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君亲师”源流考辨

/ 3

“天地君亲师”源流考辨

任相梅,孟振华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日照,276800

内容提要:“天、地、君、亲、师”五字为儒家传统祭祀的对象,对中国国民性的养成和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历史时序为轴线,从“三才”思想、孝悌观念、群己之道和“三尊”之说等方面,考察了“天地君亲师”的文化思想意蕴、历史演变进程和逻辑推演结构,以期更好地考辨“天地君亲师”的源流和意义。

关键词:“三才”思想;儒家;孝悌;“三尊”之说

“天、地、君、亲、师”五字为儒家传统祭祀的对象,多立一五字牌位或条幅于中堂。这一举止既表现了民众对天地的感恩、对君师的尊重、对长辈的怀念之情,也体现他们敬天法地、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国民性的养成和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因此考察和辨析“天地君亲师”的文化意蕴与历史演变,意义重大。

一、“三才”思想

“天、地、人”的“三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至远古神话时期。如盘古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女娲补天与共工触山的救世神话,表现的都是“三才”思想,并把“人”放到了突出的位置。不过神话时期的“三才”,尚且只停留在天、地、人各行其道的思想上。

到了《易经》时代,人们才发现人可以向天、地学习,人道可以与天道、地道会通。通过法天正己、尊时守位、知常明变,可以达到开物成务、建功立业、改变命运目的。自此,成就了“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易·系辞》有云: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三才”之语词即由此而来。“天、地、人”曰“三才”,“才”与“材”通。汉《礼记·学记》云:“教人不尽其材。”郑玄注释“材,道也”。可知所谓“三才”即天道、地道、人道。那天道、地道与人道又有怎样的蕴涵呢?《易经·说卦》篇解释为: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这里强调了天道、地道和人道之间内在的一致性。无论是天道蕴含的阴与阳两面,地道涵盖的柔与刚两性,还是人道展现的仁与义二德,都是由两种互相对立的因素构成。而周易中的八卦正是由阳爻、阴爻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一个卦,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都象征着自然现象的变化和人世间的吉凶祸福。至此,“天地人”这宇宙间的“三大”才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宇宙中最了不起的“三才”。“三才”思想对后世最大的启迪和影响是“参赞天地之化育”(《周易·系辞传》),参与天地的造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人的能力和人的价值。

何为天地之化育?即何为天地之道?《周易·系辞》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大的恩德是孕化了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并为之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环境,令其各得其所,各安其命。宇宙洪荒,天地剖判,万物衍生其中,而人乃万物之灵长,所谓“天地之中生人为贵”(《孝经》)是也。人生于天地之间,享用天地之所赐,天地对于人有生成孕化之德,人自当感恩和报答,诚如《中庸》所言“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进而至于“赞天地之化育”。唯有在德行上自强不息,方能行之久远,而所积之德愈加广博,受其德风感化者愈加见其明睿,终至足以承载、庇护并化成万物。

赞悟天地的变化,正是学习天地这种生生不已的大德,顺天地之利而不相伤。正如《论语·颜渊》所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君子有成人之美”。人唯有以上天不言而“四时行焉,万物生焉”(《论语·阳货》)的好生之德,以及大地承载万物的容量和厚德载物的情怀为参照为榜样,才能克服急功好利的缺点,成为具有成人之美品质的君子。

二、孝悌观念

儒家继承了《易经》的观点,吸纳了“天地人”的“三才”思想,进一步认为“三才”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构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易经》有言: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天地阴阳交合,万物得以化育;世间男女结合,人类得以生生不息。父母对于子女,如同天地之于万物,也具有生养之功。父母不仅给予子女生命,且哺育抚养,教育提携,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子女对父母来说,少儿依之,长而报之,正是人之常情。中国人的感恩之心,首要体现于孝道。恰如《孝经》所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三才章》)意指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法则,地上自然万物的生长之道,是人类的天然具有的品性,以此强调孝悌具有客观必然性和普世性。

在古代,对天地、父母的感恩,上至天子下到庶民,无一例外。“天子要郊天、祭地,要立七庙祭祀列祖列宗;诸侯要建社稷(祭地祇、五谷神)、立五庙;卿大夫要建三庙;士也要建一庙;庶人虽然无力建宗庙,也要在自己家中祭祀祖先。”同时,在制度礼法的制定中,无不考量和体现孝道的内容,如以“养老”、“教化”为职的庠序制度、突出“慎终追远”思想的宗庙制度、旨在“尊祖敬宗”的宗法制度和强调“亲亲尊尊”的礼乐制度,都体现了报恩和孝悌的意蕴。

儒家认为,讲孝道不仅是对父母长辈孝顺敬爱,还要与同辈兄弟相亲相爱,所谓“友于兄弟”、“恭顺兄长”,兄友弟恭,手足情深,方“悌道若成,孝道乃全”。把对兄长的恭顺之情再推而广之,就形成顺长敬上的普遍法则,如《孝经》所言,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孝”针对长辈而言,“悌”针对同辈而言,将“孝悌”之情扩充推广,则父子、君臣、兄弟、朋友、夫妻等伦理昌明,社会秩序也理顺了。至此,“天地”与“君亲”有了密切关联。

三、群己之道

战国时期儒家诠释《易经》的经典作品《易传▪序卦传》云: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礼义有所错。

