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与防范机制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1
/ 3

市政工程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与防范机制的构建

刘均松

广州南沙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近年来,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令人震惊、痛惜。每一次事故的背后,都是质量安全管理的缺位,事故的代价是惨痛的,教训更是深刻的,我们必须痛定思痛、深刻反思,总结经验避免悲剧重演。文章以建设业主单位的角色,简单阐述了市政工程事故的发生、发展、形成的经过,提出构建市政工程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与防范机制,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管控与防范机制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2021年相关数据,初步核算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0%,市政工程数量与规模也随之扩大。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安全生产已不再经济发展的附属品,而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的重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采取修正《刑法》、《安全生产法》、印发《“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等一系列措施,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国家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此,在各级政府部门、施工企业及其它组织机构、社会团体的共同努力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事故总量、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持续下降,但形势仍然严峻。因此,为真正保障市政工程的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构建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与防范机制,不断织密安全生产的防护网、责任网,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的质量效果,从而降低市政工程事故概率。

一、市政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市政工程之所以会发生质量安全事故,是因为有风险源的存在,再加上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环境的不稳定致因共同引起,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重要致因,以麻痹大意、违规指挥、违章作业、管理粗放、关键岗位人员不到岗履职问题居多。

二、市政工程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与防范机制

1.强化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从源头防范化解风险

1.1风险源辨识

风险源是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具有潜在风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因此,风险源辨识是一切安全活动的基础,建设业主单位应该在项目开工建设前组织开展风险源辨识,对其性质加以判断,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进行提前进行预防,以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

1.2划分风险等级

通过质量安全风险管控难易、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社会影响程度将风险源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较低风险4个等级。

1.3分级检查、排查隐患

重大风险危害性大,指的是工程高度超限、超过100m,且1年内发生2起以上质量安全事故的工程,建设单位每月至少对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4次,施工单位也要根据自身情况,按照不同频次、层级组织风险管控专项检查,将检查问题整改复核,生成检查记录,如果出现重大风险事故,按照规定上报至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排查基坑开挖≥5m、采取非常规起重方法与设备、起重量超过300kN、搭设高度超过50m、采取盾构法及矿山法施工、跨度大于36m等作业;较大风险是指建筑高度在54~100m,在1年内发生1起安全事故的项目,建设单位也要每月检查施工单位安全风险制度执行情况检查3次,排查基坑开挖≥3m,搭设高度超过5m,采取非常规起重方法和设备,搭设24m高脚手架等;一般风险是指建筑高度在24~54m以内,单体面积1~2万㎡的公共建筑,或是面积1~5万㎡的住宅小区,建设单位每月均需进行检查复核,施工单位自身需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主要排查易引发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的施工设备和行为;较低风险建筑是指高度低于24m,单体面积<1万㎡的项目,建设单位每月检查1次,施工单位也要不定期进行检查整改,排查以可能引发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的施工设备和行为为主。

2.提高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

市政工程应当根据现场情况,对于重大风险或较大风险作业开展中,采取智慧化监控方式,综合各种信息技术,围绕机械设备、人员、环境、材料等关键要素,遵循)《广州市智慧工地实施细则》要求,合理应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提高自身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因此,在市政工程中,建设单位可联合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使用工程智慧监管信息系统,对工程项目开展信息化管理,明确各参建方责任,增强风险监测预警能力。要求参建单位能够利用标准数据接口,实时将工地扬尘噪声、质量检查数据、安全管理数据等上传至监控平台,且根据住建部门要求对工地数据进行动态更新。此过程中,各单位需合理应用各项科技,例如,视频监控中,对于车辆出入口、人员出入口、施工作业面、材料堆放区、项目会议室等均需要安装摄像头,能够实现360°全景监控,具备图像识别功能,确保及时识别人员违章行为、区域入侵、起火点红外监测等;无人机应用主要是远程巡检现场,周期性航拍裸土覆盖、施工过程、危大工程等,整理影像资料,便于建设单位把控现场工地安全、质量、进度等情况;物联网监测可用于吊钩盲区、卸料平台、吊篮监测、临边防护网监测、智能安全帽监测等,通过加装摄像头、传感器等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做好现场监控工作,保证监控人员能够准确判定现场施工安全性,及时推送预警信息。

