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演进中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创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城乡演进中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创新分析

李海霞    ,孙明杰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青阳县蓉城镇和平村村民委员会

摘要:本文首先对新时期城乡演进工作中优化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时代要求展开思考,进而从主体缺位、载体缺失、介体匮乏三个层面,论述了乡村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工作困境,以及其保护与创新的具体工作思路,希望能够提出可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乡演进;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创新

1.城乡演进中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创新的工作困境

1.1乡村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的主体缺位

1.1.1内部主体缺位

作为乡村文化遗产传承的直接主体,大量人口的不断流失导致了乡村文化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严峻形式,并直接导致了文化传承的“空心化”现象。同时由于城市生活的吸引乃至诱惑,更是进一步导致了农村群众对与乡土文化的传承价值产生了认同危机,人们更向往城市现代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对于一些传统的民族工艺则抱有严重的抵触情绪,因此导致农村群众正不断丧失自身的文化自信。

1.1.2外部主体缺位

首先,“市场经济”是我国城乡演进历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市场过度追求商业化利益,缺少对文化价值的长远战略规划,因此往往会出现对乡村文化遗产的过度包装现象,不断没有对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发掘,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有的乡村文化生态造成影响。

其次,社会公益组织或志愿者团队,在参与乡村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很难真正意义上融入乡村文化环境中,如此便导致乡村文化遗产辐射范围有限。同时一些本村地区走出的优秀人才,由于专业领域不符等问题的存在,在面对乡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无法有效对文化遗产进行传承甚至创新。

最后,基层政府部门在看待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更多的将目光集中到经济建设层面,忽略了对农村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传承。同时在对其实施保护措施的过程中,也通常是采取“圈养”工作模式,仅针对文物古迹、传统民居等特色文化遗产设置保护措施,却未关注进一步对其发展传承,同时创新文化产业形式。

1.2乡村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的载体缺失

1.2.1空间载体缺失

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村庄统计数量大约为245.2万个,与2000年统计的353.7万个相比,以平均每年6.03万的数据不断减少。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受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影响,使一些年代久远的乡村古建筑受到了破坏,且这一过程中耕地与农田持续扩张,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乡村的文化生态,使得乡村的传统韵味正逐渐流失[1]

1.2.2物质载体缺失

随着城乡演进历程的不断推进,诸如戏台、集会、宗祠、庙宇等乡村传统文化场所与建筑正在不断减少,这一过程中不仅造成了乡村文化遗产的不断丧失,同时也导致农村群众的归属意识在持续缩减。如此一来,群众没有了精神寄托的物质载体,自然也导致了乡村原有的文化格局走向衰败。

1.3乡村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的介体匮乏

1.3.1物质介体缺新

乡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并不意味着“守旧”或“坚持传统”,而是要与现代元素进行充分融合,如此次才能够延续文化遗产的生命活力,并使其与时代之间产生更好的契合点。然而当前人们在进行乡村文化遗产宣传与推广的过程中,恰恰便是产生了“内容新意不足”的问题,如此导致了群众很难彻底接受传统文化形式。并且在城乡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人们往往更加趋向于多样化、智能化、便利化的生活方式,因此如果不能与现代文明进行有效相容,很难帮助群众在乡村文化遗产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精彩内容。

1.3.2手段介体缺活

在新时期背景下,人们开始走入多元化的信息交互时代,并从中感受不同文化形式的精彩与魅力。然而当前很多乡村地区的文化保护工作,依旧在坚持着传统的线下宣传渠道,并且只会在特定节假日进行展示。如此一来便导致现存文化遗产的推广工作缺乏连贯性与持续行的工作机制,并且由于文化展示渠道单一,一些外来人员也会由于成本或交通等方面的原因,很少深入关注地区传统文化,因此导致其影响力正不断降低。

2.保护与创新优秀文化遗产的对策与建议

2.1以人为本——关注人才队伍的发掘与培养

在进行乡村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加强以下三类人才的培养:一是具有文化知识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要求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正确使用数字化工作手段,对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存储,确保珍贵文化遗产不会遗失了;二是具有文化遗产修复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准确从地志文献中发掘曾经存在的古迹、技艺等传统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修复、补充、还原;三是地方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借助其对各类文化资源的了解程度,以此奠定文化创新与传承的良好基础[2]

2.2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传承的自觉与自信

在城乡演进的背景下,“观念差异化”与“思潮多元化”是农村群众最主要的思想特征。面对这一情况,唯有不断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才能够为复兴乡村传统文化遗产奠定有力工作基础,并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更多的空间载体与物质载体。因此要求基层工作部门贴近乡村地区人口的心理需求,创新传统文化的教育、宣传、普及,使群众了解本文文化的来源、走向,以及未来发展,从而整体提高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的有效性。

2.3有机融合——促进文化内涵的更新与修复

在看待城乡演进历程的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发展变化并非是“取代”或“覆盖”,而是两种文化观念的相互融合、扬长避短。因此在进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人们首先需要关注乡村文化的自我修复功能,对于一些传统的乡土习俗或文化理念,应尽量以创新与改造为主,确保农村地区向新型城镇化转变的同时,也能够继续保持自身的文化传统。例如针对一些地区的农耕祭祀习俗,可以在保留其原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改变其活动的形式与流程,将“麦田迷宫”、“农贸集会”等现代娱乐元素与之进行融合,如此不仅能够起到文化传承与保护作用,同时也对乡村文化的落后陈旧部分进行了创新改造[3]

2.4统筹协调——联动多方文化传承主体的协调参与

城乡演进工作是一项宽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性改造工程,因此对于乡村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工作,同样也需要社会、政府、群众、市场的共同参与,如此才能够实现共同治理,有机统一,协同推进,有序参与的联动工作目标。

3.小结:

综上所述,在城乡演进过程中,乡村文化遗产不仅能增加我国新型农村建设工作内涵,也有助于整体改变农村的产业解构,并在真正意义上推动我国城镇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本文在讨论了城乡演进背景下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现实困境后,分别从以人为本、文化自信、有机融合、统筹管理四个层面讨论了新时期保护乡村文化遗产的工作思路,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意见,并促进城镇与乡村、经济建设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共生共荣。

参考文献:

[1]漆向东,彭荣胜. 中国城乡关系政策70年:调整与演进[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9(6):7-15.

[2]杨佩卿. 现代化目标:新中国城乡关系演进脉络和价值取向[J].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0,33(5):97-105.

[3]庄学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传承困境与路径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04):42-49.

李海霞(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园林系 安徽池州 247000)
李海霞(1987年-11月),女,汉族,安徽池州人讲师,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主要从事园林设计、花艺设计教学研究。

课题 基金项目(一定要带上):2019年度池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人文重点科研项目(2020yjrwzd01);2021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21A0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