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

高洁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7

摘要:文章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背景,论述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会计核算的变化,探究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资产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财务报告及财务人员的影响,并为高校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指出了具体路径,如优化业务财务流程、增强风险意识、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创建信息技术平台等。

关键词:平行记账;新政府会计制度;高校管理;财务管理;

1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1.1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内涵

2017年10月,《政府会计制度》正式印发,行政事业单位于2019年1月1日起统一执行这一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此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进入了新模式。新政府会计制度围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目标,实行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平行记账,构建双体系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也就是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功能,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双基础,并实现财务报告与预算报告双报告。

1.2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意义

(1)政府会计的双目标得以明确落实。

新政府会计制度明确了政府会计工作要求,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状况、工作绩效等相关数据信息。会计报告要包含财务报告、决策报告。构建统一科学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明确编制方法,适度分离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明确财务状况、预算执行状况;强化政府的信用等级,保障资产负债管理的有效性;加强考核监督,降低部门财务风险,从而改善财务管理,提升政府财务管理水平。

(2)双体系建设更为凸显。

新政府会计制度明确政府会计承担的职责,在构建财务会计体系和预算会计体系的双体系背景下,突出政府会计功能,明确责任,从而保障财务信息管理的有效性。

(3)会计核算双基础得以体现。

会计核算双基础包括预算会计基础—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对高校发生的实际经济业务,财务人员需要考虑负债项目和资产项目,采用双分录的记账方法。

(4)政府会计要素得以确定。

政府预算会计要素涉及的预算包括预算结余、预算支出、预算等。财务会计的要素包括收入、净资产、负债、资产、费用等方面。新政府会计制度明确划分了会计计量要素,明确规范要求。

(5)形成双报告体系。

政府决算报告、财务报告构成了政府会计报告,反映本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会计活动期间运行情况和财务状况,明确某一特定阶段的现金流量。

2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会计核算的变化

相对原来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高校在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后,整个核算体系在核算基础、核算要素与科目及报告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1 增加要素科目,反映综合财务信息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实现了统一。新发布的会计科目表中,财务会计类一级科目77个,预算会计类一级科目26个。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原来的高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3个要素,49个一级科目。会计要素及一级科目的增加显示出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会计核算范围的扩大和核算工作的复杂化,有利于高校财务部门编制更能反映高校实际财务预算情况的财务综合报告。

2.2 突出双会计平行记账模式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之后,高校全面采用平行记账的会计信息系统。高校对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需要同时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会计处理。现金收支以外的业务只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目前,平行记账模式能全面反映当前高校内部自身预算的执行情况及后期财务活动情况。如高校教师在报销差旅费时,在记入“业务活动费用”“库存现金”等财务会计账户,反映财务活动情况的同时,也需要记入“事业支出”“资金结存”等预算会计账户,反映预算执行情况。

2.3 取消基建项目单独建账

在原来的高校会计制度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之前,高校实行独立建账并开展独立核算的模式,对基础建设的费用与财务数据进行统一核算。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月末财务总账中并没有有关基础项目建设的数据和信息,导致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营情况和经营业绩并没有反映出来,从而无法全面反映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财务状况。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高校不再为基础建设项目单独建账,将其作为业务活动全部融入事业账中进行核算。这种“一套账、一套报表”的记账模式能全面反映各类资产的会计信息,实现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同时也能减少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核算工作量,从而提升高校整体核算效率。

3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3.1 对预算管理的影响

新政府会计制度优化了高校会计核算和报告体系,强化了预算、核算、决算的协同机制。预算引导核算,核算是预算管理的基础,决算是预算执行的总结。通过高校业务的平行记账,预算会计核算能更准确地反映高校的预算收支情况,为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提供更及时准确的财务数据,从而更有效地监督预算执行情况,为高校科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奠定了基础。

3.2 对成本管理的影响

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高校办学成本包括教学、科研、后勤、行政、离退休人员等方面的支出及并入大账的基建支出。高校开展成本支出核算,获取办学成本的相关财务数据,做出精准成本分析,有利于实施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

3.3 对资产管理的影响

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后,高校对存货、固定资产等重要资产进行实时核算,及时更新资产状态,反映真实资产状况。定期检查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的计提情况。对预期未收回的应收款项及时预估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同时,高校资产管理部门要详细记载资产的增减情况,做到资产的规范管理,并定期向财务部门报送资产相关信息。

4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

4.1 优化业务财务流程,推进资产与财务的有效对接

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后,高校应及时修订相关财务制度、资产管理制度、部门预决算制度等,确保改革后的会计核算形成新的财务报告、资产报告及预决算报告,为高校财务管理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首先,高校需要设计业务财务流程,实现高校业财一体化,实现高校财务的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目前,全国公办高校已全部更新了财务记账系统,实现了“双分录”的记账模式。为提高工作效率,高校财务部门也可以将财务会计工作与预算工作适度分离,如会计科和预算科分别编制财务会计凭证和预算会计凭证,以此减轻高校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其次,高校需要推广进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实现高校重要资产的智能化核算,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

4.2 增强风险意识,加强负债与成本管理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应遵循会计谨慎性原则,对预付款、应收款等有可能产生坏账的项目,采用科学的方法预估其可能的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基本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反映基建工程的实际款项。对承担的担保责任,高校应合理评估承担责任的金额,并确认为预计负债,进行账务处理和报表列报,披露或有负债与隐性负债。因此,高校必须强化债务风险管理意识,加大资产管理的力度。此外,还应加强成本管理,在编制和执行预算时,必须评价成本绩效,以此建立成本绩效管理机制。

5 结束语

新政府会计制度更加完善,可以准确反映出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情况及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否有效,为高校决策部门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赋予高校财务人员更多的职能和信息,有利于财务人员做出更科学的财务分析,降低高校财务管理风险。

参考文献

[1]严永焕.我国高等学校会计核算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6.

[2]向姝.E时代下高校财务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6.

[3]刘纪良.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影响的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1(5):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