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与乡村转型协同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与乡村转型协同发展研究

赵武涛

陕西地矿综合地质大队有限公司 陕西省渭南市714000

摘要: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是土地管理部门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基本实现方式。本课题研究中,以某地区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分析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对乡村转型的影响,探索二者协同发展的协同路径,以此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提升土地整治工作水平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治;乡村转型;协同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农村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战略实施重点关注的层面,成为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转型发展离不开土地的基本载体,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固有问题,因此在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同时,实现与乡村转型的协同发展,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1、农村土地整治案例

西北某省区**县**镇**村等2镇2村土地整治项目,项目建设规模为38.2883h㎡,项目实施后预计实现新增耕地33.4256 h㎡,新增耕地率为84.69%。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类型。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土地权属调整、投资估算、项目建设推进及后期管护等工作。基于项目规划测算,在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为二年三熟制,综合效益能够达到41.83万元,静态投资收益率达到8.42%,为当前农民脱贫、增加就业机会、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切实提升小康社会建设水平。

2、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对乡村转型的影响

2.1对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的影响

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原有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化调整,以技术手段改变土地利用性质,确保土地整治后能够满足土地耕种要求。在土地平整工程实施中,消除妨碍机械作业和作物生长的树桩、杂草等,对土壤进行改良;在道路工程实施中,能够便利于车辆机械同行,提升农业管理效率;在农田防护及水利设施建设中,能够通过防护林建设等措施,避免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发生。通过这些方面的综合整治,能够推动农业生产朝向机械化方向发展,提升农业机械运行效率,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中存在的闲置低效现象。

2.2 对农业组织经营方式转型的影响

农业组织经营方式是生产效率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受制于我国农业人口多、土地面积有限的客观条件,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集体经济模式,成为我国农业组织经营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农业科技不断发展背景下,这种方式在某些地区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桎梏,因此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通过土地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探索农村土地出让制度,打造以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方式为主的新型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农村土地经营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1]。新型组织经营方式能够在确保农民根本利益前提下,实现劳动力、农业技术和农业资本的全面整合,确保各个方面要素效能充分发挥出来。

2.3 对农村产业经营范围的影响

传统的农村产业体系中,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种植类型较为单一,经济效益水平低下。通过土地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增加土地面积的同时,能够推动产业经营范围多元化转变。在土地整治工作开展中,通过小块田地的集中管理,能够根据土壤特性选择合适的作物类型,转变原有模式中无法耕种或者单纯以粮食作物为主的方式,增加经济作物种类。在经济作物类型增加后,还可以以此发展出对应的加工业、餐饮服务业等,实现农业产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2]。在土地整治和后期维护中,还需要增加配套的水利设施建设、农资服务乃至农业文化方面的经营主体,以此为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4 对农村产业转型的综合影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农村产业转型已经成为乡村转型的基本路径,以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为载体,实现与乡村转型的协同发展,则是尽量规避转型力度过大,消除侵害农民利益现象最为有效的方式。从本课题研究所依据的案例实施成效来看,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不仅能够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农业组织经营方式转型及经营范围转型等方面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还能够将充分利用转型过程中的关联要素,在相互作用下共同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导向,将农村土地整治与乡村转型深度关联,还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绿色方向发展,为促进城乡一体化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3、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与乡村转型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

3.1 以权利重组优化价值分配

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开展既是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基本途径,也是权益关系重新调整的过程,因此在协同发展转型中,必须要强化对农民财产权益保障的重视程度。在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组织层面要深化调研,了解农民获得土地的利益诉求,坚持以保障农户承包权为基本要求,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基本实现形式,将土地集体所有制与市场经济运行体系相结合,做好土地所有者、经营方及承包方利益协调[3]。在政府及集体共同参与下,完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资源配置,以提升利益总量为载体,确保价值分配公平化、合理化,确保土地整治工作在乡村转型中促进作用能够充分彰显。

3.2 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为导向

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开展的核心诉求,是通过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在实现乡村转型协同发展的同时,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因此在项目规划设计中,必须要坚持以区域粮食安全为基本导向。在坚持粮食生产为主的同时,改变传统的单一式农作物生产模式,合理规划种植业、养殖业及手工业比例,构建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体系,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在土地平整及农业生态系统构建中,应当坚持以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便利应用为出发点,对地块、道路、水利设施等进行优化配置,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要求,确保农业生产效率有效提升。

3.3 以空间结构优化改善人居环境

在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开展中,还应当遵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总要求,明确农业生产效率与人居环境改善、生态循环体系之间的关系,确保项目整治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协调统一。在道路整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后期乡村公路建设改造需求,考虑道路绿化、耕作半径、农村劳动力及产业分工便利性要求,以集约化利用为导向,构建有序的空间格局体系,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4 以产业重塑彰显经济价值

坚持以产业重塑为导向,实现农业产业与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提升乡村经济运行价值,是乡村转型发展实现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土地整治工作开展中,要切实转变传统整治工作理念,以农业经济效益提升为目标,规划设计产业融合的实现要求,为后期产业融合体系优化奠定良好基础。在土地整治工作实施过程中,要强化与农民群体的沟通交流,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及农民利益诉求,根据实际情况对整治方案进行优化,确保土地整治工作的协同作用能够充分体现出来。

4、结束语

在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国土资源利用不断朝向精细化发展背景下,土地整治工作必然要与乡村转型实现高效协同,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深刻认识土地整治工作带来的促进作用,优化具体工作方式,为乡村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婧雯,刘彦随,戈大专,陆玉麒,牛博.平原农区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转型发展协同机制[J].地理学报,2022,77(08):1971-1986.

[2]陈坤秋,龙花楼.土地整治与乡村发展转型:互馈机理与区域调控[J].中国土地科学,2020,34(06):1-9.

[3]乔陆印.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土地整治的内涵重构与系统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9,35(22):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