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6S管理模式的劳动实践课程开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基于6S管理模式的劳动实践课程开发

冯智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市静海区 301607

摘要:6S管理模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管理方法,也是当前制度建设质量的保障。将6S管理模式引进到劳动实践课程中,可以提高劳动实践的管理水平,确保实践流程井然有序,同时也可以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还可以使学生角色互换,从而达到学校教学管理的目的,从而更好地与社会接轨。本文对6S管理模式的内涵及重要性进行了探讨,以及如何将6S管理模式应用到实际中。

关键词:劳动;6S管理;开发;实践课程

要适应新时期对高人才的需要,必须不断地调整教育管理方式,引进高素质的教师,深化教育改革。其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点。劳动实践的实施既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又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现代6S管理模式,既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保证其井然有序,同时,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一、6S管理内涵

6S管理是基于5S现代管理理论的延伸,日本率先提出并运用于此。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等六个部分。

第一整理:把工作环境中的各种物件分成两大类,一种是必需的,一种是不必要的。其基本思想就是剔除无用的东西,保持所需的东西。整理可以使项目在分类时得到更好的利用,也能为校园场所提供更大的空间,改善人们的舒适感和干净。

第二整顿:它把一切必需的东西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工具和材料也会被整顿的有序。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节省搜索的时间,而且还可以避免大量的货物堆积,降低风险。本节的中心内容是让同学们积极参加,并严格遵守纪律,坚持下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清扫:就是要划分出一个区域,建立一个清洁的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工作,打扫好自己的工作,并且有专人负责。

第四清洁:主要是要保持校园环境中的工具、设备和所使用的物料的干净。

第五素养:要有一套管理制度,要在学校里开办一套6S管理课程,教给学生有关6S管理的相关知识及相关的管理运用要领,让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学校、为师生服务,并培养进取精神。

第六安全:学校要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使其严格遵守,培养安全意识,使其健康安全成长。

二、实施劳动的重要性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在教育中,劳动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又要培养其劳动意识,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劳动者。

通过对学校劳动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使学生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培养爱护环境、珍惜环境的人格品质,促进学生自主参加学校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所有的同学都很踊跃参与,有利于促进学校的良好的教学秩序,促进良好的学校风气形成。

三、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过分溺爱

有的同学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过度的照顾和宠爱,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工作无处不在。所以,在家的孩子没有参加劳动实训的机会。长期来看,劳动教育自然就会疏忽,学生会误以为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因而,对劳动理念的认识还不够准确,对劳动教育缺乏认识和认同。

2.考试负面效应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导致学校仅注重对考试科目的教学与管理,对升学率的追求,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各项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许多家长、老师、学生将学历视为一生追求的目标,而忽略了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学生的学业上,而仅仅注重考试的结果和升学率,这就不可避免地忽视了不被纳入评价系统的劳动教育。

3.不合理的劳动分配体系

从整体上来看,智力劳动的福利要高于体力劳动,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对体力劳动的轻视。受此思想的影响,学生对文化课程的学习更加关注,没有认识到人民的生命是劳动创造的,而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比较薄弱。为此,应将劳动教育与教育相结合,使其具有更好的育人作用。

四、劳动实训存在问题

一些学生对劳动实践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劳动和卫生、体力劳动是一种简单的概念,认为劳动没有技术含量,不利于自己的学习技能。长期缺少劳作,日积月累,就会产生惰性思维,意志会慢慢衰退,不愿再做体力活。劳动实训课程,既要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又要注重培养其劳动的价值和质量,使其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劳动的乐趣,感受劳动的光荣。

一些学校的教师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和实践并不统一,他们在思想上重视劳动教育,却没有把劳动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去,造成了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形式化、不能落实的现象。因此,必须对实训课程和劳动实践评估方法进行改革。

五、以6S为载体实施劳动实训的途径

1.将劳动理念教育纳入专业实践教学

思维指引着行为。首先要使他们认识到劳动的意义,让他们了解劳动,培养他们的好习惯,热爱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选择一些与理想有关、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优秀工匠代表,要充分发挥“工匠代表”的旗帜、标杆、导向、榜样作用,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并解决其劳动价值观念上的偏差,使其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

劳动实训课程是一种高强度的劳动密集型,其教学时间不低于1/3,其主要目标是使学省能够熟练地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学中,要把劳动观念和学习能力相结合,将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动技能、劳动改造等方面的内容纳入到实践课程中,做到实践与劳动的有机结合,以防止因顾此失彼而导致的不平衡,对学生的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建立6S管理模型

实训可以全面实施现代6S管理,按照现代的要求对实训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6S的实践教学环境,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真实,并创造一个良好的劳动氛围。6S管理在劳动实训中对学生进行认真、细致品质的培养,把6S管理思想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实行“定流程”、“定标准”的管理,使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受到无形中的劳动教育。

3.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根据其6S的要求,制定实习计划、标准、要求,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劳动实践中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分组进行清洁。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实际的收益,培养好的工作习惯,制定了一套具体的规范和教学方案,其中包括6个方面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并拍摄和制作短片。在对学生进行全程引导、认真监督的情况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各种工作的轮换,并对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通过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其发现更优化、更有效的劳动方式,使其发现劳动的意义和乐趣。

结论:劳动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渐进的过程。因此,加强对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真正参与劳动的人才能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欢乐,才能真正地热爱劳动、尊敬劳动者,而对学生而言,劳动技能教育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艰苦意志,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曹阳.高职院校实训室文化建设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9,(6).78-81.

[2]徐志成.信息化在高职院校实训资源建设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8,(5).58-59.

[3]王盈.高职院校实训室实施6S管理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7,(10).34-35,38.

[4]张袖斌.高职院校开展实训室文化建设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7,(7).226-227.

[5]温泉.浅析高职院校实训室文化建设[J].职业.2016,(1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