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传承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地域文化传承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丁佳倩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朝阳 1220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高校高度重视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目的是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科目,地域文化的融入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质量,同时也为我国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环境艺术教育的落脚点和重要资源,地域文化为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智态”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基于此,探索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是回应新时代人才战略的必要举措,值得学界及业界高度重视。

关键词:地域文化传承;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融合发展

1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基本条件下,环境建设也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环境艺术设计指的是对环境进行设计,彰显其艺术特性,其中必须包含环境、艺术、设计三大要素;其主要是指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利用艺术设计进行整合,提高人们的审美价值和生活体验感。目前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建筑、城市规划、环境心理、社会学、美学、生态学等多个方面。基于处理对象角度进行分析,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充分结合室内外景观以及建筑特色,规划整体环境结构,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并表达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站在现代化意义角度上,环境主要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而环境艺术是依赖环境衍生出的一门艺术,能够实现人与环境的自然协调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则是在环境和艺术的基本概念之上融入现代化设计理念,展开室内外设计,优化整体环境,提高环境的空间感和设计感。

2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2.1激活地域文化情感

首先,地域文化是指不同地域的饮食、建筑、风俗、宗教、语言等内容塑造的当地人们的感知和观念,进而形成地域性的文化,如陕西彩陶文化、北京胡同文化、苏州文儒文化等。这种由文化形成的精神体验形成了地域文化情感,并能够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其次,激活学生的地域文化情感,并使学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环境艺术设计中,这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要点之一。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按家乡进行分组,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手绘、文字、讲解等形式,展示家乡丰富多彩的饮食、民俗等,通过这种形式实现激活学生地域文化情感的目的,并为下一步建构富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打下基础。

2.2融地域文化资源于课程教学

首先是要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要在遵循总的教材大框架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积极组织既了解当地地域文化又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知识的校内外教师和专家编写教材,以突出地域文化应用于教学的实践性和有用性,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同时采用生动的教学案例,做到在与众多高校教材保持统一的同时又能体现学校所在地方的区域特色。如西安地铁空间的设计就是融陕西地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案例,对陕西民间美术元素马勺的造型进行平构、立构、色构,并配以不同组合形式应用于地铁空间,传达着平安吉祥的意味,使得地铁这一空间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切实营造出人与文化、人与地域、人与空间和谐相处的美感。其次,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主导者,高校除了要丰富课程体系,还应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如组织学会交流、专家讲座和实地体验等活动,提升教师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教育融合的能力,使其能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素养传道授业解惑,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地域文化之于课程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从哪个侧重点实现地域文化资源与教学内容的互融,都应当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并注重将技能提升和职业规划引入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在设计不同模块时,教师应对地域文化先展开深入而详细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对教材内容和教学计划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避免教学工作流于表面,扎实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3搭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平台

搭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平台对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积极“引进来”建设教育平台。由于校内授课教师基本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已熟悉教师的教学风格,因此高校可以邀请当地的民间艺术家、环境艺术设计团队及艺术设计师等进校授课,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当地的地域文化魅力所在及应用方式,有利于较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和培养更多综合型设计人才。其次,积极“走出去”建设教育平台。一方面,校方要鼓励学生走出去,如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艺术馆、电影资料馆、人文遗址等场所让学生现场感受地域文化的风采,增强他们地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还可以组织学生现场感受民间艺人的工作状态,如现场观看民间艺人的创作过程,从中领悟创作精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动力。最后,建设现代化的互联网教育平台。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要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地将地域文化融入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如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平台授课,邀请业内人士共同直播授课,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教师可将更多的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平台。如可以利用虚拟技术设计虚拟场景,使学生能够通过多重感官的刺激,真正了解不同地区独特的区域文化。

2.4加强实践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环境艺术设计是十分注重实践设计能力培养的课程,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且大部分的高校毕业生会选择在当地就业。因此,要实现地域文化与环境设计专业的融合发展,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对培养更多符合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大有裨益。一方面,高校应全面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设计实践,鼓励学生多实地调研,在具体的实践中了解受众的设计需求,动手进行艺术作品设计,在较强的参与感、体验感中领会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和复杂性,经过实践检验之后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学习。另一方面,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提升学生实践水平。一般而言,以市场为导向的环境艺术设计企业能更好地挖掘地域文化与设计紧密结合的元素,并采用适合市场需求的融合方式获得受众的认可。因此,可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引入企业中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行业真实情况,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3结语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习俗、文化差异存在一定的差别,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将这些地域文化元素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之中,不仅能够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水平,还有助于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深化我国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力,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地域文化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晶,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融合发展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及建构多层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必然,为此需要通过不断挖掘地域文化元素、搭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教育平台、加强实践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等途径进行环境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更好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鑫.以突显地方特色为导向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研究[J].艺术教育,2018(23):157-158.

[2]黄莉.基于传承地域文化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创新[J].文化产业,2019(2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