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治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治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黄鸿池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 362321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道德与法治的意识日渐提升,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开始重视课堂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希望能够通过其教学工作的开展来强化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建设。再加上初中生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尚且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品德修养、法治知识、社会道德品质等等内容,这些都能够对初中生的个人品质以及价值观发挥良好的影响,促使其精神世界更健康地发展。因此,本文就如何提升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法治主题;教学实践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关于法治主题的教学通常不被重视,还有理论和实践脱节、缺乏多方合力等相关问题。鉴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重视法治主题的教学开展,注重法治课的系统化开展,加强法治教学和社会行为的衔接,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法治意识。

1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与其他课程强调概念与理论的学习不同,道德与法治是帮助学生进入社会的一门课程。如我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性质等。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不仅可以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明确基本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未来步入社会或者为人处世中可以遵守应有的道德和底线。现阶段在社会中依旧存在很多违法且有损道德形象的行为。这不仅损害别人的利益,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与规划,使学生可以在面对困境时,第一时间用法律保护自己,在必要时维护自身的权益。目前,我国教育部已经将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进行内容的整合,统一改成道德与法治,由此可见国家以及社会对学生基本素质与素养形成的关注。与此同时,学生在步入初中之后,学习压力也会逐渐提升,且这个阶段的学生会经历叛逆期,这对其思想的塑造会有一定的冲击。因此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这门课程都应该被重视,但是现阶段很多学校与教师更加注重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而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却并不关注,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也循规蹈矩,难以进行模式的创新。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区别,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会降低教学效果,还会抑制学生的综合发展,难以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效果和作用。因此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情况进行分析十分重要,相关人员应该加大对课程讲解情况的重视,并找出其中的问题,利用模式创新与教学方法优化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课程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也是我国教育的重要意义。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治主题教学实践

2.1课前预习

学生在课前预习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过程,就是其独自面对与探究法治知识的过程。该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而且还能提高其自学能力。例如,在学习“凝聚法治共识”相关内容时,道德与法治教师可提前布置给学生相应的预习任务,引导学生依据学习的任务对相关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如:“我国政府的宗旨与作用是什么?依法行政的内涵与核心内容是什么?我国政府对于依法行政有什么要求?”学生依据教师所布置的预习任务,在课前学习与法治有关的知识,加深对课堂内容的了解,为培养课堂学习奠定夯实的基础。

2.2强化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教材内容大都是理论性知识,枯燥乏味。所以,教师可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这样可以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意识到人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形成各种社会关系。如向不同人作自我介绍:当面对同学家长进行自我介绍时说“我是××的同学”;当面对学校老师做自我介绍时说“我是××班的××同学”;当面对外国朋友进行自我介绍时说“我是中国人,我来自××学校”;等等。这样,教师就能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还承担哪些角色,以及为何会产生不同的身份。随后,让学生画出自己的社会关系图,完成后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2.3加强情感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是学科内容的具体反映,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所以单从教材文本来看是缺乏情感因素的。而情感教育本身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不能一味采取对教材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要以感性内容丰富课堂教学,也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情感的启发点。否则课堂教学只会是理论化知识的“满堂灌”,学生很容易觉得枯燥无味而丧失学习兴趣,师生之间也更难达到情感共融。基于学生自身过去学习经验的学习往往是孤立的零散知识,这个知识是由惯性在学生大脑皮层中累积的第一层记忆。但是,只有学生深刻理解和学习,在复杂的生活中活用道德和法治的知识,才能达成教育目标。在深度学习中,要将新的教育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以基于现有的结构来确立新的知识水平为重点。为了建立综合性的基础教育体系,为了活用学生所学的概念,教师可以在教育的框架下,让学生在理解、区分民事、行政、刑事犯罪的框架中,巩固旧知识,吸收新知识。为了加深学生对国家法律的理解,教师可以率领学生开展一连串的教学主题活动,如“犯罪的原因”“犯罪行为”“青少年犯罪预防措施”等问题,讲义可以围绕“犯罪的特征和惩戒类型”展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情感诉求,加深智力的记忆。这样的教育模式应该在整个学年里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和补充,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他们理解我国法律的基本规定,增强其关键学习能力,培养法治意识,使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对他们之后接受更高阶段的教育和学习至关重要,让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扎实的法律知识储备助力他们成才。

2.4利用教材课后拓展内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章节主题内容结束后,都会有相应的拓展内容习题,教师一定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通过习题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以便实现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在课后的拓展空间中,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充分的应用,通过讲解现实案例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课后主题的思想升华,引导学生对章节内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将吸收的知识进行串联,构建知识网络。这样,当学生在进行知识的应用时才会更加方便,同时也会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思想认知的力量,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自己,互相成就。因此,对于教材中的课后拓展内容,教师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其充分利用起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水平的提升,使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结语

总的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是提升初中生的个人品德修养以及法治意识的关键,应当受到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教学方式,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来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合理性,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赛美.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J].考试周刊,2020(81).

[2]甘庆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39):1-1.

[3]新南记.初中道德与法治如何有效开展法治教学[J].好家长,2019,000(016):117-117.

                                                       NG145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