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企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1
/ 2

加强国企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吴杰春

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8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的今天,我国国有企业在借鉴国外先进管理体制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摸索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生产运行体制。相比于最优的生产和运行机制,国企在人才管理改革上仍稍显滞后。一些国企的人力资源建设受传统计划经济制度的制约,其思想观念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变化有着滞后的关系。同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把全年的生产任务作为首要目标,对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也不够重视,对人才资源的投入不足,从而制约了人才的发挥。

关键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人才队伍;建设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科技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加强科技强国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表示,要把重点放在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上,并且要引导他们。国有企业是我国科技战略的中坚力量,而国有企业则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支柱。“十四五”期间,我国国有企业要大力发展高素质人才,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实力。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促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的价值

习近平在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会议上强调,“科技领军企业”是我国的战略和科技强国,要自觉承担起“高水平科技自强”的使命担当。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它肩负着推动科技自强、振兴实体经济、实现民族政治任务等多种职能和任务,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础、物质基础和制度支撑。因此,国企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责任,在技术创新等关键技术领域,大力发展科技强国,加速解决“卡脖子”问题,抢占先机。

但是,新形势下,国企要想发展壮大,除了要面对激烈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之外,还必须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民营企业、跨国企业在市场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占据了庞大的市场,限制了我国企业的发展;而在企业内部,员工基数大,产业结构复杂,内部运行机制落后,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与效益。

在我国国企面临转轨和发展的关键时刻,人才是企业获得市场先机、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品、支持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保障。国企通过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使之成为我国的科技战略“引擎”。企业一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吸收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有长远眼光和创新意识的人才,把有特殊技术和特殊技能的人才安置到适当的岗位上,充分挖掘、吸收、培养和利用人才,充分调动人才创新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后备力量。另一方面,通过对人才的培养,可以使员工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既能为公司创造利益,又能得到升迁,又能增加个人的成就感。公司内部的激励机制,使员工可以积极地自我提高、自我改造,从而达到个人和公司的双赢。

二、加强国企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优化招聘流程,为战略科技力量引进人才

国企在用人的时候,应先摒弃旧有的观念,摒弃“唯学”、“任人唯亲”的观念,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招聘工作的各个环节,强化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的素质,并从招聘的规划、用人标准、用人评价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做好招录工作。在人力资源部的领导下,企业要做好人事管理的顶层设计,调动各个部门的力量,明确招聘的需要,规范招聘程序,并赋予人力资源部门一定的自主权,防止招聘过于死板、形式化。二是采用科学的用人准则。在招聘过程中,人力资源部要密切注意公司的发展,以符合公司发展的要求。在录用前,人力资源与其它部门的协作,加强多个部门之间的直接沟通,明确工作需要,并对需要进行定量化。在招聘的过程中,除了填补员工的空缺外,还应注重员工的能力、态度、发展潜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三是加强对高校招生工作绩效考核。招聘要全程管理,在招聘的初期做好基本的工作,在招聘的时候要有一个流程,在招聘的最后,要对招聘结果进行评价,从评价中获取经验,从而引导下一步的招聘。

(二)健全培训体系,为战略科技力量培养人才

一是要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国企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方向,制订适合自身发展方向的人才培训计划,提高现有人才资源的优势;同时,为员工制订自己的事业发展计划,以适应公司的发展,促进员工把自己的发展与公司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达到自己的价值。

二是要不断完善训练方法与方法。准确掌握培训目标,聘请合适的业内专业人士,对受训人员进行持续的考察,并探索并运用更具互动性的训练方法,让员工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将培训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培训效果。

三是要强化对中坚力量的培训。核心技术人员掌握关键核心业务,处于核心岗位,控制核心资源,具有“不能替代”的专业知识,对公司的经营绩效和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想长盛不衰,必须要有稳定的核心人才,要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强化用人机制,为战略科技力量成就人才

改变用人观念,摒弃“以资论长”、“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过分注重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通过对人才评估的优化,对员工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尽其才”。

一是要完善人才评估体系。把人才的道德素质作为考核的第一位,加强对员工的政治纪律、行为、职业道德等的考核,注重员工的能力与工作的匹配,并按照不同的类型,制定科学的工作分类。研究人员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数量、质量和转化率上;在评价应用型人才时,要以关键技术攻关、技术难题解决等为主要考核指标。

二是要健全人才在企业中的流动。打破人才流动的障碍,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长处和公司内部的需要提出换岗的意向,从而发现并提拔人才。同时,根据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定期的梳理,找出其整体状况、优势和亟需改进的领域,并通过对人才的盘点,了解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从而实现对人才的优化与配置。

三是扩大职工的发展渠道。企业要为人才的发展做出贡献,要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要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创造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发展计划。

(四)营造创新氛围,为战略科技力量聚集人才

一是要强化公司的文化。国企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强化企业文化,强化员工的凝聚力、团队荣誉感,激发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不断强化国企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地位,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能够在国企中得到落实。

二是要健全激励机制。优化员工的工资分配,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提升员工的工资,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并通过员工持股、年薪制、股权激励等方式,建立一个以能力为标准的工资分配体系。要充分利用国企自身的优势,加强对人才的人文关怀,积极开展业余文化、举办员工竞赛、完善健身器材、体育场馆等,以促进人才身心全面发展。

三是注重对失败的容忍。对失误的容忍与对创新的奖赏同等重要,国企应加强容错机制,包容员工的过失,给予员工犯错、改错的机会,减少员工的精神压力,使员工继续工作,敢于提出意见,从而更能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推动公司的创新。

四建立完善评价制度。首先要加强对考评工作的关注。一方面,国企要从内部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使每个部门都能发挥各自的长处;另一方面,要从外部角度,全面地分析企业的发展情况,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高效的考核方法,并将其推广到国内。同时,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要针对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员工,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要强化对工作人员的评价,要注重绩效标准以外的其它指标。此外,公司还会建立一个基于绩效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并将其与公司的奖励和惩罚相结合,从而在公司内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结论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要紧紧围绕科技强国、深化改革、增强创新主体地位、努力打造科技攻关、创新技术策源地、人才高地、创新“特区”、优化人才选拔流程、完善用人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环境、为国家建设人才高地、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汇聚人才。

参考文献

[1]邵敏.新形势下国企政工人才队伍建设探析[J].活力,2022(06):76-78.

[2]王晓泽.关于新时代国企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活力,2021(21):140-141.

[3]王媛媛.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国企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与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