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器维修及风险控制途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1
/ 2

民用航空器维修及风险控制途径分析

王志鹏

黑龙江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机务保障部,150079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航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民用航空维修业一直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生产和管理的,通过从中构建多个层次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机制维持日常运营,但这样的运行模式,也使得民用航空器维修业的质量和安全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关键词:民用航空器;维修;风险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民用航空器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于普通交通工具,民用航空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对维修保养质量要求极其严格。为此,加强对民用航空器的维修质量管理是确保民用航空器正常工作的重要前提。

1民用航空器维修质量和适航管理的重要性

1.1保障民航的飞行安全

航空运输体系首的发展,首当其冲的就是安全,民航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为了保障民航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航空器的性能。相关方面必须重视对民航的维修和安全管理,通过保障航空器具有较强的持航性,提高航空器的质量,保证民航的运行安全。

1.2降低民航运行成本

民航运行过程中,维修成本占到了其运营费用的大半。为了降低成本,有效保障民航的安全,相关方面必须重视民航维修,通过高质量的维修和安全管理,降低民航维修所需要的开支,从而减少民航运营成本,提高民航客运的经济效益。

1.3保证航班正点率

与其他客运方式相比,民航客运时间短、效率高,是人们所青睐的一种出行方式,但民航出行间正点率较低,也使得其饱受人们诟病。为此,相关方面必须做好民航的维修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民航出行时间的正点率,从而减少航空公司的运行成本。

2影响民用航空器维修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维修工作者专业技能不足

随着民用航空器生产设计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生产成本得到了明显压缩,产能随之升高。目前,国内民用航空器持有量有了明显增加。航空公司与航空器技术服务单位为了打响自身品牌需要从服务质量抓起,因此,急需大量航空器维修技术人才,特别是生产一线的维修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最为匮乏。这是由行业特性决定的,一位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维修技术人员需要经过漫长的培养过程。一般一名普通维修人员需要2~3年的培养时间;而具有整机维修资质的维修人员要求从业经验不低于5年;一名核心技术工程师则要求具备整机维修经验的时间不低于6年,且具备超过2年的技术工程管理经验。为了在短期内解决人才缺口问题,航空公司大多采用调低聘用标准的方式,使得在岗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无法满足岗位工作的需求。航空器维修工作属于技术密集型职业,对从业者的专业能力与工作经验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目前在岗的维修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维修经验欠缺成为影响民用航空器维修质量的重要人为因素。

2.2 修理厂家与送修单位存在沟通障碍问题

平时对民用航空器进行维护与保养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故障或运行不正常,就会对故障部位进行判断,并将部分配件整体拆卸送至生产厂家作进一步的维修。对于配件总成生产企业来说,在检测维修相关配件时只能从配件自身故障的角度进行维修检测,很难了解配件在飞机整个系统中存在的故障或功能问题。因此,在检测民用航空器的功能、运行控制、计算与处理关系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少航空器维修企业在送修设备时未提交故障表现的记录数据与反馈信息,从而使得配件维修不到位或存在质量隐患。

2.3 维修人员的教育培训不到位

纵观国内航空运输领域近年来的各种飞行事故与事故调查报告可知,维修人员的业务素养不足是导致不少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或间接原因。从本质上来看,主要是航空企业对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不到位。尽管大部分航空企业都对维修技术人员的技能考核提出了严格的标准要求,也制定了相应的培训管理计划,但在具体的执行与落实过程中却因为管控措施不严格而沦为形式。

3如何有效提高民航维修质量与安全管理

3.1加强维修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为了能更好地保证飞机正常的运行,需要民航企业不断提升和加强维修管理人员与监督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可以适当开展安全问题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宣传与教育的力度,并且能有效地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有效调动维修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使得机务人员在维修过程中端正态度,并且能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进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为此,航空公司可以通过开展相应的知识讲座,对于机务方面出现问题的情况可以反复进行强调,让所有工作人员认识到安全第一的重要性,并且能有效地将维修人员与飞机实时的适航状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机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岗位职责所在的重要性,更好地保证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质量问题,提升飞行运行的安全性能,降低飞机维修的次数和成本。

3.2提高资金投入与维修资料支持,提高维修的整体质量

目前,虽然我国航空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的民用航空器绝大部分依旧是由其他国家设计定型的机型所构成的。由于其他国家民用航空器维修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构造方面有严格的流程,同时这些操作流程有着严格的保密机制,一旦飞机出现核心部件故障,只有将其核心部件送到国外才能进行修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飞机的维修成本。为了从根本上改善这一问题,民航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并加大相关方面的资金支持,让维修部门能更好地获取与维修相关的数据资料,有效提升民用航空器维修业的维修水平。

3.3部件修理与送修单位建立良好的服务沟通

维修成本和飞机的安全性能是部件送修单位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在送修部件时详细记录部件在飞机系统中出现故障时的现象和处理结果对部件的可靠修理起较大作用。对于部件修理厂家来说,建立起良好的服务与技术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部件送修单位根据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和可靠性评估来选择修理厂家,修理厂家作为服务单位建立质量反馈和沟通机制是形象和服务品质的保障。部件修理厂家在接收到部件的检查和测试中,如果未发现部件功能缺失或与送修部件合同中描述故障现象不一致时,应主动与送修单位质量和技术部门建立联系,确定送修部件故障原由,有针对性的进行部件维修,提高维修品质和信任度。

3.4加强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即时提供空地技术支援

随着高新科技在民用飞机上的应用,目前绝大多数飞机都能利用自身的电子设备采集关键系统数据,通过空地数据链将关键技术数据发送到地面技术工程师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实现飞机的远程技术状态监控,实时地掌握飞机的运行状态有助于提高技术人员对故障准确的判断性,提前预防飞机系统故障出现,同时也更好地为飞行人员在特情处置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援,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民航维修活动中利用实时的空地数据链、大数据分析方法和专业的技术工程师团队,实际全流程的飞机运行控制和技术支援保障,使飞机在没有着陆前就制定出有针对性排故方案和地面维修计划,大大缩短飞机在地面的等待维修时间,为航空营运人提供快速、经济、安全的维修保障服务。

结语

我国空中交通领域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民用航空器的质量,提高民用航空器维修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几率,避免经济损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遵守航空法规,建立民用航空器的故障数据库,积累相关的故障维修经验,选择恰当的航空器维修技术,从而提升民用航空器的整体质量。发挥新型航空器维修技术节省人物力资源的突出优势,使民用航空器的维修能够拥有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夏光辉.机场维修单位现状分析及发展模式探析[J].民航管理,2021(07):55-59.

[2]旷典,黄选红,胥栋,许冀威.基于维修过程的《起落架系统维护》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内江科技,2020,41(01):150-151.

[3]邓奎.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分析与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