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政育人的外语专业一流课程建设路径研究—以《高级英语》为例[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3

基于思政育人的外语专业一流课程建设路径研究—以《高级英语》为例[1]

刘杰辉 ,张祝祥

辽宁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课程思政与外语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有机融合对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从思政育人角度,以《高级英语》省级一流课程建设为案例,探究对课程建设的全链条进行改革,以实现学生专业素养提升和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关键词:课程思政;外语一流课程;实践路径

一、引言

“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是我国当下高等教育的主导方针,也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对于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而言,课程思政更是有着特殊的价值。正因如此,《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对外语类专业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例如,在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素质要求”中明确提出: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有中(2019)教授也指出:外语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大量涉及中外社会制度、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层面,因而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有效塑造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建设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将思政育人有机嵌入外语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并将立德树人融入外语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各环节,能够有效实现外语课程教学所承担的“知识传授+能力建设+价值引领”三重职责,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外语人才。有鉴于此,思政育人对外语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概述

国内关于外语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

1.对高校外语专业推进一流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案例分析与阐述。

李成坚(2019)以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金课”建设为例,探讨了如何将精品课程与“金课”建设对接,同时建议“金课”建设应该向“金课群”建设方向发展,并重点关注对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度及学生学习效度的考察。刘卓等(2020)以东北大学英语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为案例,分析了“双一流”背景下如何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教学资源等进行全方位改革,以打造一流外语课程。

2.对某门外语课程在一流课程建设中的具体做法进行案例分析与阐述。

唐瑞梁(2020)以《语言学导论》课程为例,从课程团队、课程内容与资源、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成绩评定等方面,探索如何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陈洁(2021)基于问题导向(PBL),以《实用英语写作》课程为例,探讨翻转课堂教学在达成“两性一度”要求上的具体表现和效果。骆蓉(2021)以《英美文化》课程为案例,探讨了如何通过重构传统教学时空,打造基于慕课的外语混合教学“新常态”。

3.结合外语教育名家的观点从宏观层面论述外语专业一流课程建设。

赵洁(2020)梳理回顾了外语教育家王季愚的外语教育思想,并分析王先生的教育思想对培养一流外语人才、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课程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4.从多维视角对一流外语课程的内涵及建设进行探究。

文秋芳(2019)、郭英剑(2019)、冯智文(2020)对外语金课的内涵、标准、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解读,同时分析了一流外语课程建设的难点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或路径。蔡基刚(2020)提出一流课程建设必须重组课程,而课程重组必须改变以学科建设和评估为中心的理念,把高校工作重心从学科建设转移到课程建设。

然而,仅有少数学者从课程思政角度切入,探讨了外语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例如,李华钰(2020)以《美国社会与文化》课程为例,从专业教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的角度,分析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课程思政路径。王卓(2021)从课程思政对外语课程的目标导向性、内容导向性以及外语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媒介性等角度审视了课程思政对外语专业课程建设内涵的拓展和意义。基于以往研究成果,本文以我校省级一流课程《高级英语》为案例,从思政育人角度,论述如何将立德树人融入课程建设,以促进外语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内涵式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以思政育人为驱动的《高级英语》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践

我校《高级英语》是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辽宁省一流本科建设课程。课程自2016年上线辽宁省金课平台,已经被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渤海大学、大连大学等10余所高校选作跨校修读学分课程,取得了良好的课程建设效果。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高级英语》课程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把思政育人融入课程建设各环节,并注重将课程思政建设与“三进”工作有机结合,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之时,有效发挥了课程的“育人”功用。

1.重塑课程教学目标。

按照课程育人目标与语言知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协同一致原则,教学目标涵盖“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体现“两性一度”金课要求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高阶英语语法、交际修辞、美学修辞和各类文体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相关知识以及与中国社会文化的主要差异,为提高语篇赏析能力、增强文化差异敏感性奠定扎实的基础。2)能力目标:拥有较高的语法修辞能力、英文写作能力、双语互译能力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具备较强的名篇理解能力和赏析能力、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辨能力以及用英语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3)素质目标:依托各单元教学内容主题设置课内和课外文化实践模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格修养、职业操守、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参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2.改革教学环节相关要素。

对《高级英语》课程建设全链条的各教学要素进行改革,实现了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从知识到能力再形成素质的“全人教育”。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以各单元语篇所反映的话题作为教学知识模块,并将每个话题的知识分解为若干个小模块,包括主题导入、人文文化背景、与话题有关的语言表达(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文本分析(包括语篇组织、写作特点等)、与话题有关的写作和翻译训练、话题研讨。与此同时,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一书中的思政元素深入挖掘与各单元话题有关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并在课前、课后布置延伸性学习任务。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文体意识、语篇鉴赏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并且能够有意识地以批判性眼光看待西方文化及价值观,更注重兼收并蓄、融通中西文化,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显著加强。

