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31
/ 2

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康树典

南江县长赤镇中心卫生院  63663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21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计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抗感染治疗、对症支持、抑制消化液分泌等多种内科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症状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有明显改善,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消失,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治疗方式的添加对于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效果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以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按病情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AP)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两型。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是胆石症,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手术与创伤以及内分泌和代谢的紊乱也可以诱发急性胰腺炎。其本身具有致死率高、感染严重等临床特点[1],如:胰腺坏死、胰腺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等,不利于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当前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方式主要是以抗炎治疗。基于此,为更好地分析消化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21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计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男女比例为38:22,年龄28-69岁,平均(48.5±20.5)。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抗炎治疗,具体流程如下。

(1)针对病情程度较轻患者。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首先治疗方案的选择首选甲硝唑类药物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针对病情程度较重的患者。针对这一类型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以阶梯型抗生素治疗感染。

(3)患者在抗炎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体液潴留、休克等各种感染性现象。因此,针对这一症状的处理主要以液体复苏治疗为主,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的情况以及对应的抗感染治疗。

(4)器官支持。患者在最初治疗过程中通常都会伴随有炎性介质释放,血容量降低,器官灌注不足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给予一定的器官支持,帮助患者病情的尽快恢复。患者病初24h内,需予以静脉补液,速度200~250mL/h。老年人补液速度需适当减慢,预防肺水肿。另外,还需积极补充血浆、白蛋白,纠正酸中毒,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同时予以机械通气。患者病初需禁食,针对恶心呕吐者,需予以胃肠减压。针对腹痛者,需在分析原因的同时,给予镇痛类药物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数据以SPSS24.0分析,计量资料表达方式为,实施统计学t值检验;计数资料表达方式为(n,%),实施统计学卡方(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治疗有效率比较[n(%)]

组别

显效率

有效率

无效率

总有效率

(n=60)

37(61.7)

22(36.7)

1(1.7)

59(98.3)

2.2临床指标

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有明显改善,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

血淀粉酶(UL-1

C反应蛋白(gL-1

白蛋白(gL-1

乳酸脱氢酶(UL-1

治疗前(n=60)

254.8±11.35

9.45±1.33

4.35±0.95

146.38±15.95

治疗后(n=60)

398.75±14.59

48.21±6.75

2.72±2.34

132.48±3.94

P

0.01

0.01

0.01

0.01

2.3症状积分

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消失,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症状积分比较(

组别

急性上腹痛

水中

出血

恶心呕吐

发热

治疗前(n=60)

2.75±0.10

2.43±0.20

2.87±0.03

2.98±0.01

2.65±0.18

治疗后(n=60)

0.82±0.35

0.75±0.43

0.35±0.22

0.43±0.10

1.78±0.59

P

0.01

0.01

0.01

0.01

0.01

3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病因、病理改变较复杂,病程、临床表现和预后等差异很大[2]。急性胰腺炎患者主要遭受腹痛和不适,并伴有恶心和呕吐。症状可分为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局部症状主要是乳房症状,如红肿、发热、疼痛等,如不及时的开展相应的治疗则会发展成为全身感染性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感染性中毒。检查显示腹部有压痛,主要在肚脐周围。没有反弹疼痛和肌肉紧张的症状临床调查结果显示,约80%患者有胆道病史或过量饮酒史,可见此二者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诱因,但其病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由于胆道疾病、十二指肠液向胰管内反流、暴饮暴食或过度饮酒或高血脂和高血钙症等原因引起,如不及时的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将会给患者的生命带来较大的影响[3]

本院消化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方式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病情症状及程度等选择对应的治疗方式,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器官支持,以提高治疗效果。通过治疗得出的结果显示: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有明显改善,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消失,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本研究中消化内科针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减轻患者的不良症状。医护人员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消化内科治疗方式的添加对于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普布曲珍.急性胰腺炎43例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1):50-51.

[2]唐祖鑫,左雪虹,付娟,陆俊,赵龙,李丽,李志.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2,33(08):1055-1062.

[3]秦百君,唐曦平,杨昕,杨蕾,冯敏超,张驰,洪晓华,蓝艳梅,陈国忠.清解化攻方调节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及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J].中国药房,2022,33(15):1825-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