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基层就业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1
/ 2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基层就业研究

董立群

山东现代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4

要:大学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人力资源,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基层就业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从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意义出发,针对当下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引导大学生基层乡村就业的建议,以期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树立正确价值观。

关键词:乡村振兴;大学生;基层就业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最新的二十大报告中再一次阐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从中可看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各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的重担,因此,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相继出台向相关政策引导高校大学生汇聚乡村,聚焦农业发展。在近几年疫情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大学生若能将就业方向转向乡村建设,也是一种实现共赢的理性就业观。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意义

(一)促进农业经济的鲜活发展

大学生接受了系统化的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较深的理论知识,可灵活的将理论进行应用转化为实践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同时,大学生基层就业提高了农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智力水平和技能水平,成为一批新型高素质农民。大学生在乡村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可尽情展现个人价值,发扬踏实、勤劳的优秀品质,努力成为新型管理者,为乡村的发展注入鲜活血液,为农业经济带来生机。

(二)拓宽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加之近几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巨大,就业情况不理想。乡村振兴战略为高校毕业生增添了新的就业领域,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空间[1]。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投身于基层建设中,可缓解自身就业压力,并能为乡村提供一批高素质人才,实现农村人口的转型升级,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共赢的策略。

(三)助力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

大学生肩负着未来祖国建设重担,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扎堆在城市就业,未必能真正应用自身所学专业,也未必能够得到长足发展,从而导致人才资源的浪费。大学生到乡村就业,其发展空间更广阔,潜能得以挖掘和发挥,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基层工作可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在潜移默化中端正大学生的思想,增强其主人翁精神,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对基层就业整体认识不足

国家从2001年相继颁布了一系列高校帮扶计划[2],给予了众多优惠福利 政策,从而引导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就业,在帮扶乡村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价值。但多数大学生仅站在了利己的角度上,充分利用对自身未来发展有利的国家福利和优惠,以达到个人目的,未能深刻理解政策背后的集体主义精神。

乡村建设任重道远,其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还需要大学生人才的鼎力相助。但部分大学生并未将乡村建设作为自身的毕生所求,更多是将基层就业作为缓冲和跳板。新时代大学生也并未意识到自身对乡村振兴的责任和义务,思想觉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缺乏主人翁精神。

当下的农村也正逐步实现现代化,发展了一批批绿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乡村。但对于城市成长的大学生,缺乏对农村的实地考察,对于农村面貌的认识仍局限在生活环境差,交通不便。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于基层就业的选择。

(二)高校对于基层乡村就业培育力度不足

    大学生虽然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对于事情的正确认知还需要学校进行引导。当下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去基层乡村就业的意义,说明学校没有紧跟国家发展趋势,对学生宣传基层就业同时进行追踪引导[3]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高校相应国家政策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意在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就业观自主、合理的选择未来职业,使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贴合。但部分部分学校对于职业规划教育不够重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不够深刻,不清楚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的联系。因此高校职业规划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趋势。

(三)家庭传统的就业观念和教育方式阻碍基层就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传统家庭的就业观念,对孩子就业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的。部分家长对于国家、社会的发展了解不足,无法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在思想和行动上未能给孩子灌输集体观、大局观,从而使孩子形成了思维定势,认为到乡村就业就是没出息,没发展,忽视了自身建设乡村的重要性。

    另外,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决定一切,让孩子失去了就业选择的自主性,更倾向于听从父母的安排,而思想传统的父母更不愿意让孩子去基层乡村就业。因此,家庭的传统就业观念和教育方式阻碍了当代大学生投身于基层乡村建设。

(四)社会就业氛围冲击了基层就业

    社会大众对于乡村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偏见,认为乡村发展差、“去农村就业等于没出息”。毕业大学生刚走出象牙塔,对于社会认识不足,这种对农村认识的偏见会直接导致其不敢去、不想去农村就业。所以,出现了部分大学生宁愿去大城市漂泊,甚至“缓就业”,也不去基层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说明这种不健康的社会就业氛围给当代大学生就业造成了无形的压力

四、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解决策略

(一)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树立正确就业观

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了解国家发展形势,清楚自身在国家发展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要加强思想教育,深入了解基层乡村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用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看待基层乡村就业。基层就业不是备胎、跳板,它处于与大城市工作平等的地位,甚至比大城市工作更伟大,其应受到充分的尊重。要明白大学生是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同时,大学生还要自主认真学习多元的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为思想提升提供知识基础,为农村建设提供新兴知识。

(二)高校完善思政建设,加强基层就业引导

    高校要利用思政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激发学生基层就业的热情,这就需要有专业的教师团队,在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上有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多层次、全方位的认识基层就业。在开展思政教育的同时,还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能深刻理解投身于乡村建设的重要性,自我纠正乡村就业认知偏差。通过完善思政建设还可增强民族凝聚力,强化学生的大局观,将自身发展与农村发展建立必然联系,增强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主动性。

(三)家庭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和教育方式

    家长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框架和体系,关注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促进就业观念的转变。挣脱“农村就业就是没出息”的落后思想,并在孩子遇到就业困惑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理性的建议。同时家长也要适时调整对子女就业的期望,要尊重孩子的就业意愿,并多聆听孩子的想法,与孩子以朋友谈心的氛围进行交流,正确引导孩子就业趋向,实现自身价值。

(四)合理运用媒体舆论,净化社会就业氛围

媒体要利用舆论导向,抵制不良价值观的传播,为大学生净化社会环境,塑造良好的社会就业氛围。媒体工作者要时刻学习国家关于农村就业的相关政策,通过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大学生大力宣传基层就业的社会价值,并改变老百姓对农村落后的刻板印象,呼吁整个社会形成城乡就业平等的观念,消除基层乡村就业偏见。

五、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其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人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则需要吸引高校大学生择业到基层乡村。在就业严峻的大环境下,乡村振兴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有机结合,成为必然选择,也是一种双赢策略。

参考文献:

[1]杨雪芬.乡村振兴视域下大学生基层就业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13):78-79.DOI:10.13665/j.cnki.hzjjykj.2021.13.031.

[2]王乐,陈中华.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大学生农村就业现状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13):40-43.

[3]余小川.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探讨[J].就业与保障,2022(06):100-102.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高质量市场营销“专业产业生态共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20105574

作者简介:董立群(1991-),女,山东烟台人,山东现代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