阶段

在此期间,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智能化阶段,从而进入了一个深度发展的时期。 进一步全面研究机电一体化的化学系统和发展趋势,分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模型设计和集成方法。光通信技术和微机械加工技术在机电一体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系统(MEMS)的新分支不断涌现。同时,激光技术、信息技术、漫射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意味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质的飞跃。人工神经网络、光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也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发展空间,开辟了新的视野。

2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技术

2.1交流传动技术

交流传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交流传动技术来发挥的。该技术可以保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稳定性,使机电一体化技术更具适应性。交流传动技术可以使机器在工作过程中不受外界其他信号的干扰,降低机器故障的概率,很多时候由于各种外界电信号、磁信号或其他信号的干扰,很容易在交流传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现代技术的应用对提高交流传动技术有很大帮助,为机械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更有效的安全保障。

2.2 集成制造技术

集成制造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劳动、生产和管理一体化的制造过程。这种工艺可以大大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给工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一个很大的变化。在计算机出现之前,人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控制生产线,而在使用计算机技术之后,人们可以很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对生产线进行总体控制,提高生产线的完整性。机械设计与制造过程为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顺畅度和效率,集成制造技术在我国集成生产制造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已经意识到该技术给工业生产带来的价值。集成制造技术对我国工业发展有很大帮助。在这项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研究人员必须继续努力,加强科研投入。建设,使集成制造技术不断升级和提高,从而推动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发展。

2.3 现场主控技术

现场主控技术主要涉及控制室各种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机械的使用非常普遍。机械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因此,现场主控技术非常重要。需要足够的技术来支持信息的传播。现场主控技术主要应用场所是自动化生产,在一个项目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所以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现场主控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技术是为了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生产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生产工艺要求的提高,使得生产对信息传播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现代生产效率的需要,技术人员开始开发新的信息传播方式,逐步淘汰传统方式。现场主控技术和信号传输方式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为机械设计制造信息的传播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技术保障。在中国,为我国的工业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帮助。

3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3.1 数控设计

数控设计和数控机床作为成熟的工业加工系统,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工艺现代化水平。机电一体化作为数控设计和数控机床的整体创新,可以有效优化数控机床的缺陷,促进数控机床加工产业升级。目前我国发动机生产主要以活塞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为主。上述两类内燃机应用范围广泛,市场需求量大。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往复式涡轮发动机逐渐成熟,发动机的功率和排量逐渐增大,汽柴油机热效率可达40%以上。一方面,这表明我国内燃机生产技术正在逐步成熟,另一方面,内燃机热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活塞发动机到涡轮发动机的升级,对数控机床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计算机辅助绘图,CAD技术可以更紧密地应用于内燃机的设计和制造。

3.2 电源设计

与传统的分散式机械设计和制造行业相比,机电一体化可以显着增加动能,降低能耗。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对内燃机的需求越来越大。只有不断提高机械制造的动能,才能真正实现生产力的提高。通过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实现对数控机床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高效控制。在传统的机械设计中,一般采用液压机作为主要动力源,但液压机整体工作效率不足,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浪费严重。在液压装置中添加电子调速器可以对机械压力和功率进行可控调节。

3.3 跟踪系统

在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监控系统是生产连续性和连续性的重要保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建立监控系统以应对突发故障是合理的。机电一体化在故障诊断和监控方面优势明显,可以动态监控设备内部故障,进行故障预警、自动排查和报警。早期发现问题和早期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和故障的不利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是一门学科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工程学科,在机械设计和制造方面具有很高的技术和经济价值。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是实现集成技术向智能化转变的基本保障。如今,机电一体化已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无论是机械设计加工,还是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都离不开机械设备的介入。在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今天,应明确机电一体化发展方向,结合我国工业基地特点,加快与工业生产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刘继媛.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1(01):220-221.

[2]程尤亚,王明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20):141-142.

[3]练正胜.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19):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