3.监管执行能力建设

为加强市政工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高工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应当加强工地监管执行能力,打造平安、整洁、干净的工地建设环境。因此,市政工程可采取分类管理方式,例如,施工材料方面,材料质量对市政工程安全性具有直接影响,安排专人负责材料检测,把好出入库关,开展检试验,保障材料质量;设备检测方面,安装进场设备后进行验收,监理单位需从旁监督,验收合格方能使用。还要定期检测设备情况,不合格立即停用,做好维修保护工作,保证机械使用正常。对于大型机械的安装于拆卸,人员需按照规范标准流程操作,安装设备后获得检验部门认证方能运作;施工用电方面,用电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现场电气装置、设备及用电设施的安全标志、绝缘性能需符合要求;安拆脚手架,根据市政工程对脚手架的要求,制定针对性安全方案,完成脚手架搭设,必须提高承载力,地基紧密严实,组装架体可靠牢固,安全网质量合格。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需要设置责任到人、网络清晰的管理机构,配置专职安全人员,针对安全风险,制定合理规范章程,积极落实安全制度,做好工作交底、工器具标准化防护等工作。同时,各单位还要做好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排查安全隐患,落实整改要求,减少人员伤亡。市政施工许加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及时与气象部门沟通,了解气候情况。现场照明方面不宜采光过强,会对人员判断力造成影响,控制噪声与扬尘,否则会影响员工心情与健康。施工基础设施合理配置,保障人员能够正常生产、生活。

4.救援处置能力建设

市政工程救援处置能力是面对现场危险能够及时处理,对可能出现的基坑坍塌、脚手架坍塌、模板支架坍塌等危险源分析评估,制定有效管理措施。在此过程中,各单位需要根据同类型施工经验,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源,形成评估报告,结合周围环境及现场特点,编制现场处置方案、专项应急预案及综合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应急资源,优化应急物资储备。人员应急储备中,应当根据工程救援队伍情况及现场风险情况,加强救援教育培训,开救援预案交底,确保各岗位人员能够掌握紧急情况报警、应急措施、危险识别、人员疏散等基本知识。可开展应急演练,结合预防事故重点,工地每季度开展1次应急演练,优化队伍救援处置能力;物资储备方面,对防疫物资、运输工具、救生器材、运输车辆等资源实施动态管理,便于面对突发事件能够准确、及时调用设备物资。还要做好恶劣天气响应预警工作,对于有关部门发布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及红色预警等,工程也要发布现场安全预警,落实相应安全措施。例如,气象预报台风会经过工程所在地,或是发布高温、台风、暴雨等警报,由于市政工程多处于室外,工程现场抢进度时,工作面有限,却汇集大量机具、人员,特殊作业、施工单位、交叉作业较多,易蔓延流行病毒,需加以预警。

5.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市政项目领导层、管理层及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与安全意识与安全管理水平息息相关,为应对安全风险,需把控人员因素。在决策层方面,应提高领导层安全生产责任感与关注度,保证其具备安全技术能力、安全工作指示及学习素养,熟悉基础安全工作,宏观把控安全生产,面对危险统筹全局、临危不惧,保证决策科学性。在管理层方面,管理人员需对安全具备明确认知,树立生产责任感与生产规范意识,还要开展安全培训,提高从业者安全意识,从工作技巧、思想、文化储备多方面开展训练,杜绝无序指挥、不规范祖业行为,确保生产有序安全进行。此过程中,可采取安全教育讲评、多媒体安全培训等方式,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培训与活动,落实安全生产制度;施工人员也要工程建设要求,遵守安全制度,自觉穿戴反光背心、绝缘手套等(见图1),树立安全生产意识,避免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图1  反光背心

市政工程中项目需安装人员管理系统与实名制闸机,采取智能终端采集人员信息,对工地从业者采取实名管理,且利用虹膜、人脸等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考勤,还能进行人员监控,特别是施工人员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单位,语言与民俗风俗不同,可能出现交流沟通不畅引发的矛盾,或是施工现场和地方居民发生矛盾,未免出现群体事件,需要安全预警。或是进行智能防疫与健康监测,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采取大数据技术统计人员健康情况,出现问题如若必要可报告至上级。

三、总结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发展下,施工环境多变、各种工序交叉,造成危险源集中,增大了建设市政工程的难度,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顺利实现市政工程建设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风险预警。因此,市政工程施工中,可结合实际情况,从源头防范、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行能力建设、救援处置能力建设、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等方面出发,构建预警机制,划分安全状态等级,管控施工可能产生的风险,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小龙,张伟光,顾晨帆,文晓林,闫宝东.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研究[J].山西建筑,2022,48(13):192-195.

[2]黄琛.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探索[J].大众标准化,2022(10):43-45.

[3]范哲,黎利兵,商玉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监测预警机制研究[J].水利水电快报,2019,40(04):57-60+67.

[4]刘朝阳,吕永波,刘步实,欧阳琪,李晶.高速公路桥梁施工过程安全评估及预警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9,43(02):13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