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人才引进“双向奔赴”的探索——基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角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乡村振兴与人才引进“双向奔赴”的探索——基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角度

张淑华

中共永州市委党校  湖南 永州 425000

摘要: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人才振兴作为乡村“五大振兴”之一被特别强调。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则进一步指出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人才是用好人才的基础,破解乡村振兴中的人才引进难题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文章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角度阐释了人才引进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和意义,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乡村振兴与人才引进“双向奔赴”的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   人才引进   双向奔赴

一、人才引进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和意义

1、人才引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能位匹配原理,要求指根据岗位的要求和员工的能力,将员工安排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保证岗位的要求与员工的实际能力相一致,相对应。能位适合度是人员的“能”与所在其“位”的配置程度。能位适合度高,说明能位匹配越合理,越适当,即位得其人,人适其位,适才适所,这不但会带来高效率,还会促进员工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反之亦然。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就必须要以人才为支撑,把引进来的相应的人才安排在合适的岗位,开展工作就会事半功倍,乡村振兴就会乘风破浪。否则,如果没有人岗相宜,就没有乡村振兴。

“双向奔赴”是网络语汇,指的是恋爱中的两个人相互努力靠近。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就是实现岗宜其人,人宜其岗,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岗相宜。人才引进应该积极地对接各类人才,包括对高学历人才敞开胸襟。应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精准选才、精准用才;杜绝唯学历选才、用才,杜绝盲目以体制内岗位引才、用才,要以产业来留人用人、以市场来引才用才。就人才个体而言,向基层、向乡村“奔赴”,既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性使然,也与当前就业形势和个体理性有关。理想的“奔赴”应是有利于个体才智充分发挥的“奔赴”,而不是基于“体制内优势”的一种追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为了有效地实现本文所谓的“双向奔赴”,还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都离不开劳动力市场及其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离不开人才培养结构与规模的优化和调整。

2、人才引进是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人才是关乎乡村振兴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乡村振兴取得成功的不二法宝,是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互补增值原理,将各种差异的群体,通过个体间取长补短而形成整体优势,产生1+1>2的效果,以实现组织目标。该理论的启示是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人才互补来实现增值,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新引进的人才,来自各地,给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鲜的血液,他们的知识、能力、性格、年龄、关系等各异,相互在一起能够实现互补,思想碰撞产生新的活力。因此,乡村振兴必须广开贤路吸纳四方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做到有如源头活水源源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保持组织的生命力和创新动力。

3、人才引进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激励强化原理,要把提高效率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有效激励,使员工明辨是非,认清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保持持续不竭的工作动力。实现乡村振兴,引进人才,会让原有的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同时也加剧了竞争和考核对比,让人才队伍更具有活力。同时健全人才考核的机制,适度有效的竞争,让整个组织的氛围奖罚分明,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保证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引进是一个助推器,不仅有利于推动各项工作,弥补乡村中原有人才队伍存在的缺陷,还将带领其他人才一起创新和增长见识,为乡村营造一个更加开放、有序、包容同时充满活力的新农村氛围。

二、乡村振兴中人才引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农村基础不够健全。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当前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造成基层人才短缺,一些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2、政策层面不够规范。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基层工作人员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繁琐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选择“逃离基层”。还存在乡村人才引进机制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到位、流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体制机制障碍成为乡村人才留不住的首要原因,导致优秀人才供给不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

3、保障层面不够匹配。就资金支持力度而言,乡村振兴管理人才薪水报酬较之于其他行业不具备优势。“一肩挑”后,少数常职干部因收入较低选择辞职外出务工,导致村级班子出现空缺。在分配制度,一些企事业单位仍普遍采用的是大平均、小差距的分配制度,高层次人才的劳动价值、贡献、效益与分配不能成正比,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不能参与分配,优秀人才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引进的外来人才在工资、待遇、住房、社会保障方面得不到保障,难以安心留在乡村工作。

4、统筹层面不够明朗。没有建立乡村振兴专门的人才引进平台或者资源库,导致各政府、各部门、各乡村职责和权限划分不明朗,存在不明、混乱冲突或者重复的问题,导致各自为战、“你引进你的,我引进我的”的现象,在部门统合、资源整合等方面存在误区,从而影响了人才引进的常规化有序开展。同时各地对引进人才的各项优惠措施规定非常组线条,可操作性不强,容易导致各部门相互推诿扯皮,导致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5、职业发展层面不够畅通。就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角度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人才上升通道的一个重要节点,是人才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组织育人与留人的一个重要措施。基层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少,培训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难以适应乡村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部分乡村人才难以进入当地部门选人用人的视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在能力提升层面,各类学习课程的设置不够实用和科学合理。

三、实现乡村振兴与人才引进双向奔赴的对策建议

1、坚持党管人才。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管人才的原则,这是政治方向和原则要求,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在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更应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方向,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为广大农村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人才引进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从政策指向设计层面充分体现党委政府对人才的重视、关怀是引进乡村振兴人才的“生命线”,也是充分保证乡村振兴人才引进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前提。

2、发展当地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村富裕了,农民增收了,环境变美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才能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只有当地产业发展了,就业岗位增多了,农村强势崛起了,才能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人才引进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使返乡青年能获得与城市相比接近或者性价比相当的收益,实现乡村与城市在就业、收入上的平衡,人才才能携家带口扎根当地,乡村才能留住人才,乡村振兴才能有切实保障。

3、完善待遇保障。乡村振兴各领域的人才,只有在待遇保障方面得到尊重,各地才能聚拢一批有品行、有想法、有能力、有担当、有作为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从而最大限度保持队伍稳定和工作的延续性。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管理寓于服务”当中,设身处地地为人才考虑、真心实意地为人才着想、积极主动地为人才解难,在住房、医疗、婚育等方面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直接反映一个地方人才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尺,也是体现一个地方吸引力的重要方面。

4、营造良好环境。环境营造是“筑巢引凤”的必要环节,能最大限度激发乡村振兴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健全完善人才政策,营造引才聚智良好环境,增强人才吸引力;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加强对人才的服务联系,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必须创造适合各类人才发展的大环境,在待遇、住房、职称、子女上学、医疗等方面向农村人才倾斜,激励优秀农村人才扎根基层、建功立业。营造有文化特色的舆论氛围,全面提高人才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5、畅通人才成长渠道。要破除各类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构建人才工作新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政策、营造人才发展环境、优化人才服务水平,提供人才成长空间,搭建事业发展平台,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着力栽好乡村“梧桐树”,吸引乡村振兴“金凤凰”,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搭建人才作用平台,分类指导研究制定人才工作的发展规划,使人才在岗位上各展所长,增强人才自身价值感。

参考文献:

[1]黄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才引进路径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2年第5期

[2]荚凤欢,张水若,易宏波.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人才引进对策研究——以辽宁省北票市台吉镇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20年第15期

[3]方守红,张浦建.浅议乡村振兴中的人才引进和培育[J].新农村,2018年第12期

作者简介:张淑华(1983—),女,中共永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政府公共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