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与预警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与预警管理分析

李智,张经纬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与稳定是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造成建筑行业频繁出现安全事故,阻碍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文章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为着手点,分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结合实际情况给出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预警;分析解决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性、专业性、持之以恒的管理,涉及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因此,施工安全管理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对人、物、环境和管理四方面的探讨安全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有害因素和“管理”上的缺失,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对“物”的管理、更是对“环境”和“制度”的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须将项目的各方面、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项目建设的全体人员参与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从而全面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标准和项目安全管理能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加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有助于严格控制安全检验的水平,通过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有效减小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为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使用提供重要保障。安全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价值,安全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贯彻和落实好以预防为主的管理原则,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与投资情况,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严格把控。同时,通过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危险因素,降低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做好人员安全管理,保证整个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2建筑事故的成因分析

2.1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个好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起到规范施工行为和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的作用。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导致工作人员施工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过于落后,难以满足现阶段施工要求。(2)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安全管理人员未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导致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无法得到保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企业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通常采用分包、转包的方式,将整体工程委托给多个小型施工团队。这些小型施工团队通常缺乏良好的安全管理能力,因此不能清楚地划分安全管理责任,最终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存在责任不明、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问题。不同的施工团队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机制,所以安全管理的质量差异较大。除此之外,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还表现为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往往只关注普通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而忽视了特殊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比如电梯等特殊设备的管理人员以及电力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2安全机制落实不严格

工人缺乏对安全的认识,从而造成施工中的技术错误。同时,安全职责分配不够明确。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虽然建筑企业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但并没有详细的规定,这也是为什么施工安全责任划分不清楚的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企业不注重安全生产技术流程的优化,对安全责任部门的重视程度较低。此外,安全技术人员缺乏自主操作的能力,往往采取集体协作的方法,无法准确地判断事故的成因,这是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的第三个原因。

2.3相关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在我国,部分建筑企业及相关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这是阻碍我国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原因。许多企业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将风险管理所需的开支视为不必要支出。一旦发生风险,上述人员往往采用不合理的方式来转移风险。需要强调的是,一旦酿成风险,建筑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势必会受到严重打击。此外,风险转移并不取决于对方的报酬假设(合同折扣)。企业往往在建筑市场上,通过免责条款和其他苛刻条件向承包商转移风险。虽然这种立场可能给业主(或总承包商)带来短期的经济利益,但它也会导致合同双方发生严重的利益冲突。这种不公平的风险转移方式会给我们的社会和建筑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为了承担不公平的风险责任,承包商不得不减少设备、员工等成本,甚至采用风险再转移的方式。长此以往,建筑企业的技术、设备投资将严重不足,建筑业的发展将停滞不前。

3对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建议

3.1建立健全安全各项管理制度

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都应该具备统一规范、标准并带有强制执行的特点,建设相关单位要想项目安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就必须加强安全制度建设,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制定相应安全管理制度,并持之以恒落实到实处。在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教育、检查、会议、事故报告、投入保障、责任考核、奖惩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基础上,深刻分析建筑相关单位各阶层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力和自身业务素质,制定安全管理的长期规划,以“量才适用、人尽其才”为行动纲领,加强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达到“职责清晰、权责到位、分工明确、考核有据”;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管、事后有奖惩,来强化安全管理责任,促使企业各阶层人员对安全及安全管理的重视;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监管体系,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要形成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定期组织各方建筑相关单位参加的安全文明综合检查,找到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危大、高危”防治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采取必要的监管、预防实施细则,确保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2严格奖惩机制

在安全生产大环境下,建筑企业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认识,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和处罚制度,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对自身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促进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同时,各有关部门也要根据现行的建设方式,在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达到项目建设目标的同时,尽量减少投资,从而达到整体的经济效益,这对于建筑工程建设的长期、平稳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3.3增强风险意识防范项目管理风险

管理人员要增强风险意识,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要做好充分准备。在施工前,管理人员要对工程进行全面分析,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当出现索赔问题时,合同双方必须尽量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当谈判不能解决索赔问题时,索赔方可以收集索赔证据,在规定的时限内提起诉讼,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索赔证据包括投标文件、会议记录、信函、指示或通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现场记录、项目照片、气象数据和各种验收报告等。建筑企业需要防范项目管理风险。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建筑企业必须利用资本优势、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对整个施工工程进行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工作是项目施工的重点,建筑企业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因此,建筑企业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开展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对此,建筑企业应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等方面入手,保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效果,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徐大斌.提升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对策[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2).

[2]山东省建筑安全与设备管理协会[J].居业,2022(1).

[3]宁方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水泥,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