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身处“低谷”的孩子——转型期儿童美术学习的困惑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唤醒身处“低谷”的孩子——转型期儿童美术学习的困惑与对策研究

陈兴苗

杭州市余杭区绿城育华翡翠城学校   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作画时感到无从下手或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课前准备马马虎虎,兴趣缺乏持久性,欲抛稚气,困难重重,欲仿成人,却举步难行。一个孩子能否顺利、成功地渡过这个转型期,关键是在与转型期时所受教育是否合适。老师只有正确、适时、科学地把握这个转折点,引领学生走过困惑,带着儿童画所赋有的独特内涵迈向积极的审美之路。

关键词:转型期  眼高手低  保持兴趣

一、转型期儿童美术学习的困惑及成因

    1.转型期儿童美术学习的困惑

作为一线的美术老师,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普通现象:低段学生学习美术积极主动,想象丰富,有时令老师也赞叹不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美术的兴趣似乎不这么浓了,甚至于一些表现突出的孩子也在作画时觉得无从下手。这个现象,我把它称之美术学习的“低谷”时期,也被称为转型期现象,是儿童成长为少年过渡时期所普遍共有的现象。心理学家及美术教育专家经过研究认为,儿童的美术学习到了78岁时便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会呈现出这一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产生呢?

    2.转型期儿童美术学习困惑成因剖析

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大多数学生“眼高手低”

转型期儿童生理心理和心理发展速度加快,知识获取、思维能力迅速提高,视野扩大,使得对美术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对过去作画只要求过程中的愉快已感到幼稚肤浅,还会觉得幼时的作品是那么幼稚可笑,故而产生不屑心理。变得越来越理智和崇尚成人画,然而美术技巧的难度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艺术表现力,显得力不从心,从而失去信心和兴趣。“眼高手低”是这个时期儿童的通病,而这个通病也常使学生以放弃美术而告终。

其二:教材限制学生学习美术欲望

如原浙江教育出版的美术教材第十一册的《火花设计》一课教学内容,已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火柴在现在的生活中早已成为昨日旧宠,很少有人问津,特别是城里的孩子对火柴更是接触不多、了解不详,做个课前准备还得花九牛二虎之力,让学生设计火花学生自然缺乏兴趣。

其三:课业的繁重使学生顾此失彼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根本无暇顾及美术作业。久而久之,在这些孩子心里就形成了只要学好语数就行了,其他课程不重要的心理。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现象:由于不重视而兴趣渐失,兴趣没了就更不重视。于是这部分学生仅有的一点兴趣也随着繁重的作业挤掉了。

二、转型期儿童美术学习的特点分析

由于上述原因的抑制,转型期儿童美术学习往往呈现出三个突出的特点:

1.儿童画和成人画并存的特点

转型期儿童大多喜欢儿童画也喜欢成人画。很显然,他们还未真正跳出儿

童前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但已流露出模仿成人美术的倾向,所画出的“成人”作品中仍带有儿童的稚拙感。

2.兴趣不稳定的特点

转型期儿童的学习兴趣不断扩展,具有喜新厌旧、乐奇求变的心理需求,

对新活动充满好奇心,但易受环境影响,需求点随波逐流、忽冷忽热,缺乏持久性,遇到困难容易退缩。

3.欲学而困惑的特点

转型期儿童对形象的体积感有所认识。对透视现象有所感悟,却又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成人美术技巧其所见。因此造成眼高手低的痛苦局面。欲抛稚气、困难重重,欲仿成人,举步难行。

找到了症结所在,那怎么解开学生的症结,让学生认为学习美术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和乐趣呢?下面就我在平时所做的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二、引领转型期儿童美术学习走出困惑的对策

1.充分挖掘教材、拓宽教材领域

从转型期儿童的调查情况来看,有的孩子认识具有局限性,他们把美术仅视为绘画,其实他们非常喜欢动手制作。及时发现并发扬学生各自不同的美术兴趣,帮助他们提高制作和设计的实用水平,另辟蹊径,可以有效培养美术学习兴趣。例如,针对高段学生动手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特点,我尝试布置了一个“丝网花”美术特色作业展。准备初期,我发动学生收集资料,准备材料,并一起探讨如何巧做“丝网花”,积极鼓励学生向社会上一些有经验的人请教。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一束束初具模样的“丝网花”交上来了。但怎样造型更漂亮呢?我又发动学生从网上下载了“插花造型”的图片资料让大家欣赏讨论,并在课堂上演示插花艺术。这样一来,学生交上来的作品就更漂亮了,“蝴蝶兰”、“百合花”、 “一串红”、 “荷花”……,一盆盆造型别致,色彩纷呈。一展出,就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称赞,他们都不相信这处于孩子之手,一些不会做的学生还纷纷向这些学生请教,在班里形成了“手工热”。

    2.解开孩子心结,克服“眼高手低”

转型期儿童由于心理和生理等原因,造成的这种“眼高手低”现象,还需要老师多加指导。因此,在平时的课堂上要重视了解他们的欲望、兴趣和疑惑,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美术兴趣发展。如让学生自由讨论“为什么我的美术作业不如以前了呢?”,通过剖析能使学生了解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懂得有这种现象也不用胆怯,只要有正确的方法疏导就可以走过这个坎。解开了孩子们的心结后,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爱好、个性加以不同的引导。如有的学生对绘画失去信心,却在设计引用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于这些同学积极给予鼓励和帮助,就能拓展他们的设计思维。总之,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渡过技巧难关,增强自信心,获得心理上战胜困难的满足感。

3.丰富美术活动,保持并发展兴趣

孩子的兴趣会随着生理、心理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的,兴趣的保持也中存在着“三分钟热度现象”。在教学中,一件好的作品,一次成功的展览,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的导入,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能引起学生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而长久而有系统的计划,针对性的鼓励和诱导,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美术氛围。在校园里开展各种美术活动是保持并发展美术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保障,还能让这些优秀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形成一个人人爱学、人人好学的良性学习氛围。在浓郁的美术氛围中学习美术,才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并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总之,研究转型期儿童的美术教育既是保持并发展美术兴趣的需要,也是培养少年儿童创造性和审美能力的需要,更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一个孩子能否顺利、成功地渡过这个转型期这一“低谷”时期,关键在于转折过程中教师是否能正确、适时、科学地把握这个转折点,引领学生走过这个“瓶颈口”,唤醒身处“低谷”的孩子,使他们真正告别困惑阶段,带着儿童画所赋有的独特内涵迈向成功的美术之路。

1