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

古次里牛 ,吉则木西 ,张兰

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民族初级中学

摘要:在之前的一段时间,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初中教师认为学校就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地方。但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下,广大同仁普遍认识到教育工作不能仅限于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技能,还要让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使学生能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让知识技能成为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为国家社会创造价值的工具。因此,在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初中德育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要充分利用初中这一重要的学生成长阶段为学生今后的身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对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日后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性意义。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创新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正确三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中阶段学生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都会带来直接影响。加强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是为了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目前来看,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还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限制,德育教育工作还停留在表层,不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健康和正确的引导,而且灌输式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不能真正发挥德育教育价值,学生也无法成为真正的德育主体,德育教育工作效率和质量不理想,为此加强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很有必要[1]

1初中德育工作当前面临的问题

1.1德育教育偏向于形式化

从初中教育体系现状来看,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教育部门的要求,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只是对德育理论知识的教育,德育课程更倾向于文化学科,缺乏德育教学实践课程,导致德育课程的效果和价值不能充分体现。教师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不能仅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要在各个学科中充分渗透德育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参与到德育教育实践中去,通过实际参与来提升学生的道德感,将德育教育知识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通过日常生活实际来加强学生的道德准则,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与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1.2教师素养欠缺

困扰我国初中德育工作质量提升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师素养上的欠缺。在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相比德育,教师普遍更重视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要接受中考的检验,教师更是要把自己和学生的主要精力都引导且集中于知识的学习上。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初中教师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有关德育的问题,缺少德育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如一名初中地理教师,虽然教学内容中有关我国的部分都可以作为德育资源,但教师并不知道如何应用,或者应用起来过于死板,起不到良好的效果[2]

2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创新策略

2.1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德育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和观念,教师的言行举止是隐性德育,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端正思想。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如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不良行为应及时制止,在日常教育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用爱来感化学生,充分发挥爱的教育作用,教师平时应多和学生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思想动态,采取合适的方式来展开德育教育工作,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关于家庭课文教育讲解时,渗透感恩教育理念,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在讲解关于国家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渗透爱国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主义精神。定期在班级中开展班会活动,在班会中,班主任可以以“助人为乐”作为课题,让学生积极讨论身边一些常见的助人为乐的事例,对事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讨论自己有没有做过哪些助人为乐的事情,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育氛围。在母亲节时开展主题班会,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关爱,如写一张卡片,或给母亲写一封信、买一束花等,向母亲表达自己的爱和感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掌握学生心理需求。

2.2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德育要想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如此才能促进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从教学层面分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彰显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观能动学习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具备极强的内在学习动力,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讲究对应的方式与方法,可以筛选部分道德素质与品格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影响整个班集体的学生,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并最快地提升德育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组建德育小组,选择班级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组成德育小组,然后教师可以为他们布置任务。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让他们记录同学日常的思想品德情况,然后汇报给班主任,鼓励他们能互相学习同学身上的优秀品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使学生的道德水平整体提升。在组建德育小组时,教师则要考虑实际情况,小组人数要严格控制,最好以6人为一组,让组内成员能更好地沟通与交流。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积极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德育题材,这样能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在关于“网络生活新空间”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互联网有充足的认知,使其能对互联网信息具有基本的评判能力,避免互联网中的某些负面信息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教师需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引导学生能认知网络这一把“双刃剑”,帮助学生能更好地运用网络获取知识,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提升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分析能力。

2.3家校德育合作

日常生活是德育的广阔平台,在初中德育方面应形成密切的家校合作,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等不同的环境下都能受到德育的渗透。在这方面,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同样需要具备较高的德育专业素养,要充分了解学生家长及家庭情况,在面对不同家长时要采取差异化的沟通方式,以引起家长对德育及该领域家校合作的重视,提高家长在德育方面的家庭教育水平,积极开展家校联动并帮助学生和家长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例如,教师在教给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采用正确方法与家长沟通交流,合理争取自主权的同时,也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向家长通报德育工作的形式、内容和目的,要求家长在与学生沟通时采用正确的方法,与学校和教师相互配合。对于部分在家庭教育方面较为忽视的家长,如忙于工作,时间精力不济,教师应与家长共同寻找解决办法,以便学生和家长双方拓展家庭沟通的途径,在一些具体细节上提醒家长注意,请家长及时反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整体情况。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对于初中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且深远的影响,但现阶段还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制约,不能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工作价值。为此加强德育教育的创新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创新德育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初中德育工作中的问题及创新对策[J].文理导航(上旬),2022(01):73-75.

[2]杨梅娟.探究初中班主任管理方法的创新与实践[J].新课程,2021(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