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培养数感-小学数学智慧课堂中数感意识培养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8
/ 2

情境教学,培养数感-小学数学智慧课堂中数感意识培养方法

陈府春

明光市实验小学  安徽 滁州 239400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将提升学生的数感当作发展其综合素养的基石,培养学生数感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运用数学思维思考并解决现实问题。在当前的背景下教师应该重视智慧课堂中情境的创设,以多样化的情景为载体,增强学生的数感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数感意识

前言: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其实,从本质上讲,数感就是一个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用的直观感知。数感是每一名学生最基本的数学素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抓住时机,强化学生的数感训练,增强学生的数感能力。在细水长流的训练中,让学生的数感慢慢的建立与加强。

一、创建趣味故事情境,建立数感认知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方法,是智慧课堂构建的重要支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情境教学作为崭新的教学亮点,利用多样化的情境,启动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情境的融入中全方位的认识数学,感知数学,从而建立数感思维。比如,在“小数除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PPT为学生们展示一个趣味性的小视频,视频的内容为“从前有座庙”的小故事,让学生聆听着“从前有座山,山中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为小和尚讲故事……”的趣味性故事中展开思考:这里面蕴藏的是一个怎样的数学原理?这时,学生一定会联系自己已有的数学经验,想到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问题。这时结合所学,教师再为学生进行引导,其实在数学中也有无限循环小数?比如,这样一道数学题目,一只蜗牛的爬行速度很慢,三天可以爬行11米,那么这只小蜗牛每天能爬多少米?这个问题倘若运用除法来决,运算过程便是“11÷3=”。显而易见,这个问题永远除不尽。在数学上,除不尽也就是出现了循环小数。教师便可以在为学生展示一些类似的题目,23÷6,100÷15,786÷11,展示完这些题目之后,让学生开始具体的分析与探索带有小数的运算规律。这样一来,学生们在研究观察,分析归结中既建立起来思维起点,同时数感培养目标也顺利实现,学生获得的数学感知也非常鲜活。

二、创设动态展示情境,培养数感认知

数学学科究其本质是抽象的,具有逻辑性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让教学过程更加动态化,直观化,让学生的数学认知更加清晰。比如,在“小数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利用Flash动画为学生动态的演示一条数轴,数轴上直接显示0到1之间,被分成了10份。接着,教师以问题串对学生进行引导,其中的一份能够用哪一个小数来表示呢?这里面表示0.5的点是哪个呢?你可不可以在整个数轴上找到1.2的位置呢?能够找到100.01的位置呢?以问题驱动学生们展开思考和讨论。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经验和知识基础上,无法对后面两个问题进行解答。这时教师在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将数轴延长,依次出现数字2、3、4、5……直到102,引导学生运用数的方法找到1.2和100.01两个刻度。这样一来,通过直观动态的展示形式,既改变了学生原来小数都比1小的错误认识,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对于小数的认识也层层走向了深刻,学习效果更加明显,更加丰满。

三、创设生活情境,增强数感体验

现实生活中数的表示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呈现形态,也是具有多样性的。为了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意识,教师应该重视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认知数学知识,对数量的表示、数量大小的比较和数量运算结果的估计有更加直观的认知。比如,在“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这样的生活情境,小明马上开学了,小明的妈妈带他到超市买文具,已知一支笔的价格为1.3元,一个笔记本的价格为6.5元,小明的妈妈为其买了三支笔和两个笔记本,共花了多少钱?在这样一个具体的生活问题展示中,能够实现数与现实生活中的对接,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展示完问题之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们在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不仅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数的运用,感受数的存在与价值,还能够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四、创设操作情境,增强数感意识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为当下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启发。在数学智慧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师应该重视开展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知在实际活动中感受数与数计算的实际意义,感受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能够用数表达与交流信息。比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分数的产生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价值,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分桃子的情境,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出两个桃子,然后对学生们进行询问,现在老师有两个桃子,想要分给一名同学,这名同学分得几个桃子。这时,学生们肯定回答两个。教师继续操作多媒体,展示出一个桃子对学生们进行询问,现在老师有一个桃子想要分给两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得多少桃子?这时,学生们回答,从中间把桃子分开,一人分半个。说到这里,教师为学生详细的分析“半个”及为数学中的1/2,引导学生们拿出一张纸,将一张纸分成两个1/2,拿出一块橡皮,将这块橡皮分成两个1/2。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既加深了学生们对于数字的深刻印象,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们对于数字的感觉,促进数感意识发展。

结束语: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每一个小机会、小契机对学生的数感能力与意识进行培养,从而真正让学生了解数与运算的实际意义,能够用数及其关系表达与交流信息,用数的概念看世界。

参考文献:

[1]马炜.结合情境 建立数感 培养意识——从小学数学中的“估算教学”谈起[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8):26-27.

[2]邱娜兴.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小学第一学段学生的数感[J].新课程(上),2019(10):162.

[3]沈榕榕.基于数感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0(22):133.

[4]王经南.调兴趣、练能力、长本领——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感培养[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