有了天地万物,方有男女夫妇;有了男女夫妇,方有父子君臣;有了君臣尊卑,方有上下之别;有了上下之别,礼法道义方能施行。从天地万物到男女夫妇,再到父子君臣,最终到礼法道义,这一生成、长养、文明、秩序的发展过程,既是自然宇宙的演化规律,也是人类进步的秩序。儒家认为,孝悌有三阶,即《孝经》所言,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因为在儒家看来,孝悌不仅对父母亲人,也是对长官君王;不仅指向家庭内部,也是面向社会。真正的孝子,不仅孝敬父母要使亲人愉悦,得到尊敬,而且如《诗经》所说,“孝子无匮,永赐尔类”,将这种对亲人之爱扩大到社会、政治领域,让天下人同享其乐。这种爱的推广,也使父母祖先在个人的道德圆满和事业成功中享受更大的荣耀,从而成就光宗耀祖的“大孝”,如《孝经》所言,“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就进入孝悌的第二个层次“事君”,也就是出仕、做官。《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有言,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侍奉父母的孝心,可以移作对君主的忠诚;侍奉兄长的礼顺,可以移作对其他长者的顺从;治理家庭的经验,可以移作对政事的处理。儒家认为,一个人能孝亲敬长,才会忠君爱民。因为儒家提倡“大孝尊亲”,而“尊亲”的主要途径莫过于“立身扬名”,“孝行成于内,而嘉号布于外”。在古代社会,只有通过“事君”出仕才能实现此番“大孝”。如此这般,“事君”宛如“事父”,因此,君臣、父子皆互为本,以至于“转相为本,如循环无端”。至此,天、地、君、亲所构成的统一体昭然若揭。对此,钱穆有精确而深入的剖析,他指出:

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为道有四:曰天道、曰地道、曰君道、曰父道,而四道实一道。天、地、君、亲四道,又可分为“群”“己”二道,而群己实亦一道。无己何有群,无群亦何有己。群己一切道又可分别为两道,曰尊曰亲,而此两道实亦一道。

己之内有心有情,己之外有天、有地、有物、有群。而群之中则有君有亲。要之,皆有所当“尊”,所当“亲”。而尊与亲实即一己之心情,非在己之外,仍在己之内。

天道、地道、君道、亲道,皆出自“尊”和“亲”,而“尊”与“亲”皆发自个人的内心,有内心衍生出情感与情义。钱穆把这种“一天人”,“合内外”的“一己之情”,称为“人生大道”。

四、“三尊”之说

承接上文,这种“一天人”“合内外”的“人生大道”该如何养成呢?对此,钱穆亦有精辟论述,他说:

此一人生大道何由觉知,何由宣扬,何由辅导,何由教诲?则曰“师”。古人易子而教,受教者自称弟子,师之死,心丧三年,则事师当如事父。又曰“作之君,作之师”……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群有“三尊”,曰父、曰君、曰师。而师可兼君父之尊,君父则不得兼师之尊。

中国师道创自孔子,后世尊孔子曰“至圣先师”。自孔子以下师道不绝者两千年。历代帝王庙寝坟墓易代则废,惟曲阜孔庙孔林则两千年来不废。孔庙并遍及于全国,两千五百年来中国人所长期共尊者惟一孔子。尊孔即以尊师。故师道之在中国文化中,有其特殊地位,并世其他民族难相比伦。

中国文化传统中,自古有“三尊”之说。所谓的“三尊”,即君、父、师,是儒家所倡导的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价值观念所指向的尊重对象。这段论述中,钱穆把“师”与“君”“亲”何以并列而举,予以简洁精当地阐述。并指出,“中国师道创自孔子”。然而早在春秋时期,《国语》中有这样的记载:

民性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

这就指出了“君”“亲”“师”三者为人安身立命提供的支持,父母给人以生命,事君出仕获得奉养己亲的俸禄,老师则教人以才智。同一时期的《左传》提出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的人生境界“三不朽”之说,与此同义。而出仕做官以立功的前提则是“立身”。古人推崇的立身,不仅事业有成,做个功臣;还要在道德层面有所追求,做君子贤臣。而无论是“立身”还是“立言”,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诲和指导。

这一时期,私学日益兴盛,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孔子首创儒家私学,并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受教育的群体从贵族扩大到平民。孔子私学为学生传授“六艺”,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在40多年的私学生涯中,孔子培养弟子众多,《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尊师重教的传统即“师道”在中国确立。如钱穆所言,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且“自孔子以下师道不绝者两千年”。

荀子继承儒家尊师重教的传统,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地位,正如吴虞在《谈荀子书后》中所说:

《礼论篇》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此实吾国天、地、君、亲、师五字牌之所由而立。

荀子把老师与“天”“地”“君”“祖”并列,宣称“天地”是万物之本,“先祖”是族类之本,“君师”是治理人民之本,并强调“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把老师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其责任之大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如此,后世才有韩愈的《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等脍炙人口的名句。以至于清代廖燕在《续师说》强调:

宇宙有五大,师其一也。一曰天;二曰地;三曰君;四曰亲;五曰师。师配天地君而为言,则居其位者,其责任不綦重乎哉!

自此以后,“天地君亲师”遂逐渐成为里巷常谈,进而走进千家万户。

参考文献:

[1]肖亚康《红拳“梅花桩拳”考》,《中华武术(研究)》,2018,10

[2]舒大刚《从“三统”到“三本”:中华信仰的形成与普及》,《孔子研究》,2015,7

[3]舒大刚《至德要道——儒家的孝悌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4]钱穆《文化与教育》,九州出版社出版,2014

项目基金:本文为2019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专项项目《新时代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立项号:19CPYJ32)、2020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立项号:ZD20200861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任相梅,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孟振华,助教,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