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外地迁入贫困生的心理困惑现状成因与疏导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农村外地迁入贫困生的心理困惑现状成因与疏导策略初探

肖仁平

湖北省枝江市董市镇初级中学        邮编:443200   

我校是一所乡镇寄宿制农村中学,当地经济条件较好,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近十多年以来,有少量来自贵州,四川,广西等山区的农户举家迁入本地生活。2021秋季,我校在校生总人数540人,其中外地迁入的学生103人,占学校总人数的19.1%;全校精准扶贫和低保家庭学生共计43人,其中外地迁入的贫困生有11人,占比23.3%。可以说,外地迁入贫困生群体,在学校特殊群体学生中是占有一定的比重的。这些外地迁入而来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还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往往存在着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的“双贫”现象。

案例分析:

案例一:鄢女

中等成绩,灵巧懂事,敏感自尊,问及家庭情况不愿多说。家中5个孩子,父母小学均没有读完,父亲有精神疾病。主要靠种地为生,农闲时母亲在建筑工地打临工,家人之间感情比较淡薄。在申请学校资助时,不愿意写申请书。我曾送过她一条九成新的裙子,但我在学校从来没有见她穿过。初三下学期,正值疫情期间,她在网上交了一个男朋友,经常缺课,还趁夜深人静的时候离家出走过一次。复课后不愿上学,想去打工赚钱。我通过电话,QQ多次跟她谈心,鼓励她继续求学,帮她规划学业和未来。但她对未来显得非常焦虑、迷茫,在QQ上问我,“老师,读了书真的就可以生活得好一些吗?”我和学校领导几次到家走访,她都拒绝沟通,电话不接,QQ不回,后来还退出了班级群。中学毕业后,就没有读书了。

案例二:姚男 

父母小学文化,家有3个孩子,大多捡亲朋旧衣服穿。父亲因伤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帅气聪明,内向,知感恩,但倔强,遇事认死理,说话比较冲,一度和同学关系紧张,有过打架。刚进中学,显得胆怯自卑,说话做事畏手畏脚。有时课间会独坐发呆,显得心事重重。但当老师关心问起,却又不愿敞开心扉述说。申请学校资助时,也不愿意写申请书,谈到父母却非常伤心地哭了。秋凉换季时,我见他还是单衣薄衫,就跟他弄来衣服鞋子送给了他,鼓励他增强自信,跟他讲贫穷只是一时的,需要努力学习用知识去改变家庭的命运。之后,他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慢慢进步,有时还会主动跟我说话问好。初中毕业考入了高中。

一.外地迁入的贫困家庭学生的原生家庭

1.父母文化程度普遍很低。

大多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还有的家长是文盲,不识字,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平时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也几乎不跟老师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即便有交流,也非常简短直接,缺乏说话的艺术,翻来覆去的几句话说不到问题的核心。在现在的信息时代,家长主要的社交方式就是打电话,不会熟练使用微信,QQ或其他的社交软件。

2.父母生活技能单一。

基本靠种地为生,或打临工维持生计。即便外出打工,也只能从事简单的重复性的体力工作,收入不高。一般是工地干些短期体力活,或者受季节影响在当地采摘水果。

3.父母认知不足,教养方式简单粗暴。

对孩子的教育主要凭自己的经验,认为读书的意义不大,有的家庭还有家长制的做派,对孩子缺乏基本的理解或尊重,不能跟孩子进行心灵或思想方面的深层次交流,更不能在精神上引领孩子,大多随孩子自我生长。对孩子的成长中的挫折或烦恼不会开导,甚至认为孩子出现问题是跟自己增添了麻烦,对孩子进行数落、打击或否定。

4.父母离异或家庭不健全。

大多是因为女性受不了贫穷提出离婚。有的是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母亲“卷走”家里的积蓄跟人“跑了”,有的是在外打工对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了眼,抛下孩子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去了。父亲无能力再婚,迫于生计大多远赴沿海省份打工,留下孩子与老人生活,亲情缺失。

5.家中小孩多,家庭凝聚力不够。

除了早年就离异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外,外地迁入的家庭中的小孩一般是3个及以上,有的达到5个。父母都50多岁了,最小的孩子才上小学一二年级.对他们来说,养“活”孩子才是最重要的。等到孩子长到十五六岁,就去打工挣钱,自顾自地各奔东西养活自己。家里缺乏主事之人,家庭格局搭建不起来,亲情淡薄,家庭缺乏凝聚力。

二.外地迁入家庭贫困生的心理困惑表现

1.厚重的自卑感和失落感.

