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贝多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1
/ 2

  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贝多芬

张源

 四川师范大学

【摘要】:贝多芬的交响曲承继前人的样式,却加入更为深邃的精神内容,将交响曲音乐跃入更高境界。贝多芬以后器乐发达,管弦乐团的表现力大大加强,但不再有伟大的音乐精神开拓者出现了。为此,听贝多芬的音乐,除了音乐上的理解,也可以从他的英雄之路学习生命的课题,他在深受耳疾之苦,又面对战乱世局,仍能创作出感染力强大,饱含英雄精神的音乐,不难看出他英雄般的灵魂非常冷静,由此才能产生出足以对抗命运与艰难人生的强大能量。从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来看他的艺术美学思想及其创作。

【关键词】:贝多芬 田园交响曲 美学思想

贝多芬一生在不断地超越自己,他创作的音乐就是要来表述自己的情感意欲来完成崇高的的使命,所选择的音乐表现形式以及手段都要服从这个主要目的,任何现成的规范与程式都提供框架范围而绝不会成为束缚。

一、象征性:贝多芬的“田园”是由贝多芬亲自命名的,是他少数各乐章都具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9首交响曲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首,因此,《田园交响曲》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时期标题主义音乐的先驱,虽然贝多芬赋予了它标题性,但是还是以纯音乐的形式进行展现,因此贝多芬在初版的《田园交响曲》的封面以及首演上要求印着“写情多于写景”这一解释说明。在创作《田园交响曲》的时候贝多芬以及处于一个双耳已经完全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完成的,并且在首演时仍然坚持亲自指挥,这是一部回忆性作品,像是说贝多芬在失聪后表现出一种对于大自然回归的眷恋以及想念大自然的风吹草动的声音,整部作品,安静而细腻优雅,表现出贝多芬完完全全融入大自然,乐在其中的一种状态。这首曲子,总体上是优美的,故题名“田园”,但其第四乐章“暴风雨”却呈现出了崇高:弦乐组的小提琴急速地奏出阵阵雨声和狂风的旋转,席卷一切,其间,定音鼓奏响雷鸣,震撼人心,间或还能听到闪电放出它耀眼的光芒。这是一场暴风雨的洗礼。尔后,下一乐章悄悄地跟随其后:雨过天晴,长笛的声音是从天边的乌云中透出的缕缕阳光,大地上满目清明,空气一片清新,其境界优美而圣洁。

二、暗示性:《田园交响曲》分为五个乐章,分别为初到乡间的愉快感受、溪畔小景、乡民欢乐的聚会、暴风雨、暴风雨过后的愉快情绪。这就像贝多芬一生中遭遇的所有的坎坷的生活一样。他的音乐就是他人生的写照,和命运的斗争,充满着激情和悲壮。《田园交响曲》表现出一种融入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一种状态。拿到东方思想来看就像一种以音乐来祈求获得上天的旨意,告诉他接下来该做什么,就像阮籍的《乐论》一书中,所有的理论都是建立在道家自然观的基础上,认为这些音乐体现了天地中的大无畏的精神,这是上天赋予万物的平静与祥和,通过自然的將雅乐和淫乐分开,顺应自然符合自然的音乐就是雅乐。顺应自然的“无伟精神”,万物恬淡平和。减少了儒家音乐中礼乐的限制,将音乐和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田园亦如此,自然往往意味着的是上帝,可以将上帝当做是自然的化身。“田园”中似乎就是一种以音乐为媒介和上帝进行对话,也反映了当时贝多芬在养病期间写完田园这部作品,对于自己的悲惨的命运也没有什么太多抱怨的。

三、暗示性与模仿性:

  第一乐章: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不大快的快板,F大调,2/4拍子,奏鸣曲式。由双簧管呈现出明亮的第一主题,充满者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

  第二乐章,在溪边。很快的行板,描写的是“溪边小景”,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号、中提翠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音乐有如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偶有熏风微佛,水面上荡起轻徽的涟漪,扭动了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树影。远处的树林好像在做着深呼吸,音乐的律动微微开合,暗示着一种生命的的件涵养在博大廖廓的大自然里。据(贝多芬传)的作者产德勒记载,他普经陪伴贝多芬在海利根新塔特一杀山谷旁的小溪边漫步,途中,贝多芬踏上片草地,背靠一裸树说,“我就是在这儿创作了《小溪边》, 黄鹂、夜莺和杜鹃,都鸣叫着,我把它写进乐曲里了。

  第三乐章:乡村欢乐的集会。这个乐章的主题是如牧笛风格的旋律,单纯活泼,表现了欢笑的乡民来自四面人方,并跳起了快乐的舞蹈。音乐取材于民间旋律,描写乡间村民兴高采烈的舞蹈场面,活跃而喧闹,质朴而粗犷,像一幅色彩鲜明粗豪的民间风俗画。当欢乐的场面达到顶点的时候,音乐出现了一些不安并很快变成远处的雷声,欢乐的集会被打断。

第四乐章:暴风雨。快板,在这一乐章中,狂风呼啸,裹挟着雷电排山倒海般袭来,转瞬问便笼罩了一切。整个乐队都在急速飞旋,弦乐刮起一阵阵旋风,短笛凄历的尖啸像是狂风的呼哨,铜管和定音鼓的霹雳令大地震颤,包含乐队全部音域的半音下滑好像暴风在横扫一切,想把世界带进地狱一般。但是"卷地忽来风吹散”,暴风雨很快就过去了,代替它的是田园牧歌。

  第五乐章:牧人的歌。小快板〝牧歌,暴风雨过后欢乐和感激的心情”乐章的主题恬静开阔,象牧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现了雨过天晴之后的美景。雨后复斜阳,大地恢复平静,草地发出清新的馨香,牧歌传达着对大自然的感激心情,这种喜悦、安宁、欣感的情绪一直贯穿着整个乐章,整部交响乐在这样的欢乐的氛围中结束。

  在贝多芬的田园中最重要的特征是改变音乐的速度和音乐风格,通过比较他对于作品的内心感受来表现,从而使作品的内容更加形象化,将音乐符号的弥渡的增加和音调的改变,通过改变这些元素,强调固定音乐形式的突破,以田园第四乐章中,从“ppp”到“fff”的力度变化,经过了强烈的处理,这也可以反映了贝多芬的情感从黑暗到光明的演变,从痛苦到快乐的精神旅程。可以将“田园”作为古典音乐的一种音符,打破了古典音乐最初的创作的限制,并积极的追求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以形成一种新的风格。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中实践着他的艺术理想----艺术的、共和的、知性的音乐。“艺术”的音乐馆定义了他的音乐的作用和地位,使得音乐不仅仅是触动听觉的一种存在,更是震慑灵魂,即他本人所说的“从美到善”的一种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次炤,音乐美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7

[2]凌宪初、崔斌主编《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M】2014年1月·第2版

姓名:张源 生年:1998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四川 学历:研究生在读 单位名称:四川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声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