2)重构线上线下教学设计

以校内校外线上教学资源为基础,以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基于项目的协导学习和基于活动的交互学习为手段,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构建信息化《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新生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和第二课堂四个环节。

①课前重思政元素挖掘,营造思政学习的语言环境,即借助辽宁工业大学MOOC在线教学资源平台、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和灯塔阅读APP等多元化教学载体,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单元自主学习资源,所预留的学习任务不仅体现语言能力训练的要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和思想品德。②课中重思政元素融入,重点做好课程思政活动的设计,如通过小组研讨、成果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思政知识点进行讨论,有效实现价值引领的教学目标。③课后重思政内容的巩固、内化和实践,学生依托在线平台进行拓展学习,完成教师指定的作业,继续夯实课程教学内容。与此同时,通过延伸阅读、写作、翻译、制作课件或视频等任务驱动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熟悉当下热点话题,不仅加强对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运用,而且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④第二课堂重思政拓展,主要是强化在专业知识竞赛、英语角、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合理引入思政元素,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文化、党史国情学习教育,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有意识地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并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

3)构建多层次评价体系。

将“以评为学、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以评促效”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个环节,制定适合校情及学情的《高级英语》课程学习评价量表,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估,强化考核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表现。考核方式设计突出多样性,并充分体现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例如,通过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微视频拍摄“讲好中国故事”等实践活动,检验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性能力以及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等

4)加强学习资源的提质和改造

一是进一步分解提炼《高级英语》课程现有线上教学资源中的知识点,以短小精悍为原则对课程教学视频进行加工改造,使其更适合学生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的需求。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持续补充与课程教学相关的网络学习资源,并以专题形式汇总成知识库,供学生开展探索式自主学习时使用。二是根据课程思政教学需要,加强课程思政学习资源库的自主建设,包括听力资料库建设、阅读资料库建设、写作资料库建设和翻译资料库建设,并上传到自建的网站,对课程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起到了较好地推动作用。

5)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课程思政能力直接关涉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级英语》课程组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教师建立了联合虚拟教研室,开展跨学科教研,并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通过定期培训和研讨,提高外语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政元素分析挖掘能力,尤其是深化外语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二是及时解决外语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理论知识疑问,保证对理论知识的解读不出现任何偏差。依托联合虚拟教研室,外语教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教改项目申报方面也进行了合作。通过教学研究,外语任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进一步提升了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课程设计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

四、结语

基于课程思政打造一流本科课程是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本文以我校《高级英语》一流课程建设为案例,强调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资源建设和教师能力提升等多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一定程度上为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外语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带来了启示,并将有助于推动外语专业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走向纵深。

 本文为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合作课题项目“思政育人和外语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11s1hzwzz-11)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杰辉(1974-),辽宁沈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中西翻译史。

五、参考文献:

[1] 蔡基刚. 一流本科课程与专业建设的重组新概念—以外语学科为例[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20(3).

[2] 陈洁. 基于PBL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以《实用英语写作》课程为例[J]. 外语与翻译. 2021(2).

[3] 冯智文. 中国外语金课的内涵及其建设方略[J]. 外语教学. 2020(2).

[4] 郭英剑. 论英语专业的“金课”及其标准[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3).

[5]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6] 李成坚. 信息化背景下的外语金课建设[J]. 山东外语教学. 2019(5).

[7] 李华钰.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之课程思政路径研究—以美国社会与文化课程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5).

[8] 刘卓、董革非. “双一流”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以东北大学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为例[J]. 外语教育研究. 2020(1).

[9] 骆蓉. 外语类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设计与构建—以“英美文化”为例[J]. 外国语文. 2021(3).

[10]孙有中. 振兴发展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成就、挑战与对策[J]. 外语界. 2019 ( 1).

[11]唐瑞梁、文旭. 关于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思考—以“语言学导论”课程为例[J]. 语言教育. 2020(2).

[12]王卓. 课程思政对外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导向性与媒介性[J]. 山东外语教学. 2021(1).

[13]文秋芳. 外语“金课”与“金牌外语教师团队”[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19(4).

[1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

[15]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2019-03-19.

[16]赵洁. 王季愚一流课程与教材建设的实践及其经验借鉴[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1).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Z]. 2019-10.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Z]. 2020-05.

作者简介:

刘杰辉(1974-),辽宁沈阳人,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中西翻译史。

联系电话:13840646727。

邮箱:237407441@qq.com

通信地址:辽宁省锦州市汉口街辽工东苑3-8。

邮编: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