外地迁入的贫困生原生家庭一般孩子较多,家庭负担重,经济来源有限,孩子在校的吃穿用以及日常消费都比别的孩子明显差一些,如果出现疾病或意外更是雪上加霜。加之父母没什么文化,认知落后,不能在精神上引领滋养孩子,也不能指导他们的学习,导致孩子的知识面和见识都很窄。经济上的窘迫不愿提及,害怕同学怜悯;见识眼界的狭窄难以突破,害怕同学轻视。这样的孩子,把自己的自尊心看得过重,既不能正确认识接纳自己,也很难坦然接受他人帮助,时间一长就丧失自信,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自卑心理。

2.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

外地迁入贫困生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大多性格内向,为人实在,但情商不高,灵活变通能力不足。在人际交往方面比较被动,不擅长与人打交道,能引起同学感兴趣的话题不够丰富,而且顾虑较多,既渴望与老师同学交流,又很敏感,对他人有心理防御,不肯敞开心扉,人际交往小心翼翼,有时甚至还会对他人的善意示好试探,怀疑或退缩。平时喜欢独处,交往面狭窄,对涉及金钱支出的集体活动参与度不高,在班级和同学们心目中存在感不强,容易在班集体中被忽视或边沿化,因缺乏人际安全感而倍感孤独。

3.剧烈的自我冲突和焦虑感

外地迁入贫困生家庭可供利用的资源极其有限,孩子的成长几乎是“野蛮生长”。一方面,他们寄予自己较高的希望,想通过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表现来证明自己,获得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欣赏;另一方面,他们的知识面,眼界和认知等综合能力还不足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从而心生苦恼,对未来感到迷茫。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执着纠结,摇摆煎熬。表面上故作潇洒,实则内心脆弱敏感。内心矛盾冲突难以排解,如果遭受挫折,在精神和情感上容易放弃或崩溃,对当下的学习现状焦虑感。

4.缺失的安全感和迷茫感

外地迁入贫困生家庭经济有限,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有它的用处,父母对孩子学习生活基本需求之外的物质要求,如买一本课外读本,去喝一杯奶茶或去看一次电影等,几乎都不能慷慨大方地给予,生怕乱花钱。孩子知道家里的情况,就害怕跟父母增加负担或者害怕父母拒绝,不敢跟父母要“钱”或提要求,进而努力地压抑自己的需求,委屈自己去做一个让家长“省心”的乖孩子。孩子戴着面具生活不能做真实的自己,时间久了,内心深处就会产生一种“不配获得”“不被重视”的感觉,同时,心里的压抑委屈无处排解,又得不到家长的情感慰藉或指导,内心迷茫无助。

三:对外地迁入贫困家庭学生心理辅导的几点体会

  1. 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主阵地的优势。

利用班会,少先队或共青团等德育阵地,发挥网络优势,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分享,读书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新闻,学习政策法规,了解世界变化,感受世情百态,介绍励志人物等,了解社会规律最基本的底层逻辑,从而打开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对现实和未来的思考,鼓励学生发愤图强,用知识改变命运。

  1. 告诉学生面对和接受现实,辩证看待贫与富。

人无法选择出生,但可以创造新的生活。外地迁入的贫困生,在资源上无法跟本地学生相提并论。对于这一点,需要引导他们认清事实,面对现实和接受现实,进而调整生活的思路,通过学习让自己强大。还要用长远的眼光着眼于未来,知道贫穷是一时的,但奋斗是一生的,有钱也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尚德进取,勇于承担,懂得感恩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3.引导他们以发展的眼光悦纳自己

外地迁入的贫困生经历了更多生活的苦,在劳动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优于一般孩子,他们对艰苦的环境适应性强,在困难面前更能隐忍和坚持。有的孩子比较懂事,在内心有一种想改变家庭命运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富有进取精神。但因囿于家庭贫困的现状,他们往往忽略了自身的优势而自我否定,缺乏自信。在对他们交流时,引导他们认识自身的优势,规划今后的人生,帮助他们重新塑造信心,强大内心是非常重要的。

4.讲究沟通的技巧。

大多数外地迁入的贫困生,跟老师和本地学生之间的交往,有一道看不见的障碍,他们关注的重点不完全在说话的内容,而是非常在乎老师跟他说话的态度,语气,眼神等。因而,老师在跟他们交流时需要向下兼容,特别是在批评时,需要做到轻言细语,态度亲切友好,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尊重。

贫困生在对学习的看法,态度,表现等多方面的改变一个长期的过程,老师要有好的心态,允许贫困生身上的不良表现出现反复,经常性地关注他们,及时地给予肯定或建议,多给予精神层面的引导,留给他们成长的空间和时间,顺其自然,引导他们达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循序渐进,静待花开。

贫穷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人脱离了贫穷,那种之前的状态会一直伴随你。因此,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也需“扶贫先扶志”,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这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