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在心胸外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1
/ 2

数字化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在心胸外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进展

孙真诚

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目的:研究数字胸腔引流系统对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对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我科210例心脏-胸部手术的临床数据进行方法回顾分析,根据术后引流装置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数字胸腔引流系统)和观察组(采用传统胸腔引流装置)比较两组术后留置胸腔的驾驶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胸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及更换驾驶瓶所需时间。因此,观察组操作后的中间带处理时间大大短于观察组的处理时间(p = 0.017);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大大低于对照组(p = 0.010)。手术后第三天疼痛数值评估的中静态状态和活动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08)。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观察组[p = 0.042]。两组住院费用无显着差异[p = 0.564]。22名护士模拟用两个不同的装置更换流动瓶,观察员小组更换流动瓶的时间大大短于传统小组[p = 0.000]。结论与传统的胸腔引流系统相比,数字胸腔引流系统可以减少心脏手术患者的护理和住院时间,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引流瓶的更换时间,而不会显着增加住院费用

关键词:数字化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心胸外科;手术

引言

胸腔闭式引流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主要用于治疗气胸、血胸和开胸手术后排空胸腔内的气体、血液和液体,帮助肺部复张,防止术后并发症。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系统通常由胸腔引流管和水封瓶组成,包括单瓶、双瓶和三瓶胸腔引流,多基于重力或负压进行引流,医护人员评估漏气程度主要依赖于引流瓶中出现的气泡,无法量化;在进行负压吸引时需连接吸引器,造成病人活动不便。近年来,数字化胸腔闭式引流系统(DDS)在国外有较多应用,但在我国应用报道较少,已有研究显示,与标准引流系统相比,DDS在提供客观引流数据及利于病人活动方面具有优越性。现从DDS的组成结构及功能、应用现状、优势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开展该系统的使用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这项研究涉及210起案件,其中115起涉及男子,95起涉及妇女。平均年龄为59岁(26-70岁)。根据手术后使用的数字胸腔引流系统(医生的决定),分为102个观察组和108个观察组。97例左肺损伤113例右肺损伤。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吸烟5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数据比较无显着差异(p > 0.05),可比较,见表1。

表12组一般资料比较(x±s)

1.2方法

手术后,数字胸腔引流系统(Thopaz数字胸腔引流系统)在其他研究中作了详细描述,手术后立即的初始负压在重力模式(-8 cmh2o)下调节,并根据患者状况的变化(导通流量。

1.3观察指标

①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抽取引流管标准:观察组气体流量≥20ml/min至少6h,液流≥200ml/24h);对于样品组,试验密封瓶无负压时无气泡溢出,液体输入速率≥200ml/24h。此外,两组均须符合胸部显示,肺盖良好,引流液颜色为淡黄色或浅红色;②术后住院时间(出院标准:生命体征稳定);-恢复正常饮食;无灌注;口服止痛药可以是很好的止痛药;伤口愈合良好,没有出血;器官功能良好;行动自由;③术后疼痛程度:术后第一、第二和第三天的静态/主动疼痛评分(使用nrs数字评分表评定);(4)胸腔术后并发症:二级及以上的手术后并发症,包括肺炎、肺炎、脓毒症、脓毒症、大量胸腔积液、乳房、血液、胸部、皮下气肿、支气管瘘等。由并发症分类系统和TM & m胸部分类系统确定;5.住院费用;⑥装置排水瓶更换时间(从准备更换排水装置到更换结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护理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观察组,住院期间没有病人离开管内。观察员小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大大缩短(见表2)。术后第一日和第二日疼痛评分无显着差异(p > 0.05),术后第三日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2。

表22组患者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3d疼痛评分比较[M(P25,P75)]

2.22手术后共观察到19例并发症(表3):4例肺尘埃沉着病和封闭式胸腔引流负压吸引(对照组壁负压- 12 cmh2o,数字胸腔引流系统负压观察组直接调节- 12 cmh2o),以鼓励8例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6例皮下眼球(均为侧切口周围皮下眼球,明显皮下扭转感,无胸闷,胸骨附着;1例术后乳房(脂肪含量低,2d后引流液清晰,数量减少,总24小时200ml取出管)。10例-9例并发症得到及时治疗,并从医院出院。如表3所示,两组病人的住院费用没有显着差异。观察组更换数字胸腔引流系统引流瓶所需时间大大少于观察组更换传统引流装置引流瓶所需时间,见表4。

表32组术后并发症和住院费用比较

表422名护士模拟2种装置更换引流瓶时间的比较(n=22,x±s)

3讨论

传统胸腔引流系统中,医护人员对漏气的评估依赖于引流瓶中出现的气泡量,不同医护人员的评估结果具有主观差异性,而DDS能实时、连续监测和记录平均引流液和漏气量、漏气速度和平均胸腔内压,通过评估胸腔内压差区分病人是活动性漏气还是胸膜间隙效应,为医生确定拔除胸腔引流管的最佳时机提供依据。有研究者通过对DDS记录的术后胸腔内压力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病人术后6h内的胸腔内压力对后续发生PAL无影响,而术后7~24h的胸腔内压力对PAL的预测至关重要,胸外科术后胸膜压的大幅度波动与PAL的发生率较高有关,也有研究通过DDS连续性记录术后病人引流量,发现术后36h的引流量对PAL的预测作用优于术后早期(12h或24h)。心胸外科手术后的胸腔引流管管理是决定预后和住院时间的重要因素,术后早期拔除胸腔引流管可减轻病人疼痛,改善肺通气功能。使用DDS不能缩短引流管放置时间,但由于DDS能精确记录引流数据,使用DDS的病人拔管前进行夹管试验的频率更低,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量。研究显示,使用DDS系统能减少持续性漏气及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但因为不能减少胸膜腔炎症因子及引流液总量,故对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无影响。临床上高达5%的病人在准备出院时仍有肺漏气,由于DDS的安全性及便携性,术后PAL病人甚至可以带引流管出院。有研究通过DDS比较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病人-2cmH2O(低负压吸引组)与-10cmH2O对结局的影响,发现低负压吸引组术后引流液量更少,引流时间更短,PLA发生率更低,漏气停止时间更早,而拔除引流管后气胸或皮下气肿的发生率或严重程度、病人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束语

DDS在实时记录胸腔引流液和漏气数据、预测持续性漏气;缩短导管放置时间;提供精确的抽吸负压等方面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系统相比,均具有优势。今后可将DDS应用于我国心胸外科术后病人,探索该系统在我国病人中的应用效果,为该系统在我国病人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高士豪.胸腔闭式引流加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气胸疗效研究[J].名医,2019(12):75.

[2]余守强,刘峰,汪勇,盛亚运,全勇辉,周志良,吴坤鹏.胸腔闭式引流导致胸腔活动性出血3例报道[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9,5(06):380-382.

[3]骆贺.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干预方式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3):384-385.

[4]郭鸿超.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气胸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01):100-101.

[5]朱兰英.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102例疗效观察[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