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技术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8
/ 2

信息通信技术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章作宇

包头供电公司土右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014100

摘要:泛在电力物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是以电力系统为关键核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人机交互的智能服务系统。电力系统和万物互联。 .通过电力系统设备的信息交换,平衡能源生产和消费,保证电网运行的经济性,也可以促进电力市场的开放。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通信技术对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支持。

关键词:信息通信技术;泛在电力物联网;建造;支持

1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内涵

泛在电力物联网具有感知全面、处理高效、使用方便等优点。目前,我们社会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目的是实现电网企业的智慧化、多元化和便捷化。泛在电力物联网是电网公司除物理电网之外的另一个电网。可动态结合电力公司电网运行情况并进行分析,科学开展物联网与电网的融合发展,构建完善的数据信息平台。在该平台上,可以有效协调电网与物联网的融合,形成“能量流、业务流、数据流”三合一的能源互联网,方便电网管理和用电。资源分配。泛在电力物联网作为电力信息系统,具有互联网本身的特点。通过“全息感知、泛在连接、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等诸多优势,全面捕捉电网各环节设备运行情况。电力系统的各种业务。紧密连接“电网设备、电力资源配置、用户需求”,确保互联网连接多个系统,满足不同用户的电力资源需求。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数据开放共享特性,将以互联网的形式传递有价值的电力数据信息,为能源产业和电力市场的发展战略奠定基础,促进电力可持续发展场地。可以说,泛在电力物联网是电力公司和用户共同参与的项目,也是电力领域的发展创新壮举。

1.2泛在电力物联网特点

泛在电力物联网可以实现不同系统的物理互联、空间互联、商业信息互联,具有泛在连接、全息感知、融合创新、开放共享的特点。其中,泛在连接是指通过移动网络或专用电力网络将整个电力系统中的用户信息、设备、信息数据等进行全时空连接;全息感知是指使用传感器和RFID标签。动态获取用电、用电等各个阶段涉及的设备和用户信息;集成创新是指用户信息与相关设备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动态交互,对内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外开拓电力市场,搭建智慧能源服务平台,推动电力改革行业;开放共享是指通过智能技术在信息平台上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共享和管理,提高数据挖掘和交互能力。

2 电力物联网应用分析

2.1 共享电量信息

由于物联网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电力信息可以通过电力互联网技术进行实时共享。从电力用户的角度,可以获得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通过应用电力物联网,可以统一管理企业用电、日常用电等不同类型的用户。城关镇在电力物联网方面的运作,可以保证供需双方都获得规范化管理。因此,电力物联网是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交互技术。电力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从而加强电力行业的多元化。

2.2 远程抄表应用

在电力物联网中,远程抄表功能是一项基础功能,具有高效、准确、便捷的特点。通过远程抄表功能,可以实时统计抄表数据。在采集各种数据时,系统可以控制数据信息并将其传输给系统,从而实现远程抄表。通过对远程抄表工作的分析,可以利用系统完成大部分内容,从而提高人工操作的效率。此外,通过应用远程抄表功能,可以简化操作复杂度,无需调用大量人员,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人工成本。另外,由于系统具有准确的特点,可以防止人工抄表的误操作,导致抄表数据的错误。

2.3 红外传感技术

红外传感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测量对温度比较敏感的红外线的物理特性。当材料的温度在0摄氏度以上时,会发出红外光,此时红外传感器就可以对物体进行测量。在测量操作过程中,红外传感器无需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即可完成测量任务。检测灵敏度较高,响应速度快。

2.4 全球定位技术

该技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包括用户信号接收设备、地面信号连接点、空间卫星等部分。它可以为用户提供具体的位置、时间和速度信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电力公司。 .

2.5 电力运行状态监测与维护的应用

监控和维护在电力物联网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上功能可以保证电力的安全、稳定和稳定。电力物联网技术可以及时、准确地采集电力设备的运行参数,形成统一的工作流程,包括存储、分析和展示。在该流程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充分展示所有信息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信息中的异常问题,从而加强监控效果。发现异常问题后,及时给予干预,电力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报警等方式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护和检修,从根本上提高电力运行质量。

3 信息通信技术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途径

3.1 感知技术

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整体控制和相关数据的获取,是在动态或静态数据感知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电力系统的数量和运行状态众多且复杂,因此对传感技术和传感器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感知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全面性,需要运用先进的传感理论,开发新的传感技术,提高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控制和协调提供数据支持。的电力系统。 .此外,新型微型传感器具有低损耗、高适应性等特点,可适应电力系统中的特殊应用。为了解决物联网终端规模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单一的问题,需要通过物联网代理、边缘计算等先进的智能技术,完成终端之间的分工协作。

3.2 泛在网络技术

为解决过程中的问题,可采用先进技术,实现电力设施和传感器的全面覆盖。一是实现空间、空间和地球的新型通信网络协议。泛在电力物联网必须实现多种网络协议和通信方式的结合,即实现多协议和通信方式的协同,从而实现空天通信与信息的融合,提高泛在电力物联网存在的问题。卫星通信是构建泛在电力通信网络的关键因素。需要开发新的空中、空间和地面通信网络协议,促进电网大数据采集、传输和资源共享的实现。二是5G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 5G无线网络技术是客户实现电力设施零距离连接的技术保障。支持超高清图传的5G技术的实现,将满足泛在电力物联网在各种全景业务中的应用。最后,低功耗无线接入和自组网技术的应用将满足泛在电力物联网统一低功耗无线接入技术的需求,降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兼容性、扩展性和交换性。事物和其他系统。不足,提高物联网在技术和安装售后方面的效益水平。

3.3 安全密码保护技术

为满足新的电网需求,将通过先进的密码技术和全景安全防护机制来实现新的安全防护技术体系。首先,新密码技术将从客户识别、数据防盗、传输等方面对泛在电力物联网进行调整升级,确保其安全性。通过制定应用技术、接口和通信协议的相关标准,实现安全防护的标准化,避免非法访问、非法互连、数据盗窃和篡改的发生。其次,为满足泛在电力物联网全景安全防护系统的需求,可以通过互信互联、交互安全、智能防御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来实现。关于互信和互联,可以通过一个轻量级的识别系统来实现;在交互安全方面,可以结合先进的数据泄露防护技术,在特殊场合加强防护和安全审计,提高交互的安全性。最后,在智能防护方面,进行主动全面感知,分析潜在隐患,自动分警联动,形成各种智能预案,实现泛在电力物联网安全。

结语

总之,要对电力物联网建设中的核心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推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速度和效果,进一步推动发展。通过实施电力物联网技术,可以全面提高电力工程的有效性、准确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李志奇.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全场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研究[J].电源, 2019, 36(06)

[2] 刘亚东,付晓飞.输配电设备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构想与发展趋势[J].高压技术, 2019, 45(05)

[3] 李明,董厚琦.泛在电力物联网架构及实施方案初探[J].智慧电力, 2019, 47(04):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